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立体复合置乱模型和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
本方法涉及一种信息加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加密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2.0”时代,网络信息交互已广泛地深入日常生活、商业和军事等诸多领域。互联网有着开放性强的特点,海量图像在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虽然目前研究者们已提出多种图像加密方法,但这些方法中存在安全性弱或效率低等问题。结合位平面分解、分段线性混沌映射(Piece-WiseLinearChaoticMap,PWLCM)和二维Zigzag变换等技术,在定义了块内置乱和块置乱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立体复合置乱模型。为提高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和效率,保证图像内容的安全高效传输,设计了一种基于立体复合置乱模型和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立体复合置乱模型的良好置乱效果,以及混沌良好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可有效保护交互图像网络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解决现有图像加密方法安全性弱或加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复合置乱模型和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r>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立体复合置乱模型和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原始图像分割:令原始图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立体复合置乱模型和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始图像分割:令原始图像为I1,其大小为m×n,将其分割为大小均为j×k的图像块集{A11,A21,…,As1},其中s=(m/j)×(n/k);
步骤2:混沌序列产生:随机选取分段线性混沌映射的初始值x0和参数p,迭代该映射t=8jk次,可得一个混沌序列X={xi}t;
步骤3:混沌矩阵产生:随机选取陈超混沌系统的初值y0,z0,u0,v0和控制参数a,b,c,d,e,迭代该系统(m/2)×(n/2)次,可得4个混沌序列Y={yi},Z={zi},U={ui}和V={vi},并计算:
c
i
1=mod(floor(yi×1016),256),(1)
c
i
2=mod(floor(zi×1016),256),(2)
c
i
3=mod(floor(ui×1016),256),(3)
c
i
4=mod(floor(vi×1016),256),(4)
其中,yi∈Y,zi∈Z,ui∈U,vi∈V,mod(·)是取模函数,floor(·)是取整函数;根据元素位置,将混沌序列{ci1},{ci2},{ci3}和{ci4}分别转换为4个大小为(m/2)×(n/2)的混沌矩阵C1,C2,C3和C4;
步骤4:图像立体置乱:利用二维Zigzag变换对图像块集{A11,A21,…,As1}进行块置乱,可得置乱结果为{A12,A22,…,As2};对其进行立体化操作,可得三维图像立方块集{L11,L21,…,Ls1};利用X对其进行块内置乱,可得对应置乱结果为{L12,L22,…,Ls2};对其进行平面化操作,并组合成置乱图像I2;
步骤5:图像扩散:将I2分割为4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