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草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754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苦草生态浮床,属于水域水质处理设备领域,所述苦草生态浮床包括上层浮板框架和下侧浮板框架,上层浮板框架两侧呈阶梯状分别布置有下侧浮板框架,上层浮板框架位于高程,下侧浮板框架位于低程,下侧浮板框架与上层浮板框架之间采用竖向连杆连接固定,两个下侧浮板框架之间采用横向连杆连接固定,上层浮板框架与下侧浮板框架上分别设置有培养板,上层浮板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件,两个下侧浮板框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浮力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苦草容纳量大,空间分配合理,使得苦草光照充分,同时,能够根据苦草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培养位置和深度,促进苦草的生长发育,有效加快水域生态环境恢复。

An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of bitter gr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苦草生态浮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域水质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草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岛等。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苦草属于沉水植物,具有耐寒性强、不易长出水面、不易蔓延、四季常绿等优点,能极大地减少后期养护的繁琐工作,特别适宜大面积种植在水下草坪系统中,常用于污染水域的净化处理。低矮无花苦草的水质净化原理如下:1)直接吸收水体中的N、P、重金属,降低水体污染元素;2)附着于植物体表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系统,净化水质;3)同生态位的竞争,释放生物因子,抑制藻类的生长;4)光合作用产生的次生氧可以杀灭有害菌;5)强光合作用,能使水中有机絮凝体,形成气浮效应,并使其快速氧化分解,降低BOD5、COD。然而,现有浮床苦草种植功能结构单一,种植面积小,无法满足大面积水域治理的需求,同时,灵活性较差,不能根据苦草不同生长阶段及时调整种植深度,以至于苦草不能得到充足光照,生长发育较慢,水域处理净化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苦草生态浮床,苦草容纳量大,空间分配合理,使得苦草光照充分,同时,能够根据苦草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培养位置和深度,促进苦草的生长发育,有效加快水域生态环境恢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苦草生态浮床包括上层浮板框架和下侧浮板框架,上层浮板框架两侧呈阶梯状分别布置有下侧浮板框架,上层浮板框架位于高程,下侧浮板框架位于低程,下侧浮板框架与上层浮板框架之间采用竖向连杆连接固定,两个下侧浮板框架之间采用横向连杆连接固定,上层浮板框架与下侧浮板框架上分别设置有培养板,上层浮板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件,两个下侧浮板框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浮力件。作为优选,还包括锚杆,锚杆锚定在湖底,下侧浮板框架上设有套环,下侧浮板框架上通过套环套设安装在锚杆上。作为优选,锚杆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限位块。作为优选,第一浮力件为环状气囊,裹设在上层浮板框架外侧四周,第一浮力件与上层浮板框架之间通过安装扣连接固定。作为优选,下侧浮板框架侧壁上设有连接耳,第二浮力件通过拉绳连接在连接耳上。作为优选,上层浮板框架和下侧浮板框架大小相同,均通过螺钉安装培养板。作为优选,上层浮板框架和下侧浮板框架之间保留1-2m的间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苦草容纳量大,空间分配合理,使得苦草光照充分,同时,能够根据苦草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培养位置和深度,促进苦草的生长发育,有效加快水域生态环境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俯视图。图中:1-上层浮板框架、2-下侧浮板框架、3-竖向连杆、4-横向连杆、5-培养板、6-第一浮力件、7-安装扣、8-套环、9-锚杆、10-连接耳、11-第二浮力件、1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和2所示,所述苦草生态浮床包括上层浮板框架1和下侧浮板框架2,上层浮板框架1两侧呈阶梯状分别布置有下侧浮板框架2,上层浮板框架1位于高程,下侧浮板框架2位于低程,下侧浮板框架2与上层浮板框架1之间采用竖向连杆3连接固定,两个下侧浮板框架2之间采用横向连杆4连接固定,上层浮板框架1与下侧浮板框架2上分别设置有培养板5,上层浮板框架1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件6,第一浮力件6为环状气囊,裹设在上层浮板框架1外侧四周,第一浮力件6与上层浮板框架1之间通过安装扣7连接固定,为上层浮板框架1提供浮力,能够确保上层浮板框架1漂浮时保持水平。两个下侧浮板框架2侧壁上分别设有连接耳10,第二浮力件11通过拉绳连接在连接耳10上,第二浮力件11为浮球,能够对下侧浮板框架2提供浮力,通过调整第二浮力件11拉绳长度,可调整下侧浮板框架2下沉深度。锚杆9锚定在湖底,下侧浮板框架2上设有套环8,下侧浮板框架2上通过套环8套设安装在锚杆9上,锚杆9能够对上层浮板框架1和下侧浮板框架2起到定位作用。锚杆9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限位块12,能够防止上层浮板框架1和下侧浮板框架2脱离锚杆9。上层浮板框架1和下侧浮板框架2大小相同,均通过螺钉安装培养板5,上层浮板框架1上的培养板5用于培养苦草幼苗,通过调整第一浮力件6和第二浮力件11,使得培养板5相对水面下沉深度在30cm以内,下侧浮板框架2深度在3m以内,上层浮板框架1的培养板5上幼苗长成后,直接将上层浮板框架1的培养板5拆下,安装在下侧浮板框架2,即将长成苦草转移至深水种植,进行更高效率的水域水质净化工作,且保证了下侧浮板框架2上苦草的能够接受到光照,同时,上层浮板框架1上安装培养板5继续培育下一批苦草幼苗,培养效率高。上层浮板框架1和下侧浮板框架2之间保留1-2m的间距,避免上层浮板框架1遮挡光线导致下侧浮板框架2得不到光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苦草容纳量大,空间分配合理,使得苦草光照充分,同时,能够根据苦草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培养位置和深度,促进苦草的生长发育,有效加快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苦草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浮板框架(1)和下侧浮板框架(2),上层浮板框架(1)两侧呈阶梯状分别布置有下侧浮板框架(2),上层浮板框架(1)位于高程,下侧浮板框架(2)位于低程,下侧浮板框架(2)与上层浮板框架(1)之间采用竖向连杆(3)连接固定,两个下侧浮板框架(2)之间采用横向连杆(4)连接固定,上层浮板框架(1)与下侧浮板框架(2)上分别设置有培养板(5),上层浮板框架(1)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件(6),两个下侧浮板框架(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浮力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草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浮板框架(1)和下侧浮板框架(2),上层浮板框架(1)两侧呈阶梯状分别布置有下侧浮板框架(2),上层浮板框架(1)位于高程,下侧浮板框架(2)位于低程,下侧浮板框架(2)与上层浮板框架(1)之间采用竖向连杆(3)连接固定,两个下侧浮板框架(2)之间采用横向连杆(4)连接固定,上层浮板框架(1)与下侧浮板框架(2)上分别设置有培养板(5),上层浮板框架(1)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件(6),两个下侧浮板框架(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浮力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苦草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杆(9),锚杆(9)锚定在湖底,下侧浮板框架(2)上设有套环(8),下侧浮板框架(2)上通过套环(8)套设安装在锚杆(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富高宇严晖刘冰吴志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