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无线充支架,其能满足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夹持定位及无线充电,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品牌、型号、大小等繁多,这些电子产品内的接收线圈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电子产品放到同一个无线充支架上充电时,充电线圈和接收线圈无法对准,导致难以达到较佳充电效率。后来,有人提出了通过移动无线充支架内部的无线充线圈,使其对准电子产品内的接收线圈的位置,从而,有效提高充电效率。但是,现有的可以移动无线充线圈的无线充支架,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1、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对无线充线圈进行移动,但是其调节精准度欠佳,在实际调节时很难调到理想充电效率;还有,调节无线充线圈时算法复杂,电控部分易出紊乱,故障率高;2、利用电机驱动无线充线圈的位移,将无线充线圈移至最高充电效率位置后,电机仍需一直通电保持工作状态,才能保持无线充线圈所处位置,否则,无线充线圈就会掉下来(竖直放置,因重力原因);这样,导致耗费电量大,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法,其应用于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具有控制模块和分别连接于控制模块的无线充线圈、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充电效率关联参数检测模块;/n所述无线充线圈的位移行程为第一极限位置、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初始位置为第一极限位置或第二极限位置;放入待充电产品后,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先正向动作带动无线充线圈沿正向位移至初始位置,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停止工作,充电效率关联参数检测模块先检测当前位置的关联参数,随后,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反向动作以带动无线充线圈沿反向逐步位移,每步位移后均检测关联参数,逐步的关联参数比较,获得最高充电效率位置,使无线充线圈保持在该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法,其应用于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具有控制模块和分别连接于控制模块的无线充线圈、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充电效率关联参数检测模块;
所述无线充线圈的位移行程为第一极限位置、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初始位置为第一极限位置或第二极限位置;放入待充电产品后,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先正向动作带动无线充线圈沿正向位移至初始位置,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停止工作,充电效率关联参数检测模块先检测当前位置的关联参数,随后,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反向动作以带动无线充线圈沿反向逐步位移,每步位移后均检测关联参数,逐步的关联参数比较,获得最高充电效率位置,使无线充线圈保持在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自动驱动单元具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设置有转向开关,当无线充线圈沿正向位移至初始位置,触发转向开关,则使正反转电机输出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具有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存储单元;
无线充线圈从初始位置逐步位移,且每步位移后通过充电效率关联参数检测模块来检测能反映出充电效率的关联参数,所述待充电产品的无线充线圈所有位置信息及相应的关联参数均被记忆在存储单元中;
在下一次放入待充电产品时,无线充线圈仍保持在上一待充电产品的最高充电效率位置;
充电效率关联参数检测模块先检测当前位置的关联参数;若与上一次待充电产品所存储的最高充电效率的关联参数及相应位置一致,则无线充电线圈不需移动;若与所存储记忆的另一待充电产品在当前位置信息的关联参数一致,则使无线充线圈从当前位置直接位移至另一待充电产品的最高充电效率位置;若与记忆的所有待充电产品的信息都不一致,使无线充线圈回到初始位置,检测当前位置的关联参数,随后,无线充线圈沿反向逐步位移并检测关联参数,逐步的关联参数比较,获得此次待充电产品的最高充电效率位置,并作好信息记忆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参数为转换率;
无线充线圈在初始位置,检测无线充电线圈的当前转换率P1;然后,控制无线充线圈从初始位置开始运动T秒/S距离,再检测当前转换率P2,若P2>P1,继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耐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