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200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造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包括手持机构、转换机构、加长机构和触点机构,所述手持机构的一端插接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的两端均插接有加长机构,所述加长机构远离转换机构的一端插接有触点机构。该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第一导电杆、第一导电槽、第二导电杆、第二导电槽和第三导电杆相互插接,形成完整的电路,连接线设置在手持机构、转换机构、加长机构和触点机构内部并固定,解决了连接线被夹断的问题,根据需要使用多根加长杆,从而达到伸长缩短该设备的目的,该伸缩方式不受长度限制,有足够多的加长机构,便可以将该装置伸足够长。

A kind of retractable point contact bar structure based on project cost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造价
,具体为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
技术介绍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工程造价的实地现场测量装置更多的是对工地结构空间角度进行测量。现有的点触结构不能充分利用结构上的空间对勘察测量功能进行拓展,同时防丢失措施也不够到位在中国专利CN209043377U中公开的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该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点触结构不能充分利用结构上的空间对勘察测量功能进行拓展,同时防丢失措施也不够到位的问题,但是,该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连接线设置在伸缩棒的内部,伸缩棒在长期的伸缩过程中,两根棒之间的连接处可能会将连接线夹断,导致设备无法使用,而且伸缩棒的伸长长度有限,不易对更大的空间进行勘察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导电杆、第一导电槽、第二导电杆、第二导电槽、第三导电杆和加长杆,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包括手持机构、转换机构、加长机构和触点机构,所述手持机构的一端插接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的两端均插接有加长机构,所述加长机构远离转换机构的一端插接有触点机构;所述手持机构包括手持杆、第一连接环、第一导电杆、限位环、固定螺母和防滑套,所述手持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一导电杆,所述手持杆靠近第一连接环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手持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手持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转换机构包括T形杆、第一连接槽、第一导电槽和螺纹,所述T形杆的三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一导电槽,所述T形杆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加长机构包括加长杆、第二连接环、第二导电杆、第二连接槽和第二导电槽,所述加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和第二导电杆,所述加长杆远离第二连接环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和第二导电槽;所述触点机构包括触点杆、第三连接环、第三导电杆和电触点,所述触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环和第三导电杆,所述触点杆远离第三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触点。可选的,所述手持杆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一连接环与T形杆一端设有的第一导电槽插接。可选的,所述手持杆通过设置在其外表面的固定螺母与T形杆一端设有的螺纹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T形杆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连接槽与加长杆一端设有的第二连接环插接。可选的,所述加长杆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连接槽与触点杆一端设有的第三连接环插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杆与T形杆一端设有的第一导电槽插接,所述T形杆通过设置在其另外两端的第一导电槽与第二导电杆插接,所述第二导电槽与第三导电杆插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导电杆、第一导电槽、第二导电杆、第二导电槽和第三导电杆,第一导电杆与T形杆一端设有的第一导电槽插接,T形杆通过设置在其另外两端的第一导电槽与第二导电杆插接,第二导电槽与第三导电杆插接,形成完整的电路,连接线设置在手持机构、转换机构、加长机构和触点机构内部并固定,从而解决了连接线被夹断的问题。2、通过设置加长杆,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多根加长杆相互拼接,然后再拼接在转换机构上,从而达到伸长缩短该设备的目的,该伸缩方式不受长度限制,有足够多的加长机构,便可以将该装置伸足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手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长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加长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触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加长机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持机构、101-手持杆、102-第一连接环、103-第一导电杆、104-限位环、105-固定螺母、106-防滑套、2-转换机构、201-T形杆、202-第一连接槽、203-第一导电槽、204-螺纹、3-加长机构、301-加长杆、302-第二连接环、303-第二导电杆、304-第二连接槽、305-第二导电槽、4-触点机构、401-触点杆、402-第三连接环、403-第三导电杆、404-电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手持机构1、转换机构2、加长机构3和触点机构4,手持机构1的一端插接有转换机构2,转换机构2的两端均插接有加长机构3,加长机构3远离转换机构2的一端插接有触点机构4,插接的连接方式方便设备的拆卸,从而在不使用时,将设备拆卸后收纳起来,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手持机构1包括手持杆101、第一连接环102、第一导电杆103、限位环104、固定螺母105和防滑套106,手持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02和第一导电杆103,手持杆101靠近第一连接环10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4,防止固定螺母105掉落,手持杆101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螺母105,手持杆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06,使用人员在使用该设备时,拿着手持机构1便可;转换机构2包括T形杆201、第一连接槽202、第一导电槽203和螺纹204,T形杆201的三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202和第一导电槽203,T形杆201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204;加长机构3包括加长杆301、第二连接环302、第二导电杆303、第二连接槽304和第二导电槽305,加长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302和第二导电杆303,加长杆301远离第二连接环30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304和第二导电槽305,通过设置加长杆301,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多根加长杆301相互拼接,然后再拼接在转换机构2上,从而达到伸长缩短该设备的目的;触点机构4包括触点杆401、第三连接环402、第三导电杆403和电触点404,触点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环402和第三导电杆403,触点杆401远离第三连接环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触点404。手持杆101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一连接环102与T形杆201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包括手持机构(1)、转换机构(2)、加长机构(3)和触点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机构(1)的一端插接有转换机构(2),所述转换机构(2)的两端均插接有加长机构(3),所述加长机构(3)远离转换机构(2)的一端插接有触点机构(4);/n所述手持机构(1)包括手持杆(101)、第一连接环(102)、第一导电杆(103)、限位环(104)、固定螺母(105)和防滑套(106),所述手持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02)和第一导电杆(103),所述手持杆(101)靠近第一连接环(10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4),所述手持杆(101)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螺母(105),所述手持杆(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06);/n所述转换机构(2)包括T形杆(201)、第一连接槽(202)、第一导电槽(203)和螺纹(204),所述T形杆(201)的三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202)和第一导电槽(203),所述T形杆(201)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204);/n所述加长机构(3)包括加长杆(301)、第二连接环(302)、第二导电杆(303)、第二连接槽(304)和第二导电槽(305),所述加长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302)和第二导电杆(303),所述加长杆(301)远离第二连接环(30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304)和第二导电槽(305);/n所述触点机构(4)包括触点杆(401)、第三连接环(402)、第三导电杆(403)和电触点(404),所述触点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环(402)和第三导电杆(403),所述触点杆(401)远离第三连接环(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触点(4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程造价的现场勘查用伸缩式点触棒结构,包括手持机构(1)、转换机构(2)、加长机构(3)和触点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机构(1)的一端插接有转换机构(2),所述转换机构(2)的两端均插接有加长机构(3),所述加长机构(3)远离转换机构(2)的一端插接有触点机构(4);
所述手持机构(1)包括手持杆(101)、第一连接环(102)、第一导电杆(103)、限位环(104)、固定螺母(105)和防滑套(106),所述手持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02)和第一导电杆(103),所述手持杆(101)靠近第一连接环(10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4),所述手持杆(101)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螺母(105),所述手持杆(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06);
所述转换机构(2)包括T形杆(201)、第一连接槽(202)、第一导电槽(203)和螺纹(204),所述T形杆(201)的三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202)和第一导电槽(203),所述T形杆(201)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204);
所述加长机构(3)包括加长杆(301)、第二连接环(302)、第二导电杆(303)、第二连接槽(304)和第二导电槽(305),所述加长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302)和第二导电杆(303),所述加长杆(301)远离第二连接环(30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304)和第二导电槽(305);
所述触点机构(4)包括触点杆(401)、第三连接环(402)、第三导电杆(403)和电触点(404),所述触点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环(402)和第三导电杆(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立晶杨星袁天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范恩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