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基于内齿轮和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04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风扇技术领域,指一种风扇基于内齿轮和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形成有进风口;套筒,套筒设于基座的上端两侧,并与进风口相连通;喷嘴,喷嘴包括转动端和自由端,所述转动端连接于套筒内,并相对套筒可以转动;所述喷嘴的转动端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远离转动端一侧的内圈上形成有内齿轮,所述基座上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一对相向设置的滑钮槽,滑钮槽内设有滑钮,滑钮的一端向转动件一侧延伸形成限位卡止件,限位卡止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转动件上内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轮齿,在所述两个滑钮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两个滑钮的端面上,迫使限位卡止件上的第一轮齿具有与转动件上的内齿轮相啮合的趋势。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fan rotation based on the fit of inner gear and first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基于内齿轮和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
本技术属于风扇
,特指一种风扇基于内齿轮与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无叶风扇作为近年来逐渐取代传统风扇的新型风扇,其具有传统风扇所不具备的安全性以及其相关附加功能带来的多样性的优点,因而其也慢慢被消费者所接受,市场份额不断增大。现有无叶风扇种类繁多,其中具有改变气流方向功能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与传统风扇类似,通过对喷嘴相对底座的角度调整,给各个方向上进行送风,一种则是通过改变喷嘴相对基座的转动,来实现给各个方向上进行送风,如ZL201420039956.8公开了一种可枢转折叠式无叶风扇,其喷嘴相对基座进行转动的方式是通过在喷嘴进气端以及和基座出气端的接壤面增加O型密封圈,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借由O型密封圈与接壤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对喷嘴的固定。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喷嘴相对基座的固定是通过O型密封圈与来实现的,因而密封圈在该技术方案中起决定性作用,密封圈与接壤面所产生的摩擦力过大,则会导致喷嘴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可以将其进行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过小,则有可能导致O型密封圈与接壤面之间存在间隙,会导致气流泄漏,使得送风效果变差。为改善上述问题,ZL201910157837.X公开了一种风扇枢转结构,其通过与喷嘴相连的转动件上的内齿轮与一具有轮齿的限位卡止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喷嘴转动角度的固定,并且当限位卡止件上轮齿与转动件上内齿轮分离时,喷嘴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相对转动。但是经过测试,上述的结构并非最为合理,故提出一种基于ZL201910157837.X的技术方案改进过的转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基于内齿轮与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扇基于内齿轮和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形成有进风口;套筒,套筒设于基座的上端两侧,并与进风口相连通;喷嘴,喷嘴包括转动端和自由端,所述转动端连接于套筒内,并相对套筒可以转动;所述喷嘴的转动端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远离转动端一侧的内圈上形成有内齿轮,所述基座上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一对相向设置的滑钮槽,滑钮槽内设有滑钮,滑钮的一端向转动件一侧延伸形成限位卡止件,限位卡止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转动件上内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轮齿,在所述两个滑钮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两个滑钮的端面上,迫使限位卡止件上的第一轮齿具有与转动件上的内齿轮相啮合的趋势;当所述滑钮槽内的滑钮均处于受压迫状态时,所述限位卡止件上的第一轮齿与所述转动件上的内齿轮相分离,所述喷嘴处于可转动状态;当所述滑钮槽内的滑钮至少其中一个未处于受压迫状态时,未受压迫侧的限位卡止件上的第一轮齿与所述转动件上的内齿轮形成啮合,所述喷嘴处于静止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内侧还连接有导向板,所述限位卡止件被限定在顶盖与导向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和顶盖朝向限位卡止件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卡止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筋。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止件的端部还设有限位台阶,当所述滑钮受压迫时,限位卡止件上的限位台阶会抵于导向板的端部。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位于滑钮槽的内侧设有隔断柱,当所述滑钮受压迫时,滑钮的内侧端面会抵于所述隔断柱上。进一步的,所述内齿轮上的第二轮齿的厚度由外至内逐渐扩张,所述卡止限位件上的第一轮齿由外至内逐渐扩张。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转动件上内齿轮与限位卡止件上第一轮齿的啮合与分离的方式从竖直方向上的配合改变为水平方向上的配合,使得转动件与限位卡止件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并且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仅解除单一侧限位卡止件上第一轮齿与转动件上内齿轮的啮合,并不能使得喷嘴相对基座进行转动,需要两侧的限位卡止件均解除与转动件的配合才能使得喷嘴相对基座进行转动,因此本技术的此种改进能使得喷嘴相对基座的转动结构更加不容易发生失效,另外,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转动件与限位卡止件上下方式的配合是借由按钮对限位卡止件施加压力才能实现,当施加的压力不均匀时,易导致一侧的限位卡止件已经与转动件分离,但是另外一侧的限位卡止件仍然与转动件存在部分啮合,导致喷嘴的转动不够顺畅,易出现阻滞感。