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031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包括前泵盖、后泵盖、泵体、悬架、泵轴,泵轴的前端固定有主叶轮和副叶轮,主叶轮和副叶轮之间设有中泵盖;主叶轮包括主盖板,主盖板的前侧面设有主叶片,主盖板的后侧面设有背叶片,主盖板的中部固接有轮毂,轮毂上开有环形槽;副叶轮包括副盖板,副盖板的后侧面设有副叶片;中泵盖截面呈“Z”形状,包括内板、中板、外板,内板置于背叶片和副盖板之间,内板的内端部设于环形槽内,中板置于副盖板的外端部,外板与后泵盖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填料密封,利用背叶片和副叶轮增压,使得后泵腔的压力高于前泵腔的压力,阻止大部分的纸浆组织进入到密封腔内,实现了纸浆输送时泵的正常运转,维修更便捷。

A special pump for pulp conve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
本技术涉及泵设备,具体是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
技术介绍
在造纸行业,纸浆的输送是一个难题,纸浆的物理性质不同于普通的杂质,一般普通的杂质是固体颗粒,不溶于水,过流部件可选用高硬度的金属材质,机封选用硬质合金即可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纸浆可溶于水,而且粘性极高,往往会因为泵腔内压力高而逐渐渗入到密封面,纸浆渗出后短时间内就会干燥成固体,就会粘在机械密封上,对机械密封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解决纸浆输送过程中纸浆不渗入到密封处是很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本技术采用填料密封,利用背叶片和副叶轮增压,使得后泵腔的压力高于前泵腔的压力,阻止大部分的纸浆组织进入到密封腔内,实现了纸浆输送时泵的正常运转,维修更便捷。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包括前泵盖、后泵盖、泵体、悬架、泵轴,所述泵轴的前端固定有主叶轮和副叶轮,所述主叶轮和副叶轮之间设有中泵盖;所述主叶轮包括主盖板,所述主盖板的前侧面设有主叶片,所述主盖板的后侧面设有背叶片,所述主盖板的中部固接有轮毂,所述轮毂上开有环形槽;所述副叶轮包括副盖板,所述副盖板的后侧面设有副叶片;所述中泵盖截面呈“Z”形状,包括内板、中板、外板,所述内板置于所述背叶片和所述副盖板之间,所述内板的内端部设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中板置于所述副盖板的外端部,所述外板与所述后泵盖固定连接;所述后泵盖包括轴向环板、径向环板,所述径向环板的内端部设有档板,所述轴向环板的端部设有联结板,所述径向环板的外端部与所述外板固接,所述轴向环板、所述档板与所述泵轴之间设有多个填料密封圈,所述填料密封圈采用柔性石棉盘根,所述填料密封圈的端部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联结板固定连接;所述填料密封圈上开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连接有管道。进一步地,所述内板、中板、外板一体成型式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密封圈设有5个。进一步地,所述副叶片采用直叶片。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密封圈与所述泵轴之间设有轴套。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采用填料密封,传统的机械密封只有动静环之间的一个摩擦副,一旦失效将更换整个机械密封,而填料密封在与轴套摩擦损耗时只需定期拧紧填料密封压盖即可,即使长时间磨损需要更换填料,也不需要拆卸管路,维修便捷,减低成本。2、本技术将泵腔分成前、后两个腔体,在前泵腔内设置主叶轮,主叶轮后背设置加长的背叶片,在后泵腔内设置副叶轮,泵轴旋转时,背叶片和副叶轮同时产生压力,用于抵消主叶片产生的高压,使得后泵腔的压力高于前泵腔的压力,阻止纸浆进入到后泵腔内,从而阻止纸浆进入密封装置内,避免纸浆附着在密封上,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入冷却液,用于降温以及润滑,避免填料密封与轴套干磨,延长填料密封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利用背叶片和副叶轮增压,使得后泵腔的压力高于前泵腔的压力,阻止大部分的纸浆组织进入到密封腔内,实现了纸浆输送时泵的正常运转,维修更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示意图;图中,1、前泵盖,2、泵体,3、后泵盖,301、轴向环板,302、挡板,303、径向环板,304、联结板,4、主叶轮,401、主叶片,402、主盖板,403、背叶片,404、轮毂,405、环形槽,5、中泵盖,501、内板,502、中板,503、外板,6、副叶轮,601、副盖板,602、副叶片,7、填料密封圈,8、压盖,9、轴套,10、进出口,11、管道,12、泵轴,13、悬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包括前泵盖1、后泵盖3、泵体2、悬架13、泵轴12,泵轴12的前端固定有主叶轮4和副叶轮6,主叶轮4和副叶轮6之间设有中泵盖5。