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富海专利>正文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86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包括外壳、电机和远光诱虫灯,所述外壳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且横杆的表面嵌套有滚轮,所述外壳的表面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动块和电机,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端部连接有卡块,所述外壳的中部设置有储液箱,且储液箱的下端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远光诱虫灯,且外壳通过挂钩与集虫袋相互连接。该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可以减少对灭虫药水的使用,减少该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对森林的伤害,可以将害虫聚集到一起对害虫进行批量式的消灭,方便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批量的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森林病虫害防治
,具体为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
技术介绍
森林里由于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会有大量各种各样的昆虫,其中有些昆虫会啃咬树木,对森林造成伤害,会影响森林中的生态链的正常运行,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整个森林的毁坏,所以需要人为消灭森林中的害虫,以保护森林。然而现有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灭虫药水的大量以及大范围的使用会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容易导致对森林中树木的伤害;2.由于森林中的昆虫较多,森林面积太大,所以难以将害虫聚集到一起,无法对害虫进行批量式的消灭,在批量消灭害虫后,由于害虫尸体较为集中,所以需要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收集处理,现有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难以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收集处理。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灭虫药水的大量以及大范围的使用会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容易导致对森林中树木的伤害,同时由于森林中的昆虫较多,森林面积太大,所以难以将害虫聚集到一起,无法对害虫进行批量式的消灭,在批量消灭害虫后,由于害虫尸体较为集中,所以需要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收集处理,现有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难以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包括外壳、电机和远光诱虫灯,所述外壳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且横杆的表面嵌套有滚轮,并且横杆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外壳的表面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动块和电机,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端部连接有卡块,所述外壳的中部设置有储液箱,且储液箱的下端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远光诱虫灯,且外壳通过挂钩与集虫袋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为水滴状结构,且滚轮等间距分布于横杆上,并且滚轮与横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设置为对称的内凹状结构,且连接块与活动块构成间歇式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块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卡块关于外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卡块通过连接弹簧与外壳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孔洞等角度分布于储液箱的下端面,且储液箱与外壳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优选的,所述挂钩关于外壳对称设置有2个,且外壳通过挂钩与集虫袋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可以减少对灭虫药水的使用,减少该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对森林的伤害,可以将害虫聚集到一起对害虫进行批量式的消灭,方便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批量的收集处理;1.由于连接块和活动块构成间歇式的转动结构,且滚轮设置为水滴状结构,连接块的旋转可以带动滚轮进行转动,滚轮间歇式的对储液箱进行挤压,使得储液箱中的灭虫药水从孔洞中喷出,消灭聚集在外壳内害虫,连接块和活动块的间歇式转动和滚轮对储液箱的间歇式挤压可以有效的减少灭虫药水的使用,减少对森林的伤害;2.远光诱虫灯的设置可以将害虫吸引进外壳内,方便对害虫进行批量式的消除,并且集虫袋与外壳构成拆卸安装结构,方便害虫的尸体进行批量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块与活动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孔洞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滚轮与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轴承;3、横杆;4、滚轮;5、连接块;6、连接杆;7、活动块;8、电机;9、连接弹簧;10、卡块;11、储液箱;12、孔洞;13、远光诱虫灯;14、挂钩;15、集虫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包括外壳1、轴承2、横杆3、滚轮4、连接块5、连接杆6、活动块7、电机8、连接弹簧9、卡块10、储液箱11、孔洞12、远光诱虫灯13、挂钩14和集虫袋15,外壳1的内壁上通过轴承2安装有横杆3,且横杆3的表面嵌套有滚轮4,并且横杆3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块5,外壳1的表面贯穿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动块7和电机8,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9,且连接弹簧9的端部连接有卡块10,外壳1的中部设置有储液箱11,且储液箱11的下端面开设有孔洞12,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远光诱虫灯13,且外壳1通过挂钩14与集虫袋15相互连接。滚轮4设置为水滴状结构,且滚轮4等间距分布于横杆3上,并且滚轮4与横杆3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得滚轮4的旋转可以对储液箱11进行间歇式的挤压,以减少灭虫药水的大量使用对森林造成的危害。连接块5设置为对称的内凹状结构,且连接块5与活动块7构成间歇式转动结构,使得活动块7的转动带动连接块5进行间歇式的转动,同样减少了灭虫药水的使用。卡块10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卡块10关于外壳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卡块10通过连接弹簧9与外壳1构成伸缩结构,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储液箱11进行固定,防止在滚轮4挤压储液箱11时,使储液箱11发生位置的偏移。孔洞12等角度分布于储液箱11的下端面,且储液箱11与外壳1构成拆卸安装结构,方便在储液箱11发生损坏时,能够对储液箱11进行及时的更换。挂钩14关于外壳1对称设置有2个,且外壳1通过挂钩14与集虫袋15构成拆卸安装结构,方便对害虫的尸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时,根据图1-4,如图1所示,首先远光诱虫灯13的设置可以将有效范围内的害虫引诱进外壳1内,打开电机8,电机8工作带动连接杆6旋转,连接杆6端部的活动块7同步旋转,如图2所示,由于活动块7与连接块5构成间歇式的转动结构,所以活动块7的旋转带动连接块5进行间歇式旋转,如图1所示,横杆3通过轴承2与外壳1相互连接,所以连接块5的间歇式旋转带动横杆3间歇式旋转,如图4所示,滚轮4固定嵌套于横杆3上,且滚轮4设置为水滴状结构,所以滚轮4跟随横杆3间歇式旋转,并且滚轮4对储液箱11进行间歇式的挤压,如图3所示,储液箱11中的灭虫药水从孔洞12中喷洒出消灭害虫;根据图1,如图1所示,害虫经灭虫药水的喷洒后落入集虫袋15中,由于集虫袋15通过挂钩14与外壳1构成拆卸安装结构,所以可以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批量式的处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包括外壳(1)、电机(8)和远光诱虫灯(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通过轴承(2)安装有横杆(3),且横杆(3)的表面嵌套有滚轮(4),并且横杆(3)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外壳(1)的表面贯穿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动块(7)和电机(8),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9),且连接弹簧(9)的端部连接有卡块(10),所述外壳(1)的中部设置有储液箱(11),且储液箱(11)的下端面开设有孔洞(12),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远光诱虫灯(13),且外壳(1)通过挂钩(14)与集虫袋(15)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包括外壳(1)、电机(8)和远光诱虫灯(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通过轴承(2)安装有横杆(3),且横杆(3)的表面嵌套有滚轮(4),并且横杆(3)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外壳(1)的表面贯穿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动块(7)和电机(8),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9),且连接弹簧(9)的端部连接有卡块(10),所述外壳(1)的中部设置有储液箱(11),且储液箱(11)的下端面开设有孔洞(12),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远光诱虫灯(13),且外壳(1)通过挂钩(14)与集虫袋(15)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设置为水滴状结构,且滚轮(4)等间距分布于横杆(3)上,并且滚轮(4)与横杆(3)之间为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富海
申请(专利权)人:姚富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