附图说明图1为该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风扇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转动件和限位卡止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顶盖内部下方观察的转动件与限位卡止件以及导向板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7为顶盖与转动件的正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剖面图。1-基座,11-进风口,2-套筒,3-喷嘴,31-转动端,32-自由端,4-顶盖,41-滑钮槽,42-导向槽,43-隔断柱,5-转动件,51-内齿轮,52-第二轮齿,6-滑钮,61-限位卡止件,62-第一轮齿,63-导向筋,64-限位台阶,7-弹簧,8-导向板,81-导向槽,82-导向板的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该风扇的转动结构包括了基座1,基座1的上端两侧设有套筒2,套筒2为一中空圆筒结构,其与外部以及基座1的进风口11相连通,喷嘴3则通过其转动端31插接在套筒2内,并且喷嘴3的转动端31与套筒2之间配合是有盈余,不会使得喷嘴3在相对套筒2进行转动时,出现阻滞感,喷嘴3上相对转动端3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32,自由端32为使用者在转动喷嘴3时的施力点。如图3-5所示,喷嘴3的转动端31一侧还设有转动件5,转动件5可以为一体成型在转动端31上的部件,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连接在转动端31上的部件,在转动件5远离转动端31一侧的内圈上形成有内齿轮51,在基座1的上方还设有顶盖4,顶盖4上成型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滑钮槽41,两个滑钮槽41内均设有滑钮6,滑钮6位于顶盖4内侧的部分朝向转动件5延伸形成限位卡止件61,限位卡止件61的端部设有第一轮齿62,第一轮齿62能与转动件5上的内齿轮51形成啮合,当需要对喷嘴3进行转动时,通过将滑钮槽41内的两个滑钮6向里收缩,使得两侧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与转动件5的内齿轮51之间的啮合解除,转动件5失去限制,喷嘴3就能实现相对基座1的转动;进而当喷嘴3转动至一定角度需要对其进行固定时,松开按压在滑钮6上的手,两侧的滑钮6在弹簧7的作用下,重新使得两侧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与转动件5的内齿轮51形成啮合,喷嘴3无法再进一步转动,实现固定。在现有技术中按钮是上下方式的运动带动限位卡止件使其与转动件形成或解除啮合,由于按钮施加在限位卡止件的力位于限位卡止件的中心点,一旦施加的力存在方向上的偏差,易导致一侧限位卡止件与转动件已经解除啮合,但是另一侧的限位卡止件仍存在部分与转动件存在啮合的情况,此时转动喷嘴就会导致喷嘴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基于内齿轮和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包括;/n基座(1),基座(1)上形成有进风口(11);/n套筒(2),套筒(2)设于基座(1)的上端两侧,并与进风口(11)相连通;/n喷嘴(3),喷嘴(3)包括转动端(31)和自由端(32),所述转动端(31)连接于套筒(2)内,并相对套筒(2)可以转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的转动端(31)连接有转动件(5),转动件(5)远离转动端(31)一侧的内圈上形成有内齿轮(51),所述基座(1)上设有顶盖(4),顶盖(4)上设有一对相向设置的滑钮槽(41),滑钮槽(41)内设有滑钮(6),滑钮(6)的一端向转动件(5)一侧延伸形成限位卡止件(61),限位卡止件(6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转动件(5)上内齿轮(51)相啮合的第一轮齿(62),在所述两个滑钮(6)之间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抵在两个滑钮(6)的端面上,迫使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具有与转动件(5)上的内齿轮(51)相啮合的趋势;/n当所述滑钮槽(41)内的滑钮(6)均处于受压迫状态时,所述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与所述转动件(5)上的内齿轮(51)相分离,所述喷嘴(3)处于可转动状态;/n当所述滑钮槽(41)内的滑钮(6)至少其中一个未处于受压迫状态时,未受压迫侧的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与所述转动件(5)上的内齿轮(51)形成啮合,所述喷嘴(3)处于静止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基于内齿轮和第一轮齿配合的转动改进结构,包括;
基座(1),基座(1)上形成有进风口(11);
套筒(2),套筒(2)设于基座(1)的上端两侧,并与进风口(11)相连通;
喷嘴(3),喷嘴(3)包括转动端(31)和自由端(32),所述转动端(31)连接于套筒(2)内,并相对套筒(2)可以转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的转动端(31)连接有转动件(5),转动件(5)远离转动端(31)一侧的内圈上形成有内齿轮(51),所述基座(1)上设有顶盖(4),顶盖(4)上设有一对相向设置的滑钮槽(41),滑钮槽(41)内设有滑钮(6),滑钮(6)的一端向转动件(5)一侧延伸形成限位卡止件(61),限位卡止件(6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转动件(5)上内齿轮(51)相啮合的第一轮齿(62),在所述两个滑钮(6)之间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抵在两个滑钮(6)的端面上,迫使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具有与转动件(5)上的内齿轮(51)相啮合的趋势;
当所述滑钮槽(41)内的滑钮(6)均处于受压迫状态时,所述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与所述转动件(5)上的内齿轮(51)相分离,所述喷嘴(3)处于可转动状态;
当所述滑钮槽(41)内的滑钮(6)至少其中一个未处于受压迫状态时,未受压迫侧的限位卡止件(61)上的第一轮齿(62)与所述转动件(5)上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美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