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86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包括漂身,设置在漂身下方的漂脚和设置在漂身上方漂尾,所述漂尾的顶端设置纳米材料制成的实心的大漂目,所述大漂目呈倒锥体状,该大漂目的长度为5~7cm,底端直径为2~3mm,顶端直径为5~6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纳米材料材质的漂尾,并且在漂尾末端设置放大的纳米材料的大漂目,大大提高了鱼漂的浮力,醒目易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
本技术涉及渔具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
技术介绍
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所以鱼漂是钓鱼收获好坏的重要环节。鱼漂多用较轻的材料制作而成,现在的鱼漂多为化学制品,或是用鸟类的羽毛、木材、竹材制作,性能各有差异,形状更是多种多样。现有的鱼漂的漂尾分为空心的软尾和实心的硬尾。软尾主要采用PVC等塑料材料制成,浮力比较大,但灵敏度相对比较低,反映出的鱼讯比较滞后;硬尾主要采用玻璃纤维制成,浮力相对较小,但灵敏度相对比较高,反映出的鱼讯比较及时。在垂钓时,现有的鱼漂往往会出现浮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漂尾纤细不醒目,导致垂钓者看不清鱼漂的动作,特别是在远投垂钓时,不能及时获知鱼讯。虽然市场上已有部分部分鱼漂采用放大增粗漂尾末端的方法提高鱼漂的浮力,同时鱼漂更加醒目,但是大都采用直径在4mm以内的圆柱形的漂尾末端或者采用三叶尾翼、四叶尾翼等异形结构,这些改进并不能完全解决鱼漂浮力不足、不醒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作出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该鱼漂能大大提高了鱼漂的浮力,使鱼漂醒目易观察,特别是远投垂钓时,垂钓者也能很容易观察到漂尾,及时获取鱼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包括纳米材料制成的漂身,设置在漂身下方的漂脚和设置在漂身上方漂尾,所述漂尾的顶端设置纳米材料制成的实心的大漂目,所述大漂目呈倒锥体状,该大漂目的长度为5~7cm,底端直径为2~3mm,顶端直径为5~6mm。在漂尾末端设置PMI纳米硬质泡沫制成的实心的倒锥体状的大漂目,而且倒锥体状的大漂目的长度为5~7cm,最小直径处为2~3mm,最大直径处为5~6mm,与现有的改进方法相比,放大了漂尾末端的尺寸,大大提高了鱼漂的浮力,在垂钓时使鱼漂更加醒目,特别是远投垂钓时,垂钓者也能很容易观察到漂尾,及时获取鱼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材料包括PMI纳米硬质泡沫。现有技术中鱼漂漂尾末端即使通过放大增粗漂尾末端的方法使鱼漂浮力更大和更加醒目,但也采用的是PVC材质或玻璃纤维材质,而PMI纳米硬质泡沫制作的大漂目,具有更小的密度和发泡微孔直径,这提高了鱼漂整体的浮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漂脚为碳纤维、玻璃纤维或钢纤维材质,所述漂尾为PVC材质或玻璃纤维材质。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PMI纳米硬质泡沫制成的实心的倒锥体状的大漂目,而且倒锥体状的大漂目的长度为5~7cm,最小直径处为2~3mm,最大直径处为5~6mm,与现有的改进方法相比,放大了漂尾末端的尺寸,大大提高了鱼漂的浮力,在垂钓时使鱼漂更加醒目,而且本技术采用的倒锥体状结构的大漂目适合用于所有型号的鱼漂,特别适合远投垂钓用的鱼漂,保证垂钓者能清楚的观察到漂尾,及时获取鱼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在图中:1大漂目,2漂尾,3漂身,4漂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了出本技术首选实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于本技术。在图1中:大漂目1,漂尾2,漂身3,漂脚4。如图1所示,在PMI纳米硬质泡沫材质的漂身3上方设置有漂尾2,在漂身3下方设置有漂脚4,漂脚4为碳纤维、玻璃纤维或钢纤维材质制成,漂尾2为PVC材质或玻璃纤维材质,本实施例中漂脚4为碳纤维材质,漂尾2为玻璃纤维材质。在漂尾2的顶端设置有PMI纳米硬质泡沫材质的实心的大漂目1,大漂目1呈倒锥体状,而且大漂目1的长度为5~7cm,底端直径为2~3mm,顶端直径为5~6mm,本实施例中大漂目1的长度为6cm,底端直径为2mm,顶端直径为5.5mm。在漂尾2末端设置PMI纳米硬质泡沫制成的实心的倒锥体状的大漂目1,而且倒锥体状的大漂目1的长度为5~7cm,最小直径处为2~3mm,最大直径处为5~6mm,与现有的改进方法相比,放大了漂尾2末端的尺寸,大大提高了鱼漂的浮力,在垂钓时使鱼漂更加醒目,特别是远投垂钓时,垂钓者也能很容易观察到漂尾2,便于及时获取鱼讯。而且本技术采用的倒锥体状结构的大漂目1适合用于所有型号的鱼漂,特别是远投垂钓时,垂钓者也能很容易观察到漂尾2,便于及时获取鱼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垂钓时,PMI纳米硬质泡沫材质大漂目1大大提高了鱼漂整体的浮力,而且尺寸放大后的大漂目1使鱼漂更加醒目易观察,便于垂钓者及时获取鱼讯。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包括纳米材料制成的漂身(3),设置在漂身(3)下方的漂脚(4)和设置在漂身(3)上方漂尾(2),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2)的顶端设置纳米材料制成的实心的大漂目(1),所述大漂目(1)呈倒锥体状,该大漂目(1)的长度为5~7cm,底端直径为2~3mm,顶端直径为5~6mm;/n所述纳米材料包括PMI纳米硬质泡沫;所述漂脚(4)为碳纤维、玻璃纤维或钢纤维材质,所述漂尾(2)为PVC材质或玻璃纤维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PMI纳米材质大漂目的鱼漂,包括纳米材料制成的漂身(3),设置在漂身(3)下方的漂脚(4)和设置在漂身(3)上方漂尾(2),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2)的顶端设置纳米材料制成的实心的大漂目(1),所述大漂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望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扬一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