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59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领域,公开了一种透气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撑,所述耳撑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上,所述耳撑上设置有播放口,所述耳撑内部设置连通至所述耳机主体的通道,所述耳撑和/或耳机主体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播放口和所述通气口均与所述通道相通。通过播放口、通道以及通气口联通,实现耳内与外界相通。

Breathable head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气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透气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使用十分普遍,耳机分为多个类型,其中现有的入耳式耳机由于其轻巧,所以使用较为普遍,但是采用入耳式往往会将耳内和外界相隔绝,导致耳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容易产生耳焖甚至听诊器效应,所以使人不舒服的感觉,影响到使用者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透气耳机,实现耳内与外界相通。其技术方案如下:透气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撑,所述耳撑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上,所述耳撑上设置有播放口,所述耳撑内部设置连通至所述耳机主体的通道,所述耳撑和/或耳机主体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播放口和所述通气口均与所述通道相通。耳撑设置在耳机主体上,耳撑全部伸入或部分伸入至耳内,声音通过耳机主体播放,经过通道和播放口传到耳内,耳内的空气被耳撑部分阻挡后,无法与外界相同,此时,由于播放口、通道以及通气口是相通的,所以当耳内气压较高时,空气可以通过播放口排入到通道然后再经过通气口排出外界,实现一个贯通作用平衡压强作用,当而内气压较低时,空气还可以通过通气口进入通道然后经播放口排入耳内,起到平衡压强作用。所以实现了耳内与外界相通,避免了产生焖耳现象。通气口的设置可以在耳撑或耳机主体上,也可以同时设置在耳撑和耳机主体上,适应不同透气耳机的外形。所述通气口设置有多个,且均位于所述耳撑上。多个通气口的设置避免了单个通气口发生堵塞无法透气。所述耳撑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的根部位置设置所述通气口。由于该位置是交接处,所以其不容易被外物阻挡,同时,也不易被观察到,起到一定的遮丑作用。所述耳撑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耳机主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播放口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将耳撑采用两件式设计,可以方便制造,其中第一支撑件与耳机主体为一体成型,因此在强度上有所增加,此外第二支撑件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可以通过制造不同的第二支撑件实现左耳或是右耳的佩戴。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配合的部分均设置成向外突出的类椭圆体或椭圆体状止位凸起,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止位凸起的下方。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配合的部分设置的止位凸起,在佩戴时,耳撑部分伸入到耳内,位置防止伸入的位置过深,所以止位凸起可以卡在外耳道上,而且外形为类椭圆体或是椭圆体,也能舒适地与耳朵相接触,其中通气口设置在该止位凸起下方,可以保证通气口不会进入到耳道内,还能因为止位凸起的作用,避免外物阻挡通气口。所述耳撑的播放口一侧套设有耳塞,所述耳塞上顶部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播放口相对。设置有耳塞可以与耳道弹性接触,不会损伤耳道,还能给使用者舒适的感觉,其中再尔塞内设置的避让孔与播放口相对,保证播放口的声音传播能顺利进入到耳道内。所述耳塞外侧设置有凹陷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沿着所述避让孔向外延伸至耳塞底部。耳塞设置的透气槽,而且设置的方向沿着所述避让孔向外延伸至耳塞底部即为耳道的走向,所以耳道的气体还能通过透气槽与外界相同,不仅如此,由于耳塞的透气槽作用还能增大耳道与耳塞的摩擦力,保证透气耳机不易滑出耳道,起到一定的防脱落效果。所述透气槽设置有多个,并沿着所述耳塞外表面均布。通气槽设置多个,可以避免单个透气槽受挤压变形不能继续透气的情况发生。而且通气槽实均布在耳塞外表面,所以在使用时,无需调整方向。透气耳机还包括麦杆,所述麦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耳机主体上,所述麦秆另一端上设置有麦克风。透气耳机还包括麦杆,通过麦杆上的麦克风起到语音输入作用,在降噪上有一定的作用。所述麦杆采用硅胶制成。硅胶通过增加硬度,可实现变形以及变形后的定型,硅胶材质保证麦杆与使用者接触时较为舒适。透气耳机还包括耳挂,所述耳挂安装在所述耳机主体和所述耳撑交接处。在佩戴时,避免脱落,通过耳挂挂持在耳朵上,防脱落效果佳。所述耳机主体内部安装有蓝牙模块。透气耳机通过蓝牙模块与外部终端连接,实现数据传输。还包括耳翼,所述耳翼套设在所述耳撑上。耳翼的设置使得在佩戴时更加贴合耳朵,起到进一步防脱落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耳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耳塞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耳机主体;20、耳撑;21、播放口;22、通道;23、通气口;24、第一支撑件;25、第二支撑件;26、止位凸起;30、耳塞;31、避让孔;32、透气槽;40、麦杆;41、麦克风;50、耳挂;60、耳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透气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0和耳撑20,所述耳撑20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10上,所述耳撑20上设置有播放口21,所述耳撑20内部设置连通至所述耳机主体10的通道22,所述耳撑20和/或耳机主体10上开设有通气口23,所述播放口21和所述通气口23均与所述通道22相通。耳撑20设置在耳机主体10上,耳撑20全部伸入或部分伸入至耳内,声音通过耳机主体10播放,经过通道22和播放口21传到耳内,耳内的空气被耳撑20部分阻挡后,无法与外界相同,此时,由于播放口21、通道22以及通气口23是相通的,所以当耳内气压较高时,空气可以通过播放口21排入到通道22然后再经过通气口23排出外界,实现一个贯通作用平衡压强作用,当而内气压较低时,空气还可以通过通气口23进入通道22然后经播放口21排入耳内,起到平衡压强作用。所以实现了耳内与外界相通,避免了产生焖耳现象。通气口23的设置可以在耳撑20或耳机主体10上,也可以同时设置在耳撑20和耳机主体10上,适应不同透气耳机的外形。所述通气口23设置有多个,且均位于所述耳撑20上。多个通气口23的设置避免了单个通气口23发生堵塞无法透气。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耳撑20与所述耳机主体10连接的根部位置设置所述通气口23。由于该位置是交接处,所以其不容易被外物阻挡,同时,也不易被观察到起到一定的遮丑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耳撑20包括第一支撑件24和第二支撑件25,所述第一支撑件24与所述耳机主体1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件25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4上,所述通气口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4上,所述播放口2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25上。将耳撑20采用两件式设计,可以方便制造,其中第一支撑件24与耳机主体10为一体成型,因此在强度上有所增加,此外第二支撑件25安装在第一支撑件24上,可以通过制造不同的第二支撑件25实现左耳或是右耳的佩戴。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件24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5相配合的部分均设置成向外突出的类椭圆体或椭圆体状止位凸起26,所述通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透气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撑,所述耳撑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上,所述耳撑上设置有播放口,所述耳撑内部设置连通至所述耳机主体的通道,所述耳撑和/或耳机主体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播放口和所述通气口均与所述通道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透气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撑,所述耳撑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上,所述耳撑上设置有播放口,所述耳撑内部设置连通至所述耳机主体的通道,所述耳撑和/或耳机主体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播放口和所述通气口均与所述通道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透气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设置有多个,且均位于所述耳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透气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撑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的根部位置设置所述通气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透气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撑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耳机主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播放口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透气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配合的部分均设置成向外突出的类椭圆体或椭圆体状止位凸起,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止位凸起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透气耳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淼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