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竞青专利>正文

新型铰链结构及眼镜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904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铰链结构及眼镜架,其中,该新型铰链结构包括:双铰件,所述双铰件的一端开设有凹口,所述双铰件的两侧且靠近凹口位置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两个贯通孔;单铰件,所述单铰件的一端形成有嵌入凹口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对应贯通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膨胀圈,所述膨胀圈穿过双铰件的贯通孔及单铰件的通孔,且膨胀圈的两端分别伸出双铰件的两侧;两固定圈,两所述固定圈分别固定于膨胀圈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

New hinge structure and spectac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铰链结构及眼镜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架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铰链结构及眼镜架。
技术介绍
目前,眼镜架大致包括镜架及镜腿,镜腿与镜架通过铰链连接,以实现镜腿与镜架转动一定角度。镜腿与镜架连接结构通常采用螺丝固定,实现稳定连接效果。上述的方式拆装不便,且螺丝会部分突出,整体外观效果,影响用户的佩戴效果。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的铰链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铰链结构及眼镜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型铰链结构,包括:双铰件,所述双铰件的一端开设有凹口,所述双铰件的两侧且靠近凹口位置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两个贯通孔;单铰件,所述单铰件的一端形成有嵌入凹口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对应贯通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膨胀圈,所述膨胀圈穿过双铰件的贯通孔及单铰件的通孔,且膨胀圈的两端分别伸出双铰件的两侧;两固定圈,两所述固定圈分别固定于膨胀圈的两端。其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连接片与凹口之间。其中,所述垫片的数量有两块,一垫片位于连接片的上表面与凹口的第一内壁之间,另一垫片位于连接片的下表面与凹口的第二内壁之间,所述凹口的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呈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凹口底部设有顶位部,所述连接片的边缘设有可抵接凹口的顶位部的凸缘。其中,所述膨胀圈的端部设有贯穿孔。其中,所述膨胀圈的中间直径小于膨胀圈的两端直径。其中,所述膨胀圈呈柱状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眼镜架,包括镜框、镜腿以及铰接镜框与镜腿的铰链,所述铰链为上述的新型铰链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双铰件、单铰件、膨胀圈及固定圈,通过膨胀圈可以实现双铰件与单铰件的铰接;通过固定圈固定膨胀圈的两端,可以提高铰链结构的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如此,通过上述方案无需打螺丝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整体外形较为平整,能够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新型铰接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单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铰件与垫片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新型铰接结构的向内转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新型铰接结构的向外转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新型铰接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单铰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新型铰链结构,包括:双铰件10,所述双铰件10的一端开设有凹口13,所述双铰件10的两侧且靠近凹口13位置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两个贯通孔14;单铰件20,所述单铰件20的一端形成有嵌入凹口13的连接片21,所述连接片21对应贯通孔14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3;膨胀圈30,所述膨胀圈30穿过双铰件10的贯通孔14及单铰件20的通孔23,且膨胀圈30的两端分别伸出双铰件10的两侧;两固定圈40,两所述固定圈40分别固定于膨胀圈30的两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打螺丝实现双铰件10及单铰件20的铰接,出现的拆装不便,耗时耗力,整体外观效果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铰链结构。该新型铰链结构包括双铰件10、单铰件20、膨胀圈30及两固定圈40,具体的,双铰件10包括第一固定臂12,及与第一固定臂12连接的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端部设有凹口13。单铰件20包括第二固定臂及连接片21,连接片21可以嵌入凹口13,且连接片21与连接块11大小适应,以提高整体外形效果。双铰件10与单铰件20通过膨胀圈30铰接。具体的,在双铰件10与单铰件20配合时,膨胀圈30的一端依次穿过双铰件10的一贯通孔14及单铰件20的通孔23并从双铰件10的另一贯通孔14穿出,如此,可以实现两者的铰接。膨胀圈30的两端均伸出双铰件10,且为两固定圈40固定,如此,可以提高铰链结构的稳定及可靠性。本技术主要包括双铰件10、单铰件20、膨胀圈30及固定圈40,通过膨胀圈30可以实现双铰件10与单铰件20的铰接;通过固定圈40固定膨胀圈30的两端,可以提高铰链结构的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如此,通过上述方案无需打螺丝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整体外形较为平整,能够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请参照图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铰件10与垫片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50,所述垫片50设置于连接片21与凹口13之间。本实施例中,垫片50的设置可以防止单铰件20与双铰件10的刚性碰撞,延长单铰件20与双铰件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垫片50的数量有两块,一垫片50位于连接片21的上表面与凹口13的第一内壁之间,另一垫片50位于连接片21的下表面与凹口13的第二内壁之间,所述凹口13的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呈相对设置。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防止连接片21的上表面与凹口13的第一内壁,以及连接片21的下表面与凹口13的第二内壁方形碰撞,避免挤压变形,影响铰接结构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5和图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新型铰接结构的向内转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新型铰接结构的向外转动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凹口13底部设有顶位部15,所述连接片21的边缘设有可抵接凹口13的顶位部15的凸缘24。本实施例中,该凸缘24在单铰件20朝双铰件10的一侧转动时,可以抵接双铰件10的凹口13的顶位部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铰链结构包括:/n双铰件,所述双铰件的一端开设有凹口,所述双铰件的两侧且靠近凹口位置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两个贯通孔;/n单铰件,所述单铰件的一端形成有嵌入凹口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对应贯通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n膨胀圈,所述膨胀圈穿过双铰件的贯通孔及单铰件的通孔,且膨胀圈的两端分别伸出双铰件的两侧;/n两固定圈,两所述固定圈分别固定于膨胀圈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铰链结构包括:
双铰件,所述双铰件的一端开设有凹口,所述双铰件的两侧且靠近凹口位置开设有同轴设置的两个贯通孔;
单铰件,所述单铰件的一端形成有嵌入凹口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对应贯通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膨胀圈,所述膨胀圈穿过双铰件的贯通孔及单铰件的通孔,且膨胀圈的两端分别伸出双铰件的两侧;
两固定圈,两所述固定圈分别固定于膨胀圈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连接片与凹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数量有两块,一垫片位于连接片的上表面与凹口的第一内壁之间,另一垫片位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竞青
申请(专利权)人:潘竞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