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充放电系统
本申请涉及车载电源
,特别是涉及电动汽车车载充放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其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储存的电能越来越多,基于此特点把电动汽车用作供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要求车载充放电系统不仅能给动力电池充电,还要能给动力电池放电。目前,车载充放电系统中高压(HV)DC/DC变换器和低压(LV)DC/DC变换器是电动汽车的必备装置,其中高压(HV)DC/DC变换器多为双向,为了实现两者集成,在拓扑架构上低压(LV)输出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与高压(HV)DC/DC变换器常采用共BUS(总线)的方案。该方案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优点:LV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可以通过高压双向DC/DC进行稳压控制,输出可以通过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调制实现宽范围的电压输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案的低压(LV)输出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通常采用全桥结构,并与高压(HV)DC/DC变换器配合,应用于单相输入。该方案在低压输入(如:400V)的条件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放电系统,电连接于单相/三相电源(101),其特征在于,包括:/n交流/直流变换电路(100),所述交流/直流变换电路(100)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相/三相电源(101)电连接,所述交流/直流变换电路(100)的第二端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n第一电容(200),所述第一电容(2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2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n第二电容(300),所述第二电容(3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200)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3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n第一可控开关电路(400),所述第一可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放电系统,电连接于单相/三相电源(101),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100),所述交流/直流变换电路(100)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相/三相电源(101)电连接,所述交流/直流变换电路(100)的第二端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
第一电容(200),所述第一电容(2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2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第二电容(300),所述第二电容(3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200)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3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
第一可控开关电路(400),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电路(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第二可控开关电路(500),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电路(5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电路(400)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电路(5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
第一直流/直流变换电路(600),所述第一直流/直流变换电路(600)的第一端包括第四节点和第五节点,所述第四节点和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直流变换电路(600)的第二端用于输入/输出第一电压;
第二直流/直流变换电路(700),所述第二直流/直流变换电路(700)的第一端包括第六节点和第七节点,所述第六节点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电路(50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容(30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直流变换电路(700)的第二端用于输入/输出第二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直流变换电路(100)为双向变换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直流变换电路(600)为双向变换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贾民立,章进法,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