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79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35
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包括车体和三角底座,车体上设置有水箱和水泵,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水箱,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软管,三角底座顶端设喷水杆,喷水杆的内部设内围中空腔体和位于内围中空腔体外侧的外围中空腔体;在喷水杆的内底部设置有位于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底部的混合腔;喷水杆的顶端设置有与内围中空腔体连通的喷水口;内围中空腔体的底端设置进口,喷水杆的上部有喷水孔;在喷水杆外侧套设有可动套管,喷水杆顶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弹簧的顶端与可动套管的内顶部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弥补绿化没有灌溉装置的缺陷,对花草进行灌溉,灌溉面积广,灌溉效果好,有效降低了清洁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工作舒适性,提高了灌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
本技术属于绿地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花草的灌溉是园林的重要项目,路边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路边绿化有相当大一部分在原始规划时,由于资金和设备原因没有直接设置灌溉系统。面对这一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在绿化场地增设灌溉系统;第二,增加可移动的后补式灌溉系统,由清洁人员操作进行灌溉。对于第一个方案,可以一劳永逸,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同时,需要毁坏现有的绿化场地,耗时比较长,暂时影响城市绿化面貌;另外,有部分绿化场地,水源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也会极大程度上限制这一方案的推广。对于第二个方案,实施起来比较费时、费力;但是,容易推广,也是现有的比较常见的灌溉方法。实施方案为:在车体上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上连接喷水杆。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入到喷水杆中,清洁人员手持喷水杆进行喷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为:清洁人员需要手持喷水杆,增大了劳动强度大,同时,水容易溅到清洁人员身上,造成不适,尤其是寒冷天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使用人员劳动强度低的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水箱和水泵,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水箱,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软管,还包括三角底座,三角底座顶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硬性的喷水杆,喷水杆的内部设内围中空腔体和位于内围中空腔体外侧的外围中空腔体;在喷水杆的内底部设置有位于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底部的混合腔,混合腔与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连通;喷水杆的顶端设置有与内围中空腔体连通的喷水口;内围中空腔体的底端设置有与软管连接的进口,喷水杆的上部周向均匀分布有喷水孔,喷水孔与外围中空腔体连通;在喷水杆外侧套设有可动套管,喷水杆顶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弹簧的顶端与可动套管的内顶部固连。喷水孔自喷水杆内侧至喷水杆外侧向下倾斜设置。喷水孔自上至下至少设置3层,位于下层的喷水孔的倾斜角度大于位于上层的喷水孔的倾斜角度。混合腔中部设置有呈圆锥状的分流体,分流体的中线与内围中空腔体的中线重合。喷水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混合腔连通的放水口。喷水孔内设置有分流片,分流片位于喷水孔中,分流片呈发散的扇形,分流片自首端至尾端向下倾斜设置三角底座包括连接圆盘和设置于连接圆盘底面上的3个支撑杆,3个支撑杆与地面的接触点呈三角形分布,支撑杆包括倾斜设置的斜杆,斜杆一端连接连接圆盘,斜杆另一端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纵向杆。纵向杆长度可调。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可以弥补现有绿化没有灌溉装置的缺陷,对花草进行灌溉,灌溉面积广,灌溉效果好,有效降低了清洁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工作舒适性,提高了灌溉效率;设置的喷水杆结构简单,与现有的多个分支杆结构相比,更适合移动使用;设置的可动套管可以根据水压使得喷水孔露出来,从而保证喷水孔的洁净性,降低进入到喷水孔中的杂质的量;设置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的结构,从而使得水既可以给予喷水杆向上的冲击力,也会给予喷水杆向下的冲击力,从而保证喷水杆的稳定性;设置的分流体,因其呈圆锥状结构,故可以对进入到混合腔中的水进行分流,进而使得水可以进入到外围中空腔体,通过外围中空腔体从喷水孔中喷出来;设置的挡流片可以调整从喷水孔中喷出来的水的角度,进而扩大喷射范围;设置的分流片可以使得水呈扇形喷射出来,进一步扩大喷射范围;三角底座的纵向杆长度可调,进而适应高低不平的路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水杆的立体图;图3为可动套管被水顶起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去掉可动套管后喷水杆的立体图;图5为去掉可动套管后喷水杆的剖面图;图6为可动套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分流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如图1~7所示,车体1,车体1具有可移动性,车体1的移动动力来源可以是电、汽油或者柴油,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本实施例中,不涉及对车体1的改进。