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同心专利>正文

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86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外钓鱼用配组,特别涉及一种钓鱼用的配重配铅,解决了铅坠不方便更换重量、切换钓法且易伤线的问题,包括插管和铅坠,所述铅坠上设有供插管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沿径向延伸至铅坠一侧表面形成供鱼线卡入的线槽,所述插管上设有供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插管一端为挡接部,且插管另一端为承插部,所述插管与铅坠之间通过承插部和插孔固定装配,所述插管通过挡接部和铅坠之间挡接限位,所述插管以及铅坠通过设置在鱼线上的定位豆限位移动,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同时有利于快速装配、更换配重和钓法切换,又避免了对鱼线极高损伤,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钓鱼用配组,特别涉及一种钓鱼用的配重配铅。
技术介绍
配重铅坠是钓鱼中必要的一种辅助用品,其作用是通过配重远投把钓饵甩入指定钓点,同时又起到入水后平衡钓组的作用,当鱼咬钩时能通过铅坠平衡度得知鱼咬钩轻重的信号并把握最佳的刺鱼时机。传统的钓铅都是夹铅和砝码的配组,夹铅是通过V形口夹槽直接夹在鱼线上,为了保持固定效果而使夹口尺寸较窄,利用鱼线拉伸时的弹性强行卡入,这样的做法非常伤线。此外,市面上的砝码铅坠用法非常的复杂和愚笨,在实际钓鱼时不方便更换钓法,如滑铅钓法迅速变为定铅钓法等钓法切换。而且,更换钓法时还必须得剪断鱼线重新设定钓组。总而言之,此前铅坠有不方便更换配重重量、易伤线、不方便迅速切换钓法、装配麻烦等问题,难以满足现有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包括插管和铅坠,所述铅坠上设有供插管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沿径向延伸至铅坠一侧表面形成供鱼线卡入的线槽,所述插管上设有供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插管一端为挡接部,且插管另一端为承插部,所述插管与铅坠之间通过承插部和插孔固定装配,所述插管通过挡接部和铅坠之间挡接限位,所述插管以及铅坠通过设置在鱼线上的定位豆限位移动。优选地,所述插管和铅坠之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优选地,所述插管的通孔内壁为光滑面。优选地,所述铅坠在插孔轴向两端开口处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槽壁为弧面。优选地,所述插管沿径向方向投影为T形形状,所述挡接部为圆盘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线槽宽度大于鱼线直径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同时有利于快速装配、更换配重和钓法切换,又避免了对鱼线极高损伤,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铅坠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铅坠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插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4,包括插管3和铅坠4,所述铅坠4上设有供插管3插入的插孔5,所述插孔5沿径向延伸至铅坠4一侧表面形成供鱼线1卡入的线槽6,所述插管3上设有供鱼线1穿过的通孔,所述插管3一端为挡接部7,且插管3另一端为承插部8,所述插管3与铅坠4之间通过承插部8和插孔5固定装配,所述插管3通过挡接部7和铅坠4之间挡接限位,所述插管3以及铅坠4通过设置在鱼线1上的定位豆2限位移动。插管3与铅坠4之间相对固定,而插管3与鱼线1之间相对活动,即插管3与铅坠4形成一整体且相对鱼线1可滑动,滑动范围受定位豆2限制。定位豆2为成熟的技术产品,传统结构中其设置在鱼线1上即是限制相对滑动,在此不作过多阐述。线槽6与插孔5是相连通的,插孔5直径尺寸大于线槽6宽度,插管3插入插孔5后通过挡接部7防止插管3完全陷入铅坠4中,也避免插管3继续深入而脱离铅坠4。线槽6的作用是鱼线1进出铅坠4只有线槽6槽口一处为唯一出口,限制了鱼线1无障碍脱离线槽6,同时又通过插管3的插入完全阻止了鱼线1的脱离。