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44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另一端通过延伸杆与挡风板相固定设置,所述延伸杆与挡风板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挡风板的背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空调出风口的风进行有效的阻隔,同时还能让少许空调风吹向使用者,减少风量的送入,既能让使用者有风吹到,也能不受到直吹,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不利。

A windproof mechanism for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挡风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空调作为夏天降温、冬天升温的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在写字楼内安装空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在办公室内安装的空调器出风口一般都是被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处,这样就会导致如果有人员坐在下面,其出风口的分量直接吹向下方的人员,对其身体不利。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另一端通过延伸杆与挡风板相固定设置,所述延伸杆与挡风板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挡风板的背面上;所述挡风板包括有上层挡风板、中层挡风板和下层挡风板,所述中层挡风板位于上层挡风板和下层挡风板之间,所述上层挡风板、中层挡风板和下层挡风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上层挡风板、中层挡风板和下层挡风板的通风孔的位置相互错位设置,在三者相合拢时,每一层上的通风孔被遮挡设置,并构成一不通风的挡风板,所述中层挡风板由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构成,所述上层挡风板和下层挡风板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在滑槽内滑动设置,且在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之间设置有撑缩连杆,与伸缩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挡风板的侧边设置,当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撑开后,上层挡风板和下层挡风板构成一通风的挡风板。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优选地,所述挡风板的旋转角度在-30°至30°。优选地,所述通风孔的孔径在5毫米至10毫米。优选地,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8毫米。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以对空调出风口的风进行有效的阻隔,同时还能让少许空调风吹向使用者,减少风量的送入,既能让使用者有风吹到,也能不受到直吹,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不利,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安装和维护。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另一端通过延伸杆2与挡风板3相固定设置,所述延伸杆2与挡风板3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挡风板3的背面上;所述挡风板3包括有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所述中层挡风板32位于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3之间,所述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上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孔34,所述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的通风孔的位置相互错位设置,在三者相合拢时,每一层上的通风孔被遮挡设置,并构成一不通风的挡风板,所述中层挡风板32由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构成,所述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3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在滑槽内滑动设置,且在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之间设置有撑缩连杆,与伸缩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挡风板3的侧边设置,当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撑开后,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3构成一通风的挡风板3。本技术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本技术中所述挡风板3的旋转角度在-30°至30°。本技术中所述通风孔的孔径在5毫米至10毫米。本技术中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8毫米。上述的伸缩装置为气缸。上述的驱动装置好伸缩装置均通过无线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为远程遥控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在这不再做任何的赘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具体工作时,首先将该装置组装完成,接着通过挂钩将其挂设在空调内机上,在安装完成后,同时控制器来调整挡风板的角度,同时还能通过控制器来实现挡风板是否通风,在不需要通风时,可以将上层挡风板、中层挡风板和下层挡风板合拢,这样就能完全的将空调送出的风阻隔,而在需要送风时,只需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伸缩装置使中层挡风板打开,从而使上下层挡板的通风孔相通,同时还能扩展遮挡的面积,可以让空调送出的风缓慢且较少的送至使用人,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性。本技术可以对空调出风口的风进行有效的阻隔,同时还能让少许空调风吹向使用者,减少风量的送入,既能让使用者有风吹到,也能不受到直吹,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不利,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安装和维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另一端通过延伸杆(2)与挡风板(3)相固定设置,所述延伸杆(2)与挡风板(3)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挡风板(3)的背面上;/n所述挡风板(3)包括有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所述中层挡风板(32)位于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3)之间,所述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上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孔(34),所述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的通风孔的位置相互错位设置,在三者相合拢时,每一层上的通风孔被遮挡设置,并构成一不通风的挡风板,所述中层挡风板(32)由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构成,所述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3)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在滑槽内滑动设置,且在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之间设置有撑缩连杆,与伸缩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挡风板(3)的侧边设置,当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撑开后,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3)构成一通风的挡风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空调的挡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另一端通过延伸杆(2)与挡风板(3)相固定设置,所述延伸杆(2)与挡风板(3)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相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挡风板(3)的背面上;
所述挡风板(3)包括有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所述中层挡风板(32)位于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3)之间,所述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上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孔(34),所述上层挡风板(31)、中层挡风板(32)和下层挡风板(33)的通风孔的位置相互错位设置,在三者相合拢时,每一层上的通风孔被遮挡设置,并构成一不通风的挡风板,所述中层挡风板(32)由前中层挡风板和后中层挡风板构成,所述上层挡风板(31)和下层挡风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秀捷尔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