在车体1上设置有水箱2,水箱2上设有加水口,可以根据需要向水箱2内加水,从而满足灌溉需要。加水口上设置盖体3,防止杂质落入到水箱2内,其中,盖体3和水箱2的加水口的连接方式为螺接。在水箱2侧部设置有位于车体1上的水泵4,水泵4用于对水箱2内的水加压,水泵4为市售产品,使用者根据需要在市面上选择即可,本实施例中选用卧式水泵4,水泵4的出水口的尺寸为DN20。其中,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水箱2,水泵4的出水口上连接有软管5,从而水泵4可以将水箱2内的水加压抽入到软管5中,实现水的转运。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三角底座,其中,三角底座可以脱离车体1,根据需要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三角底座包括连接圆盘8和设置于连接圆盘8底面上的3个支撑杆9,3个支撑杆9与地面的接触点呈三角形分布,支撑杆9包括倾斜设置的斜杆7,斜杆7一端连接连接圆盘8,斜杆7另一端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纵向杆6。纵向杆6长度可调,进而根据需要调整各个纵向杆6的长度,以适应高低不平的地面。纵向杆6长度可调的实现方式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实现方式为:纵向杆6包括内杆和滑动套设于内杆外侧的外杆,滑动外杆就可以实现纵向杆6长度的调整。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三角底座稳定性高,同时重量轻,便于移动。连接圆盘8位于三角底座的顶端,连接圆盘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杆9,安装杆9的顶端设置有喷水杆10,喷水杆10竖直设置,且喷水杆10为硬性材料,实施的时候,喷水杆10可以选择pvc杆,保证其硬度和轻度。在喷水杆10的内部设内围中空腔体14和位于内围中空腔体14外侧的外围中空腔体15,内围中空腔体14的横截面呈圆形,内围中空腔体14的内径为100~120mm,优选为110mm,而外围中空腔体15的横截面呈环形,外围中空腔体15内壁距离内围中空腔体14的外壁为100mm,外围中空腔体15的顶面封闭。在喷水杆10的内底部设置有位于外围中空腔体15和内围中空腔体14底部的混合腔,混合腔与外围中空腔体15和内围中空腔体14均连通。在混合腔中部设置有呈圆锥状的分流体18,分流体18的中线与内围中空腔体14的中线重合,设置的分流体18可以对流到其上的液体进行分流到外围中空腔体15。在内围中空腔体14的底端设置有与软管5连接的进口,进口上连接有硬性材质的缓冲管13,缓冲管13与喷水杆10顶端之间的距离为80mm~120mm,优选为100mm。在喷水杆10的顶端设置有与内围中空腔体14连通的喷水口,在喷水杆10外侧套设有可动套管11,喷水杆10顶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16,弹簧16的顶端与可动套管11的内顶部固连。可动套管11滑动设置于喷水杆10外侧,使用的时候,可动套管11可以在水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当水的冲击力撤去之后,可动套管11在弹簧16作用下复位。在喷水杆10的上部周向均匀分布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水箱和水泵,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水箱,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角底座,三角底座顶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硬性的喷水杆,喷水杆的内部设内围中空腔体和位于内围中空腔体外侧的外围中空腔体;在喷水杆的内底部设置有位于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底部的混合腔,混合腔与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连通;喷水杆的顶端设置有与内围中空腔体连通的喷水口;内围中空腔体的底端设置有与软管连接的进口,喷水杆的上部周向均匀分布有喷水孔,喷水孔与外围中空腔体连通;在喷水杆外侧套设有可动套管,喷水杆顶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弹簧的顶端与可动套管的内顶部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水箱和水泵,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水箱,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角底座,三角底座顶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硬性的喷水杆,喷水杆的内部设内围中空腔体和位于内围中空腔体外侧的外围中空腔体;在喷水杆的内底部设置有位于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底部的混合腔,混合腔与外围中空腔体和内围中空腔体连通;喷水杆的顶端设置有与内围中空腔体连通的喷水口;内围中空腔体的底端设置有与软管连接的进口,喷水杆的上部周向均匀分布有喷水孔,喷水孔与外围中空腔体连通;在喷水杆外侧套设有可动套管,喷水杆顶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弹簧的顶端与可动套管的内顶部固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水孔自喷水杆内侧至喷水杆外侧向下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补式花草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水孔自上至下至少设置3层,位于下层的喷水孔的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京符海列黄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林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