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溶液除湿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溶液除湿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制冷暖通领域,溶液除湿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何最大化的利用溶液制冷或制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溶液除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溶液除湿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四周设有围板,所述框架包括主机段和设置在主机段后的溶液段,所述主机段由密封板隔成除湿风道和再生风道,所述溶液段内设有分别与除湿通道和再生通道相通的除湿溶液箱和再生溶液箱,所述除湿溶液箱与再生溶液箱通过平衡管和热换器连接,所述除湿风道前侧设有新风法兰和回风法兰,所述再生通道前侧设有再生法兰,所述新风法兰和回风法兰与除湿溶液箱之间设有蒸发器和送风机,所述除湿溶液箱后侧设有送风法兰,所述再生法兰与再生溶液箱之间设有冷凝器和排风机,所述再生溶液箱后侧设有排风法兰,所述蒸发器、冷凝器与压缩机连接形成直膨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和送风机的下侧设有第一接水盘,所述冷凝器与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溶液除湿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四周设有围板,所述框架包括主机段和设置在主机段后的溶液段,所述主机段由密封板隔成除湿风道和再生风道,所述溶液段内设有分别与除湿通道和再生通道相通的除湿溶液箱和再生溶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溶液箱与再生溶液箱通过平衡管和热换器连接,所述除湿风道前侧设有新风法兰和回风法兰,所述再生通道前侧设有再生法兰,所述新风法兰和回风法兰与除湿溶液箱之间设有蒸发器和送风机,所述除湿溶液箱后侧设有送风法兰,所述再生法兰与再生溶液箱之间设有冷凝器和排风机,所述再生溶液箱后侧设有排风法兰,所述蒸发器、冷凝器与压缩机连接形成直膨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溶液除湿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四周设有围板,所述框架包括主机段和设置在主机段后的溶液段,所述主机段由密封板隔成除湿风道和再生风道,所述溶液段内设有分别与除湿通道和再生通道相通的除湿溶液箱和再生溶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溶液箱与再生溶液箱通过平衡管和热换器连接,所述除湿风道前侧设有新风法兰和回风法兰,所述再生通道前侧设有再生法兰,所述新风法兰和回风法兰与除湿溶液箱之间设有蒸发器和送风机,所述除湿溶液箱后侧设有送风法兰,所述再生法兰与再生溶液箱之间设有冷凝器和排风机,所述再生溶液箱后侧设有排风法兰,所述蒸发器、冷凝器与压缩机连接形成直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溶液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和送风机的下侧设有第一接水盘,所述冷凝器与排风机的下侧设有第二接水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溶液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设置在主机段和溶液段下侧的底架,所述底架的底部上侧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接水盘与第二接水盘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溶液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包括第一送风机和第二送风机,所述第一送风机架设在第一接水盘的上侧,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侧还设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二送风机设置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除湿溶液箱包括送风道、设置在送风道下侧并与其连通的第一填料腔、设置在第一第一填料腔下侧的第一喷淋腔和与再生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明,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致远高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