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79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用于传输信号的漏缆导体,依次包覆在漏缆导体外的聚烯烃绝缘层和外导体,外导体外周上采用激光开槽沿轴向和/或径向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开设有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多个槽孔。由于在内导体外部及外导体内部涂覆石墨烯涂层,降低产品导体损耗,使电缆能够传输更高的频率;在内导体与外导体直接采用三层共挤物理发泡技术,降低绝缘等效介电常数。采用激光开槽方式,可以实现更密集、更精确的开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具有优良的导电、光学性能以及更好的热传导性能,并且机械强度更高,经济实用。

Coaxial leaky cable for 5g signal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
技术介绍
泄漏同轴电缆(LeakyCoaxialCable)又称漏泄同轴电缆,其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电磁波在漏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漏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泄漏同轴电缆的适应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体制,应用场合包括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目前的射频同轴电缆主要采用泡沫聚乙烯绝缘,纵包铜带外导体构成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工作频率为70MHz到2620MHz。现有漏缆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不能适用于5G频段的有效传输。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导体损耗降低,传输效果更好以及更好辐射电磁波的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本专利技术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用于传输信号的漏缆导体,所述漏缆导体包括内导体以及以第一预设厚度涂覆在内导体外周的第一石墨烯涂层,依次包覆在第一石墨烯涂层外的内皮层、泡沫层、外皮层、外导体以及护套层;所述外导体内周面上以第二预设厚度涂覆有第二石墨烯涂层,所述外导体外周上采用激光开槽技术沿轴向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开设有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多个槽孔;所述护套层外对应所述槽孔对侧处设置有用于标识所述外导体开槽位置的护套标识部,每一所述槽孔沿轴向方向之间的预设距离为5mm~20mm,每一所述槽孔倾斜角度为40°~50°;所述护套标识部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方形或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内导体外部及外导体内部涂覆石墨烯涂层,降低产品导体损耗,使电缆能够传输更高的频率;在内导体与外导体直接采用三层共挤物理发泡技术,在绝缘挤出时注入高纯度CO2其它,形成均匀的泡孔,降低绝缘等效介电常数。采用激光开槽的方式,可以实现更密集、更精确的开槽。其中,所述内导体为金属管,金属管的外径为5.0mm~13.5mm;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第二预设厚度范围为0.1mm~0.2mm;所述外导体外周上沿径向开设有多个槽孔,每一槽孔之间呈120度均匀分布、且在所述护套层外对应每一槽孔对侧处均设置所述护套标识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导体外部及外导体内部涂覆具有一定厚度的石墨烯涂层,具有双层石墨烯涂层使得电缆具有优良的导电、光学性能以及更好的热传导性能,并且机械强度更高。在在所述护套层外对应每一槽孔对侧处均设置护套标识部,通过该标识部可以清楚知悉内部的开槽位置,十分实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双层涂覆石墨烯涂层,使得导体损耗降低,能够有效地传输频率为3.5~3.8GHz的5G信号。其次利用CO2气体发泡,泡孔更均匀,发泡度可以做到75%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同轴漏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轴漏缆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导体沿轴向方向开设槽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导体沿轴向方向开设每一槽孔之间角度和距离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护套层沿轴向方向护套标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护套层外设置的护套标识部以及外导体沿径向方向开设槽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定。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仅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一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总的思路是:在外导体外周上采用激光开槽技术沿轴向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周期性的开设多个槽孔,并且槽孔倾斜一定角度,在内导体与外导体直接采用三层共挤物理发泡技术,在绝缘挤出时注入高纯度CO2,形成均匀的泡孔,降低绝缘等效介电常数,使得导体损耗降低,传输效果更好以及更好辐射电磁波。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同轴漏缆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用于传输信号的漏缆导体100,依次包覆在漏缆导体100外的聚烯烃绝缘层200和外导体300,外导体300外周上采用激光开槽沿轴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均开设有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多个槽孔301。同轴漏缆最外层还包括护套层400,所述护套层400包覆在外导体300外,且在护套层400外对应槽孔301对侧处设置有用于标识外导体300开槽位置的护套标识部401。进一步地结合附图2所示,漏缆导体100包括内导体101以及以第一预设厚度涂覆在内导体101外周的第一石墨烯涂层102。该第一预设厚度为0.2微米-2微米之间,或者是更薄,第一石墨烯涂层102使得电缆导电性能更优良,并且机械强度更高。聚烯烃绝缘层200包括通过挤出机一次性挤出的内皮层201、泡沫层202及外皮层203,内皮层201、泡沫层202及外皮层203依次包覆在第一石墨烯涂层102外周。外导体300和外皮层20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石墨烯涂层302,第二石墨烯涂层302以第二预设厚度涂覆在所述外导体300内周面上,该第二预设厚度为0.2微米-2微米之间,通过在内导体外部及外导体内部涂覆石墨烯涂层,在不同位置涂覆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涂层,比如第一石墨烯涂层涂覆厚度为2微米,第二石墨烯涂层涂覆厚度为0.2-0.5微米之间,可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产品导体损耗,使电缆能够传输更高的频率的技术效果。在内导体与外导体直接采用三层共挤物理发泡技术,在绝缘挤出时通过注入高纯度CO2,可在泡沫层202内形成均匀的泡孔,降低了绝缘等效介电常数。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绝缘层通常为聚乙烯材料,发泡方式可以为物理发泡方式,物理发泡注入气体为CO2,使泡沫层202发泡度在70%~90%。进一步地,参见附图3和附图4所示,在外导体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用于传输信号的漏缆导体(100),依次包覆在漏缆导体(100)外的聚烯烃绝缘层(200)和外导体(300),所述外导体(300)外周上采用激光开槽沿轴向和/或径向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开设有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多个槽孔(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5G信号传输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用于传输信号的漏缆导体(100),依次包覆在漏缆导体(100)外的聚烯烃绝缘层(200)和外导体(300),所述外导体(300)外周上采用激光开槽沿轴向和/或径向方向间隔预设距离开设有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多个槽孔(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层(400),所述护套层(400)包覆在所述外导体(300)外,且在所述护套层(400)外周对应所述槽孔(301)对侧处设置有用于标识所述外导体(300)开槽位置的护套标识部(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导体(100)包括内导体(101)以及以第一预设厚度涂覆在内导体(101)外周的第一石墨烯涂层(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绝缘层(200)包括通过挤出机一次性挤出的内皮层(201)、泡沫层(202)及外皮层(203),所述内皮层(201)、泡沫层(202)及外皮层(203)依次包覆在第一石墨烯涂层(102)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00)和外皮层(20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石墨烯涂层(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石墨烯涂层(302)以第二预设厚度涂覆在所述外导体(300)内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漏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槽孔(301)之间的预设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