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49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包括:主轴,其由驱动机构驱动,以便随阳光照射角度移动光伏组件;至少一个边缘连接件,其安装在光伏组件的边缘处,从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Z”字形,“Z”字形的上分支压靠光伏组件,“Z”字形的中间部分和下分支连接主轴;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件,其安装在光伏组件的中间位置处,从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翻转的“几”字形,翻转的“几”字形的两个侧翼压靠光伏组件,翻转的“几”字形的底部连接主轴;其特征在于,从光伏组件的正面查看,边缘连接件和中间连接件形成有中间凹陷和两翼,中间凹陷与主轴的截面形状形成形状配合并自动对心。

A rotor of photovoltaic tracker for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
本技术涉及光伏跟踪器,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光伏组件连接到转轴上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光伏跟踪器是保持光伏电池板随时正对太阳,让太阳光的光线随时垂直照射光伏电池板的动力装置,采用光伏跟踪器能显著提高光伏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光伏跟踪器一般是将光伏组件设置在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之上形成转子,从而跟踪阳光光线的入射角度。如果光伏跟踪支架转子的旋转中心和光伏组件的旋转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驱动设备还需克服额外的偏心扭矩,进而导致系统耗能过大、浪费能源。现有技术中克服偏心扭矩一般是通过改变转轴形状来调整转子中心位置,但是这需要配套相应的轴承,复杂的轴承结构不仅成本较高,且维护、维修不便;同时,通过改变转轴形状来调整转子旋转中心位置,还存在误差适应能力差、不具备调节量及转轴加工复杂的缺陷。此外,也存在采用次梁和连接件之间的螺栓连接来进行调节的方案。同样,这样的方案进行调节时费时费力,容易出现误差,并且需要附加的次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包括:主轴,其由驱动机构驱动,以便随阳光照射角度移动光伏组件;至少一个边缘连接件,其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处,从所述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Z”字形,所述“Z”字形的上分支压靠所述光伏组件,所述“Z”字形的中间部分和下分支连接所述主轴;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件,其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中间位置处,从所述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翻转的“几”字形,所述翻转的“几”字形的两个侧翼压靠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翻转的“几”字形的底部连接所述主轴;其中,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面查看,所述边缘连接件和所述中间连接件形成有中间凹陷和两翼,所述中间凹陷与所述主轴的截面形状形成形状配合并自动对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边缘连接件通过边缘压块、压块安装螺栓、U型螺栓组合以及垫板而将所述光伏组件连接到所述主轴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中间压块、压块安装螺栓、U型螺栓组合以及垫板而将所述光伏组件连接到所述主轴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包括多个所述边缘连接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包括多个所述中间连接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中间凹陷形成为矩形。根据本技术的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跟踪器的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安装于光伏组件的上边缘处的边缘连接件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安装于光伏组件的上边缘处的边缘连接件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光伏跟踪器的细节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边缘连接件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安装于光伏组件的中间位置处的中间连接件的侧视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安装于光伏组件的中间位置处的中间连接件的正视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光伏跟踪器的细节视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中间连接件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如图中所示,光伏组件10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主轴100上,主轴100由驱动机构驱动,以便随阳光照射角度移动光伏组件10,从而有效地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如图1中右方所示,根据该现有技术的连接机构采用如图所示的连接件110,该连接件110的中间部位形成为凹形,用于包围主轴100。在连接件110的侧翼上,形成有长连接孔112,螺栓穿过这些长连接孔连接到安装在光伏组件10的次梁上,从而形成主轴100、连接件110和光伏组件10之间的连接。如果主轴100的旋转中心与光伏组件的旋转中心不一致,就会出现偏心扭矩,造成跟踪器驱动能耗增高,不能有效实现最佳光电转换效率,旋转机构易磨损等缺陷。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根据该现有技术的上述连接机构通常通过松开螺栓来调节次梁的高度,从而实现调整主轴旋转中心与光伏组件的旋转中心的重合的目的。但是显然,上述调整过程将会导致光伏组件10停工,并且调节过程相对费时费力,难以保证精确度。在图1所示的构造中,可以见到为了确保连接机构对于光伏组件10的有效支撑,除了在光伏组件10的边缘处设置与主轴100的连接件,在光伏组件10的中间位置(即图中所示光伏组件10的上下边缘之间的位置),通常也会设置若干连接件。在本技术的后文中,将设置于光伏组件10的边缘处的连接件称为边缘连接件,而将设置于光伏组件10的中间位置处的连接件称为中间连接件。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接机构,从而克服了上述现有连接机构的问题。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10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安装于光伏组件10的上边缘处的边缘连接件200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10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安装于光伏组件10的上边缘处的边缘连接件200的正视图。在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10的下边缘处,也可以采用同样的边缘连接件,只是边缘连接件的定向与图2所示相反,在此不再做具体描述。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光伏跟踪器的细节视图,图5则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边缘连接件200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如图2中所示,边缘连接件200在光伏组件10的上边缘处连接到主轴100上。从光伏组件10的侧面察看,该边缘连接件200大致呈Z字形。图2中所示该边缘连接件200的位于主轴100上方的较长的分支压靠光伏组件100。而图2中所示该边缘连接件200的中间部分和下方分支与主轴200形成连接。参考图3到图5,将更进一步地了解该光伏跟踪器连接件200与主轴100之间连接的细节。图3示出了采用根据本技术的边缘连接件200的光伏组件10及光伏跟踪器的正视图。如图中所示,边缘连接件200通过边缘压块210、压块安装螺栓220、U型螺栓组合230以及垫板240等部件而将光伏组件10连接到主轴100上,形成了稳定可靠的连接。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光伏跟踪器的细节视图。在该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采用边缘连接件200在光伏组件10的边缘处进行连接的细节。其中,使边缘连接件200的中间凹陷包围主轴100,将垫板240塞在主轴100和边缘连接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包括:/n主轴,其由驱动机构驱动,以便随阳光照射角度移动光伏组件;/n至少一个边缘连接件,其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处,从所述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Z”字形,所述“Z”字形的上分支压靠所述光伏组件,所述“Z”字形的中间部分和下分支连接所述主轴;/n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件,其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中间位置处,从所述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翻转的“几”字形,所述翻转的“几”字形的两个侧翼压靠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翻转的“几”字形的底部连接所述主轴;/n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面查看,所述边缘连接件和所述中间连接件形成有中间凹陷和两翼,所述中间凹陷与所述主轴的截面形状形成形状配合并自动对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耗能的光伏跟踪器转子,包括:
主轴,其由驱动机构驱动,以便随阳光照射角度移动光伏组件;
至少一个边缘连接件,其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处,从所述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Z”字形,所述“Z”字形的上分支压靠所述光伏组件,所述“Z”字形的中间部分和下分支连接所述主轴;
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件,其安装在所述光伏组件的中间位置处,从所述光伏组件的侧面查看呈翻转的“几”字形,所述翻转的“几”字形的两个侧翼压靠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翻转的“几”字形的底部连接所述主轴;
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面查看,所述边缘连接件和所述中间连接件形成有中间凹陷和两翼,所述中间凹陷与所述主轴的截面形状形成形状配合并自动对心。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创修陈亮罗易李春阳李科庆周承军陆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