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72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和外壳,所述取样杆的外表面刻录有外螺纹,且外壳采用空腔设计,空腔内表面刻录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取样杆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内进液口,且三个内进液口彼此之间间距为5cm,所述取样杆上等距开设有第一取样口、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8,且第一取样口、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8分别与三个等距分布的内进液口对应分布,所述外壳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外进液口,且外进液口彼此之间间距为5cm,三个外进液口分别与三个内进液口对应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需要采集不同深度的润滑油,保证样本面的广泛,以便于更加准确的收集数据,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A lubricating oil samp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采样
,具体为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生物油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然而以往的润滑油取样方式较为复杂,导致取样过程操作繁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具备的能够进行多级取样,且取样简单便捷的优点,解决了以往取样方式的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和外壳,所述取样杆的外表面刻录有外螺纹,且外壳采用空腔设计,空腔内表面刻录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取样杆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内进液口,且三个内进液口彼此之间间距为5cm,所述取样杆上等距开设有第一取样口、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8,且第一取样口、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8分别与三个等距分布的内进液口对应分布,所述外壳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外进液口,且外进液口彼此之间间距为5cm,三个外进液口分别与三个内进液口对应分布。优选的,所述外壳的空腔直径大小与取样杆的杆直径大小相等,外壳与取样杆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采用无缝对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焊接有手持圈柄。优选的,所述取样杆的外端面焊接有手柄。优选的,所述取样杆靠近手柄的外表面刻录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取样杆背离手柄的底端面处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一端与外壳内部底端面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取样杆的外部底端面连接,压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螺纹旋转以实现外进液口和内进液口之间的错误从而保证第一取样口和、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顺利进行采样,多级采样更加便捷,同时在取样杆上刻录有刻度线能够便于观察和了解外进液口和内进液口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刻度线的长度与外进液口和内进液口的长度一致,通过改变刻度线在取样杆上观察到的长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外进液口和内进液口的相对位置,以实现取样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壳与取样杆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与取样杆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取样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手柄;2、刻度线;3、取样杆;4、外螺纹;5、第一取样口;6、内进液口;7、第二取样口;8、第三取样口;9、手持圈柄;10、外壳;11、压缩弹簧;12、外进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3和外壳10,取样杆3的外表面刻录有外螺纹4,且外壳10采用空腔设计,空腔内表面刻录有与外螺纹4相适配的内螺纹,外壳10的空腔直径大小与取样杆3的杆直径大小相等,外壳10与取样杆3通过外螺纹4与内螺纹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采用无缝对接,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4的螺纹配合,可实现外壳10和取样杆3的彼此螺纹连接,采用此方式进行采样设计本身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同时外壳10与取样杆3两个表面紧密接触,保证密封性良好,同时附图中画出的间隙只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外壳10和取样杆3,便于对外壳10和取样杆3结构的了解)。进一步的,取样杆3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内进液口6,且三个内进液口6彼此之间间距为5cm,取样杆3上等距开设有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且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分别与三个等距分布的内进液口6对应分布,外壳10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外进液口12,且外进液口12彼此之间间距为5cm,三个外进液口12分别与三个内进液口6对应分布,通过三个内进液口6分别与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对应分布,可以通过外壳10与取样杆3之间的螺纹转动实现三个外进液口12与三个内进液口6对应打开,保证润滑油进入到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中,以实现取样的目的。进一步的,外壳10的外表面焊接有手持圈柄9,能够通过手持手持圈柄9保证取样的平稳。进一步的,取样杆3的外端面焊接有手柄1,通过旋转手柄以实现取样的目的。进一步的,取样杆3靠近手柄1的外表面刻录有刻度线2,通过判断刻度线2判断外进液口12与内进液口6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取样的正常进行。进一步的,外壳10与取样杆3背离手柄1的底端面处设有压缩弹簧11,且压缩弹簧11一端与外壳10内部底端面连接,压缩弹簧11的另一端与取样杆3的外部底端面连接,压缩弹簧1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保证外科10和取样杆3的相对位置紧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工作原理:在取样杆3和外壳10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取样杆3上的可是刻度线2长度为5cm,且0cm的位置正对取样杆3和外壳10相对位置处,在进行采样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手持圈柄9将取样设备放入待取样的润滑油中,到达指定深度的时候通过顺时针转动手柄1以实现取样杆3在外壳10中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刻度线2上可视长度进行减少,对应的外进液口12和内进液口6打开相对位置的长度为刻度线2上减少的可视长度,通过打开外进液口12和内进液口6的开度润滑油流入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实现样本的收集,此时再逆时针转动手柄1,取样杆3在外壳10中进行逆时针转动,直到刻度线2的长度恢复到初始值,此时外进液口12和内进液口6的开度为零,实现取样以待后期检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3)和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3)的外表面刻录有外螺纹(4),且外壳(10)采用空腔设计,空腔内表面刻录有与外螺纹(4)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取样杆(3)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内进液口(6),且三个内进液口(6)彼此之间间距为5cm,所述取样杆(3)上等距开设有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且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分别与三个等距分布的内进液口(6)对应分布,所述外壳(10)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外进液口(12),且外进液口(12)彼此之间间距为5cm,三个外进液口(12)分别与三个内进液口(6)对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3)和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3)的外表面刻录有外螺纹(4),且外壳(10)采用空腔设计,空腔内表面刻录有与外螺纹(4)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取样杆(3)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内进液口(6),且三个内进液口(6)彼此之间间距为5cm,所述取样杆(3)上等距开设有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且第一取样口(5)、第二取样口(7)和第三取样口(8)分别与三个等距分布的内进液口(6)对应分布,所述外壳(10)上均匀等距开设有三个外进液口(12),且外进液口(12)彼此之间间距为5cm,三个外进液口(12)分别与三个内进液口(6)对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空腔直径大小与取样杆(3)的杆直径大小相等,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拓顾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联石油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