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545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层叠工序,准备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二基材、以及在透光性的树脂膜上形成有透光性的电极的传感膜,构成在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夹持有传感膜的平板状层叠体;以及弯曲工序,使平板状层叠体弯曲,构成维持弯曲形状的弯曲状层叠体,因此能够确保基材与传感膜的足够的密接性,且能够得到传感膜的较高的检测精度。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put device and inpu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输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输入装置,尤其涉及弯曲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应对便携式设备、车载式设备等,近年来,不仅提出了平面的输入装置,还提出了弯曲形状的输入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经由OCA层(光学透明性粘接剂层)将基材与传感膜接合且弯曲的输入装置。在该输入装置中,能将弯曲部的光学特性保持为较高的状态。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三维曲面触摸面板。在该三维曲面触摸面板中,在将层叠体加热软化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拉深加工从而成形三维曲面。在专利文献3~5中公开了使与触摸面板的引出线连接的柔性基板弯曲并沿与面板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出的输入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458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674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6736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02130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4-0358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制造弯曲的输入装置时,当将传感膜安装于预先成形为所希望的弯曲形状的基材时,由于基材与传感膜之间的对合、间隙的关系而难以确保足够的密接性。另外,当使用透明树脂板作为容易弯曲的基材时,其与玻璃材料相比介电常数较小,因此传感器灵敏度容易降低。因此,将传感膜配置在接近面板表面的层,并将从传感膜延伸出的引出线绕设至面板背面。但是,在将引出线从面板表面附近向背面绕设的情况下,引出线从面板中央的检测区域绕设至面板周边的非检测区域,因此容易成为非检测区域中的误检测、噪声混入的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输入装置,在具有弯曲形状的输入装置中,能够确保基材与传感膜的足够的密接性,且能够得到传感膜的较高的检测精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层叠工序,准备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二基材、以及在透光性的树脂膜上形成有透光性的电极的传感膜,构成在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夹持有传感膜的平板状层叠体;以及弯曲工序,使平板状层叠体弯曲,构成维持弯曲形状的弯曲状层叠体。根据这样的结构,将传感膜夹持在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而构成平板状层叠体,并在平板的状态下使其弯曲,因此能够在确保传感膜与第一基材以及第二基材的足够的密接性的状态下形成弯曲形状。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弯曲状层叠体具有在层叠方向上观察时未设置有第二基材的非层叠区域,层叠工序包括:使传感膜的引出部从非层叠区域向第二基材的与传感膜相反的一侧延伸出,引出部设置有与电极导通的引出布线。由此,能够以不在输入装置的侧面进行绕设的方式将引出部向背面侧延伸出,从而无需进行成为误检测的原因的绕设。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弯曲工序包括:通过加热使平板状层叠体弯曲。由此,能够通过加热使平板状层叠体弯曲而构成弯曲形状。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弯曲工序包括:在通过第一温度使平板状层叠体弯曲后,通过第二温度维持弯曲形状。由此,能够通过第一温度以及第二温度的温度变化进行从平板状层叠体的弯曲直至弯曲形状的维持。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弯曲工序使配置于传感膜的表面侧的第一基材变形为凸,使配置于传感膜的背面侧的第二基材变形为凹,第二基材的厚度比第一基材的厚度薄。在此,第二基材的厚度与第一基材的厚度之比优选为小于0.5,更优选为0.25以下。由此,向配置在弯曲状层叠体的内部的传感膜施加的拉伸应力得到缓和。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层叠工序包括:在第一基材的与传感膜相反的一侧层叠装饰膜而构成平板状层叠体。由此,能够在通过包括装饰膜的平板状层叠体确保了装饰膜与第一基材的足够的密接性的状态下,构成包括装饰膜的弯曲状层叠体。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层叠工序包括:将装饰膜夹持在第一基材与传感膜之间而构成平板状层叠体。由此,能够在将装饰膜内包于平板状层叠体的状态下构成弯曲状层叠体。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还具备:粘贴工序,在弯曲工序后,将装饰膜粘贴于弯曲状层叠体的表面。由此,能够在构成弯曲状层叠体后,单独粘贴与输入装置的形态相应的装饰膜。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粘贴工序包括:由装饰膜的端部覆盖弯曲状层叠体的侧端面。由此,由于弯曲状层叠体的侧端面被装饰膜覆盖,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欲从弯曲状层叠体的侧端面进入内部的杂散光。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在第一基板的表面的一部分设置有装饰部。由此,能够仅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中的所需部位设置装饰部。