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莹莹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5635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餐盘,通过分区计重的智能餐盘将各个区域内的食物称重,并将所测数据上传至采集分析设备,采集分析设备,对各个区域内的食物进行拍照识别,通过内设的APP分析食物类型,或者直接在APP上手动输入食物类型;并将采集到智能餐盘各个区域内食物数据与用户身体特征的综合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后台数据库内提供数据,计算各个区域智能餐盘内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以及食物总热量和总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反馈至智能餐盘上;后台数据库,用于存储食物能量与营养信息,不同身体特征人群的能量与营养摄入建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智能餐盘及配套采集分析设备准确的控制卡路里的摄入,从源头上减少肥胖及营养不均衡问题。

An intelligent nutri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dinn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营养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如今肥胖及亚健康人口持续增加,人们日益关注饮食营养均衡,通常利用电子营养秤对食物进行分析,是用户获取食物营养成份质量大小的普遍办法。电子营养秤通过压力传感器秤量出食物总体质量大小,同时根据食物名称或标号与对应的食物营养成分比值,计算出所秤量的食物的各营养成份的质量大小。以及现有产品及健康软件多为显示人体消耗卡路里数量,并没有一种产品能准确的显示每天摄入的热量及营养。现有技术存在一下客观缺点:(1)不能准确控制卡路里及营养摄入;(2)能控制热量摄入的食物种类单一,仅限于成品食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餐盘,通过分区计重的智能餐盘将各个区域内的食物称重,并将所测数据上传至采集分析设备;采集分析设备,对各个区域内的食物进行拍照识别,通过内设的APP分析食物类型,或者直接在APP上手动输入食物类型;并将采集到智能餐盘各个区域内食物数据与用户身体特征的综合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后台数据库内提供数据,计算各个区域智能餐盘内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以及食物总热量和总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反馈至智能餐盘上;后台数据库,用于存储食物能量与营养信息,不同身体特征人群的能量与营养摄入建议信息。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分析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餐盘与采集分析设备通过蓝牙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分析设备内设有与所述APP关联的健康软件应用程序,提供营养摄入建议及食谱,帮助减肥及健身。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智能餐盘及配套采集分析设备准确的控制卡路里的摄入,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肥胖及营养不均衡问题。亦可亦可为个人提供营养餐的制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餐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智能餐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智能餐盘,通过分区计重的智能餐盘将各个区域内的食物称重,并将所测数据上传至采集分析设备,采集分析设备,对各个区域内的食物进行拍照识别,通过内设的APP分析食物类型,或者直接在APP上手动输入食物类型;并将采集到智能餐盘各个区域内食物数据与用户身体特征的综合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后台数据库内提供数据,计算各个区域智能餐盘内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以及食物总热量和总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反馈至智能餐盘上;后台数据库,用于存储食物能量与营养信息,不同身体特征人群的能量与营养摄入建议信息;具体的,如图2所示,智能餐盘整体为长方形,分为主食区、主菜区和三个辅菜区,每个区域内皆设有重量传感器,智能餐盘下内置蓝牙传输装置和微电脑,用于将各区域内重量数据传输至采集分析设备,同时设有用于接收采集分析设备的信号进行热量提醒的热量指示灯;采集分析设备内APP的UI界面与智能餐盘界面保持一致,方便进行拍照识别。