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5870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动态增容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基于线路本体、关联设备、系统稳定及健康状态等多元参数的约束,形成温度‑负荷、安全稳定、健康状态三大协同约束策略;运用在线监测技术和热路模型边缘算法等动态增容手段,在保障输电线路或负荷断面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动态感知并预测其热稳定限额和安全运行时间限额,实现热稳定限额动态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从而提高区域电网的综合运行能力,产生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dynamically improv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limit of power transmission section based on multi parameter constra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动态增容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迎峰度夏(冬)期及水电丰水季、在N-1/N-2故障时、在洁净能源打捆送出以及电磁环网运行环境下,个别输电线路会出现重过载或负荷断面存在热稳定受限而影响电能输送。目前,在不改变网架结构、不增加一次设备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热稳定限额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静态增容与动态增容。静态增容直接提高导线表面运行温度的限额(通常由70℃提高到80℃),对线路要求较高,应用场景相对苛刻,难以广泛推广应用;动态增容在不突破现有设计规程规范(保持输电导线表面温度限额70℃)的前提下,实时获取环境参数、线路运行参数,结合线路结构参数、健康参数,动态预测输电线路送电能力,更适应于推广应用。然而,现有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通常仅单独考虑提升线路的热稳定限额,未能同步考虑负荷断面内各通流设备的送电能力,缺乏对送电断面的温度-负荷、健康状态、安全稳定整体约束。
技术实现思路
<br>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监测获取输电设备的表面温度、运行电流、微气象参数,利用边缘算法计算送电断面的动态热稳定限额和安全时间限额,所述输电设备包括输电线路及其间隔设备;/n步骤S2、结合电力气象预报信息,预测未来一段周期内输电设备的长期热稳定限额,在确保输电设备及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动态提升输电设备热稳定限额;/n步骤S3、对送电断面内输电设备进行安全稳定仿真计算,所述安全稳定仿真计算包括动态稳定校验、静态稳定校验与潮流计算;/n步骤S4、基于输电设备的热稳定限额与仿真校验值,整定安全自动装置减载定值和继电保护装置后备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监测获取输电设备的表面温度、运行电流、微气象参数,利用边缘算法计算送电断面的动态热稳定限额和安全时间限额,所述输电设备包括输电线路及其间隔设备;
步骤S2、结合电力气象预报信息,预测未来一段周期内输电设备的长期热稳定限额,在确保输电设备及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动态提升输电设备热稳定限额;
步骤S3、对送电断面内输电设备进行安全稳定仿真计算,所述安全稳定仿真计算包括动态稳定校验、静态稳定校验与潮流计算;
步骤S4、基于输电设备的热稳定限额与仿真校验值,整定安全自动装置减载定值和继电保护装置后备保护定值;
步骤S5、采集输电设备关键点温度,并对线路进行弧垂、风偏、雷电、视频监测,以获取输电设备的健康状态;
步骤S6、基于输电设备的健康状态,决策送电断面增容运行情况,调整及优化断面送电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包括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架空混合输电线路的电缆段,所述间隔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刀闸和电流互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象参数包括架空输电线路和间隔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以及电缆-架空混合输电线路中电缆段的土壤温度和环境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算法,具体是结合输电设备结构参数、健康参数,基于热电类比理论,搭建热路模型,通过动态负荷在线监测设备采集的电气数据、微气象数据,计算热路模型参数,通过求解热路模型计算各输电设备的热稳定限额和安全运行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元参数约束动态提升送电断面热稳定限额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清刘明顺王寅马覃峰张勇陈锐贺先强范翔曹杰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