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91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包括基准杆、两个定位杆和测量单元,测量单元用于对基准杆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因为两个定位杆的一端均与基准杆铰接于同一铰接点并形成定位夹角,另一端均设置在人体的后背且分别与两个髂脊上边缘点对应,且基准杆与定位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从而使得基准杆与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重合,而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即为髂前上棘连线,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能够始终稳定地对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垂线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并通过自带的测量单元稳定测量结果对脊柱冠状面平衡状态进行有效评估。

Coronal balance assessment device of sp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脊柱侧凸畸形特指在脊柱在冠状位上的偏离,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畸形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随着器械的发展,手术矫形效果逐渐变好,但脊柱侧凸畸形的发生率仍较高,而脊柱侧凸畸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应用脊柱冠状面平衡来对脊柱侧凸畸形进行判断,具体为当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垂线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大于20mm时,判断为脊柱冠状面失衡,即发生脊柱侧凸畸形。因此,评价脊柱冠状面平衡状态能够判断脊柱侧凸畸形是否发生。目前为止,现有应用于评价脊柱冠状面平衡状态的医用器械的使用方法是医师基于经验通过触摸被评估者的后背表面来定位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垂线并作为基准线,并对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垂线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但存在以下缺陷,使得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1.稳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常找到的基准线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垂线不重合,致使测量基准丢失。2.器械上无任何测量装置,使得对距离进行测量时,需要对距离进行间接测量,不可避免会造成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脊柱冠状面平衡状态进行有效评估的评估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对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进行定位;基准杆,设置在定位单元上;以及测量单元,用于对基准杆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其中,定位单元包含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的一端均与基准杆铰接于同一铰接点,另一端均设置在人体的后背且分别与两个髂脊上边缘点重合,将两个定位杆形成的夹角作为定位夹角,基准杆与定位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从而使得基准杆与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重合。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定位单元还包含移动块和两个支撑杆,移动块可移动地安装在所基准杆上,从而能够沿基准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对应铰接在定位杆和移动块上,将定位杆与基准杆的铰接点作为第一铰接点,将支撑杆与定位杆的铰接点作为第二铰接点,将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距离作为铰接距离,两个铰接距离相同,从而在移动块的移动过程中,基准杆与定位夹角的角平分线始终重合。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定位单元还包含两个定位板安装件和两个定位板,定位板安装件和定位板均与定位杆对应设置,定位板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定位杆的另一端,具有多个安装齿,定位板具有多个定位孔,安装齿插入安装在定位孔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个定位孔呈矩阵排列。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固定单元,包含两个连接杆和固定组件,两个连接杆对应安装在定位板上,固定组件安装在两个连接杆上,其中,固定组件含有伸缩杆和棘突夹,伸缩杆竖直安装在棘突夹上,伸缩杆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固定组件还包含万向盘和两个连接块,万向盘安装在伸缩杆的上端,具有弧形导轨,两个连接块对应套装在两个连接杆外部,连接块与弧形导轨相配合,能够沿弧形导轨进行弧形移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测量单元包含测量直尺,测量直尺的长度方向与基准杆垂直,并且可移动地安装基准杆上,从而能够沿基准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测量直尺具有刻度线部分和其它部分,刻度线部分的材质为X光不能透过材料,其它部分为X光可透过材料。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刻度线部分的“0”位于与基准杆对应的位置。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包括基准杆、两个定位杆和测量单元,测量单元用于对基准杆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因为两个定位杆的一端均与基准杆铰接于同一铰接点并形成定位夹角,另一端均设置在人体的后背且分别与两个髂脊上边缘点对应,且基准杆与定位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从而使得基准杆与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重合,而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即为髂前上棘连线,所以,本专利技术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能够始终稳定地对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垂线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并通过自带的测量单元稳定测量结果对脊柱冠状面平衡状态进行有效评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定位单元和基准杆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定位杆和定位板安装件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定位板安装件和定位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定位板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连接杆和定位板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固定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万向盘、连接块以及定位板的连接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测量单元和基准杆的安装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固定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定位板的定位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安装过程的俯视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安装过程的立体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测量过程的侧视示意图一;以及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测量过程的侧视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作具体阐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100,用于对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包括定位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用于对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位单元,用于对所述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进行定位;/n基准杆,设置在所述定位单元上;以及/n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基准杆与所述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n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包含两个定位杆,/n两个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基准杆铰接于同一铰接点,另一端均设置在所述人体的后背且分别与两个髂脊上边缘点对应,/n将两个所述定位杆形成的夹角作为定位夹角,所述基准杆与所述定位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从而使得所述基准杆与所述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用于对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与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单元,用于对所述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进行定位;
基准杆,设置在所述定位单元上;以及
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基准杆与所述C7椎体棘突的距离进行测量,
其中,所述定位单元包含两个定位杆,
两个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基准杆铰接于同一铰接点,另一端均设置在所述人体的后背且分别与两个髂脊上边缘点对应,
将两个所述定位杆形成的夹角作为定位夹角,所述基准杆与所述定位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从而使得所述基准杆与所述人体的两个髂脊上边缘点的连线的中垂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定位单元还包含移动块和两个支撑杆,
所述移动块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准杆上,从而能够沿所述基准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定位杆和所述移动块上,
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基准杆的铰接点作为第一铰接点,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定位杆的铰接点作为第二铰接点,将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的距离作为铰接距离,
两个所述铰接距离相同,从而在所述移动块的移动过程中,所述基准杆与所述定位夹角的角平分线始终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冠状面平衡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定位单元还包含两个定位板安装件和两个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安装件和所述定位板均与所述定位杆对应设置,
所述定位板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具有多个安装齿,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自强罗怡平张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