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熔融炉技术

技术编号:238637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5:24
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利用设置于底壁部(10)的电极(11)进行通电加热的熔融炉(1)的炉内形成熔融玻璃(Gm)的熔融工序,底壁部(10)具有多个耐火砖的层叠结构,在底壁部(10)中的与熔融玻璃(Gm)的通电预定区域(E)对应的部分(16)中,以从炉内侧观察的第一层耐火砖(18)与第二层耐火砖(19)之间的间隙(C)的温度成为熔融玻璃的粘度为10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glass products and mel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熔融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熔融炉。
技术介绍
在板状玻璃等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包括用于得到熔融玻璃的熔融工序。在该熔融工序中,存在通过由在熔融炉的底壁部设置的电极进行的通电加热来加热熔融玻璃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30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使用由电极进行的通电加热的情况下,在熔融玻璃的通电预定区域(设计上,预定通电的熔融玻璃的区域)中,与熔融玻璃接触的底壁部容易成为高温。伴随于此,熔融玻璃容易渗入底壁部中的与通电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且电流容易流入该部分。其结果是,玻璃在底壁部中的与通电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对流,侵蚀容易进展。另外,也成为底壁部中的与通电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熔损的原因。特别是,在作为熔融玻璃而使用了电阻率高的玻璃组成的情况下,侵蚀、熔损容易成为严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熔融炉的底壁部中,抑制侵蚀并防止熔损。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利用设置于底壁部的电极进行通电加热的熔融炉的炉内形成熔融玻璃的熔融工序,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壁部具有多个耐火砖的层叠结构,/n在所述底壁部中的与所述熔融玻璃的通电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中,以从所述炉内侧观察的第一层耐火砖与第二层耐火砖之间的间隙的温度成为所述熔融玻璃的粘度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8 JP 2017-1579641.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利用设置于底壁部的电极进行通电加热的熔融炉的炉内形成熔融玻璃的熔融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部具有多个耐火砖的层叠结构,
在所述底壁部中的与所述熔融玻璃的通电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中,以从所述炉内侧观察的第一层耐火砖与第二层耐火砖之间的间隙的温度成为所述熔融玻璃的粘度为104Pa·s的温度以下的方式形成所述层叠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部中的与所述熔融玻璃的所述通电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的所述层叠结构的总厚度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谷仁门谷洋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