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平板状层叠体包括中间构件,该中间构件配置在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的传感膜的外侧。中间构件是OCA(光学透明性粘接剂)、热固化型粘接剂。由此,在将传感膜夹持在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时,通过中间构件填埋由于传感膜的厚度而产生的间隙,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密接性。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输入装置具备:第一基材,其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设置为弯曲状;第二基材,其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设置为弯曲状;以及传感膜,其设置在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且在透光性的树脂膜上设置有透光性的电极,通过第一基材、第二基材以及传感膜构成包括弯曲状的检测区域在内的弯曲状层叠体。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弯曲状层叠体具有在层叠方向上观察时未设置有第二基材的非层叠区域,传感膜具有与电极导通的引出布线,引出布线设置为从非层叠区域向第二基材的与所述传感膜相反的一侧延伸出。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设置为弯曲状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以足够的密接力夹持有传感膜。另外,构成在设置为弯曲状的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以足够的密接力夹持有传感膜的弯曲状层叠体。并且,使引出部从非层叠区域向第二基材的与传感膜相反的一侧延伸出,因此能够以不在输入装置的侧面绕设的方式将引出部向背面侧延伸出。在上述输入装置中,可以是,弯曲状层叠体的弯曲形状为半圆柱型、半球型以及三维形状中的任一个。在上述输入装置中,可以是,在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的传感膜的外侧设置有中间构件。作为中间构件的构成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热固性材料的固化物。在中间构件由这样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中间构件能够具有适度的刚性(形状保持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欲使弯曲状层叠体的弯曲形状复原的回弹引起的形状的形变。优选中间构件也具有固定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功能。在上述输入装置的弯曲状层叠体中,可以是,配置于传感膜的表面侧的第一基材设置为凸,配置于传感膜的背面侧的第二基材设置为凹,第二基材的厚度设置为比第一基材的厚度薄。在此,第二基材的厚度与第一基材的厚度之比优选为小于0.5,更优选为0.25以下。由此,向配置在弯曲状层叠体的内部的传感膜施加的拉伸应力得到缓和。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输入装置,在具有弯曲形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n层叠工序,准备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二基材、以及在透光性的树脂膜上形成有透光性的电极的传感膜,构成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夹持有所述传感膜的平板状层叠体;以及/n弯曲工序,使所述平板状层叠体弯曲,构成维持弯曲形状的弯曲状层叠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08 JP 2017-1530411.一种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层叠工序,准备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二基材、以及在透光性的树脂膜上形成有透光性的电极的传感膜,构成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夹持有所述传感膜的平板状层叠体;以及
弯曲工序,使所述平板状层叠体弯曲,构成维持弯曲形状的弯曲状层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弯曲状层叠体具有在层叠方向上观察时未设置有所述第二基材的非层叠区域,
所述层叠工序包括:使所述传感膜的引出部从所述非层叠区域向所述第二基材的与所述传感膜相反的一侧延伸出,所述引出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极导通的引出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弯曲工序包括:通过加热使所述平板状层叠体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弯曲工序包括:在通过第一温度使所述平板状层叠体弯曲后,通过第二温度维持所述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弯曲工序使配置于所述传感膜的表面侧的所述第一基材变形为凸,使配置于所述传感膜的背面侧的所述第二基材变形为凹,
所述第二基材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基材的厚度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基材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厚度之比小于0.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基材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厚度之比为0.25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层叠工序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材的与所述传感膜相反的一侧层叠装饰膜而构成所述平板状层叠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层叠工序包括:将装饰膜夹持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传感膜之间而构成所述平板状层叠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具备:粘贴工序,在所述弯曲工序后,将装饰膜粘贴于所述弯曲状层叠体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田淳二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