实施例2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同样地;包括:智能餐盘,采集分析设备和后台数据库,智能餐盘,采集分析设备和后台数据库的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的,如图3所示,智能餐盘整体为圆形,同样的智能餐盘设有重量传感器,智能餐盘下内置蓝牙传输装置和微电脑,用于将智能餐盘内重量数据传输至采集分析设备,同时设有用于接收采集分析设备的信号进行热量提醒的热量指示灯;采集分析设备内APP的UI界面与智能餐盘界面保持一致,方便进行拍照识别。进一步的,圆形智能餐盘上整体区域单独称量这一类型。另外圆形智能餐盘可以分三个称量区域或四个称量区域或更多的称量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若摄入的为坚果或热量已知的食物时,步骤如下:(1)智能餐盘与智能手机进行蓝牙连接并绑定,在智能手机的APP上输入用户基本信息如身高、体重、年龄等,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数值以及热量摄入阈值,也可与其他采集分析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得出每日所需热量以及热量摄入阈值;(2)食物放入计重智能餐盘内进行称重;(3)通过智能餐盘内的微电脑将各个区域内的重量通过蓝牙传输至绑定的智能手机;(4)智能手机通过拍照识别,分析食物种类,APP的UI界面与智能餐盘形状对应,可以一一逐区域识别,然后计算该区域内食物热量及营养成分,若拍照不能识别,可通过在APP上人工输入食物类型;(5)各个区域均识别和计算热量后,再计算该智能餐盘内总热量;(6)APP通过分析每一个智能餐盘内重量的变化计算摄入总热量;(7)临近热量摄入阈值时,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至智能餐盘,智能餐盘上的热量提示灯提示,或直接通过采集分析设备提示;(8)完成摄入热量及营养提醒。另外,若智能餐盘内为中餐及需要烹饪的食物时,步骤如下:(1)智能餐盘与采集分析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绑定,在采集分析设备的APP上输入用户基本信息如身高、体重、年龄等,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数值以及热量摄入阈值,也可与其他采集分析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得出每日所需热量以及热量摄入阈值;(2)将各种原料至于智能餐盘内称重;(3)通过智能餐盘内的微电脑将各个区域内的重量数据传输至绑定的采集分析设备;(4)采集分析设备通过拍照识别智能识别食物种类并计算该区域内食物;热量及营养成分,APP的UI界面与智能餐盘形状对应,可以一一逐区域识别,然后计算该区域内食物热量及营养成分,若拍照不能识别,可通过在APP上人工输入食物类型;计算出每100克的平均热量及营养成分;(5)烹饪后将食物至于智能餐盘内,称重,上传数据;(6)拍照识别该区域内食物名称,通过步骤(4)所算数的平均热量及营养成分计算出该区域内的热量值;(7)各个区域均识别和计算热量及营养成分后计算智能餐盘内总热量;(8)APP分析每个智能餐盘内的重量变化计算计算摄入总热量及营养;(9)临近热量阈值时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至智能餐盘,智能餐盘的提示灯提示,或直接通过手机APP提示;(10)完成摄入热量及营养提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智能餐盘,通过分区计重的智能餐盘将各个区域内的食物称重,并将所测数据上传至采集分析设备;/n采集分析设备,对各个区域内的食物进行拍照识别,通过内设的APP分析食物类型,或者直接在APP上手动输入食物类型;并将采集到智能餐盘各个区域内食物数据与用户身体特征的综合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后台数据库内提供数据,计算各个区域智能餐盘内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以及食物总热量和总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反馈至智能餐盘上;/n后台数据库,用于存储食物能量与营养信息,不同身体特征人群的能量与营养摄入建议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餐盘,通过分区计重的智能餐盘将各个区域内的食物称重,并将所测数据上传至采集分析设备;
采集分析设备,对各个区域内的食物进行拍照识别,通过内设的APP分析食物类型,或者直接在APP上手动输入食物类型;并将采集到智能餐盘各个区域内食物数据与用户身体特征的综合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后台数据库内提供数据,计算各个区域智能餐盘内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以及食物总热量和总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反馈至智能餐盘上;
后台数据库,用于存储食物能量与营养信息,不同身体特征人群的能量与营养摄入建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餐盘营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餐盘分为主食区、主菜区和三个辅菜区,每个区域内皆设有重量传感器,智能餐盘下内置蓝牙传输装置和微电脑,用于将各区域内重量数据传输至采集分析设备,同时设有用于接收采集分析设备的信号进行热量提醒的热量指示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李莹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