通过定位豆2对于鱼线1的锁紧力,以及插管3随意插拔并可以跟铅坠4随意组合的方式实现随时更换配重,而插管3类同于鱼竿导线环不伤线的光滑护线功能,不会使得鱼线1受到挤压等任何伤害的前提下又可以完成随意换铅坠4的用途。安装流程:在鱼线1上预先安装好定位豆2和插管3,再把铅坠4通过线槽6卡入鱼线1中,然后把插管3插入铅坠4中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体系或整体。使用用法:1.一般在铅坠4两端会设置两个定位豆2,当定位豆2之间的间距较大时,由于插管3可以跟铅坠4随时组合不易掉落,所以铅坠4也不会因此从鱼线1上掉落,同时此刻的铅坠4可以在两端定位豆2之间没有阻力的随意滑动,此为滑铅的钓法。2.如果移动定位豆2使两端定位豆2紧靠铅坠4的时候,可以把铅坠4固定住,在我们钓鱼作业中称为定铅钓法。滑铅钓法在钓鱼作业中是经常需求的一种钓法,在水下有水流的情况下或者钓底层鱼的情况下滑铅钓法更能体现钓组的信号灵敏度,鱼咬鱼饵的时候会通过鱼线1直接传感到信号漂。此种钓法在动态水域能提升鱼讯的灵敏度,能有效降低流动的水对钓组产生的干扰冲击和影响。而当水流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就不适合使用滑铅钓法,此时我们可以在不剪线组更换钓组的情况下,直接移动定位豆2往铅坠4方向紧靠,此时定位豆2可以牢固的定住铅坠4使之不滑动,静态水域钓的时候更加适合定铅钓法。本设计不仅限于平时垂钓使用,由于插管3跟铅坠4的组合原理,在抛投远投钓法中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为插管3组合铅坠4在一起,在非手动拆除的情况下不会掉落,在抛投时发力也不会掉落。在完成不伤线、易更换配重铅坠4、不易掉落的优点下,又提升滑铅与定铅钓法的切换使用方便性,在实际作钓中更加符合钓鱼人的实用性特色。所述插管3和铅坠4之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即两者之间无需使用其他复杂结构,通过自身的配合完成固定装配。操作更为简洁,结构也更为简化,方便人员使用,也能够保证稳定和可靠性。所述插管3的通孔内壁为光滑面,使得插管3以及铅坠4在鱼线1上滑动时几乎无阻力,提高顺畅性和使用灵敏度。所述铅坠4在插孔5轴向两端开口处设有配合槽9,所述配合槽9槽壁为弧面。能够使得插管3在插入铅坠4后,挡接部7具有隐藏性,避免外力对其干扰使其松动。所述插管3沿径向方向投影为T形形状,所述挡接部7为圆盘形结构。与配合槽9形状尺寸相适,结构简洁,亦方便加工生产。所述线槽6宽度大于鱼线1直径尺寸。区别于传统结构,线槽6仅是为了方便鱼线1进入插孔5部分,无需通过设置狭窄的尺寸来防止鱼线1脱离铅坠4,而是通过插管3来避免相关情况。此外,插管3的通孔尺寸亦可以大于鱼线直径,方便滑动,但并非对其唯一限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同时有利于快速装配、更换配重和钓法切换,又避免了对鱼线极高损伤,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和铅坠,所述铅坠上设有供插管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沿径向延伸至铅坠一侧表面形成供鱼线卡入的线槽,所述插管上设有供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插管一端为挡接部,且插管另一端为承插部,所述插管与铅坠之间通过承插部和插孔固定装配,所述插管通过挡接部和铅坠之间挡接限位,所述插管以及铅坠通过设置在鱼线上的定位豆限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和铅坠,所述铅坠上设有供插管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沿径向延伸至铅坠一侧表面形成供鱼线卡入的线槽,所述插管上设有供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插管一端为挡接部,且插管另一端为承插部,所述插管与铅坠之间通过承插部和插孔固定装配,所述插管通过挡接部和铅坠之间挡接限位,所述插管以及铅坠通过设置在鱼线上的定位豆限位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用配重铅坠,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和铅坠之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同心
申请(专利权)人:何同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