主叶轮4包括主盖板402,主盖板402的前侧面设有主叶片401,主盖板402的后侧面设有背叶片403,主盖板402的中部固接有轮毂404,轮毂404上开有环形槽405;副叶轮6包括副盖板601,副盖板601的后侧面设有副叶片602,副叶片602采用发散形式的直叶片;中泵盖5截面呈“Z”形状,包括内板501、中板502、外板503,内板501、中板502、外板503一体成型式设置,内板501置于背叶片403和副盖板601之间,内板501的内端部设于环形槽405内,中板502置于副盖板601的外端部,外板503与后泵盖3固定连接,将泵体2分成两个泵腔,主叶轮4和副叶轮6分别置于两个泵腔内,并且主叶轮4在前泵腔,副叶轮6在后泵腔。后泵盖3包括轴向环板301、径向环板303,径向环板303的内端部设有档板302,轴向环板301的端部设有联结板304,径向环板303的外端部与外板503固接,轴向环板301、档板302与泵轴12之间设有多个填料密封圈7,填料密封圈7的端部设有压盖8,压盖8与联结板304固定连接;填料密封圈7上开有进出口10,进出口10连接有管道11,管道11内通有冷却液,用于冷却降温、润滑。本实施例中填料密封圈7设有5个,填料密封圈7采用柔性石棉盘根;填料密封圈7与泵轴12之间设有轴套9。主叶轮4在前泵腔内通过主叶片401的转动产生高压,背叶片403转动时产生一个压力,该压力抵消一部分高压。副叶轮6在后泵腔内通过副叶片602的转动产生另一个压力,该压力抵消剩余的高压。背叶片403和副叶轮6产生的压力大于主叶片401产生的高压,使得后泵腔内的压力大于前泵腔内的压力,阻止纸浆从前泵腔渗入到后泵腔,从而阻止纸浆进入密封装置内,本实施例中,副叶轮6产生的压力是主叶片401产生压力的1.1倍-1.2倍,保证后侧的压力大于前侧,进一步保证纸浆不会渗入到后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填料密封,传统的机械密封只有动静环之间的一个摩擦副,一旦失效将更换整个机械密封,而填料密封在与轴套摩擦损耗时只需定期拧紧填料密封压盖即可,即使长时间磨损需要更换填料,也不需要拆卸管路,维修便捷,减低成本。本技术将泵腔分成前、后两个腔体,在前泵腔内设置主叶轮,主叶轮后背设置加长的背叶片,在后泵腔内设置副叶轮,泵轴旋转时,背叶片和副叶轮同时产生压力,用于抵消主叶片产生的高压,使得后泵腔的压力高于前泵腔的压力,阻止纸浆进入到后泵腔内,从而阻止纸浆进入密封装置内,避免纸浆附着在密封上,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入冷却液,用于降温以及润滑,避免填料密封与轴套干磨,延长填料密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利用背叶片和副叶轮增压,使得后泵腔的压力高于前泵腔的压力,阻止大部分的纸浆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包括前泵盖(1)、后泵盖(3)、泵体(2)、悬架(13)、泵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12)的前端固定有主叶轮(4)和副叶轮(6),所述主叶轮(4)和副叶轮(6)之间设有中泵盖(5);/n所述主叶轮(4)包括主盖板(402),所述主盖板(402)的前侧面设有主叶片(401),所述主盖板(402)的后侧面设有背叶片(403),所述主盖板(402)的中部固接有轮毂(404),所述轮毂(404)上开有环形槽(405);所述副叶轮(6)包括副盖板(601),所述副盖板(601)的后侧面设有副叶片(602);所述中泵盖(5)截面呈“Z”形状,包括内板(501)、中板(502)、外板(503),所述内板(501)置于所述背叶片(403)和所述副盖板(601)之间,所述内板(501)的内端部设于所述环形槽(405)内,所述中板(502)置于所述副盖板(601)的外端部,所述外板(503)与所述后泵盖(3)固定连接;/n所述后泵盖(3)包括轴向环板(301)、径向环板(303),所述径向环板(303)的内端部设有档板(302),所述轴向环板(301)的端部设有联结板(304),所述径向环板(303)的外端部与所述外板(503)固接,所述轴向环板(301)、所述档板(302)与所述泵轴(12)之间设有多个填料密封圈(7),所述填料密封圈(7)采用柔性石棉盘根,所述填料密封圈(7)的端部设有压盖(8),所述压盖(8)与所述联结板(304)固定连接;所述填料密封圈(7)上开有进出口(10),所述进出口(10)连接有管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浆输送专用泵,包括前泵盖(1)、后泵盖(3)、泵体(2)、悬架(13)、泵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12)的前端固定有主叶轮(4)和副叶轮(6),所述主叶轮(4)和副叶轮(6)之间设有中泵盖(5);
所述主叶轮(4)包括主盖板(402),所述主盖板(402)的前侧面设有主叶片(401),所述主盖板(402)的后侧面设有背叶片(403),所述主盖板(402)的中部固接有轮毂(404),所述轮毂(404)上开有环形槽(405);所述副叶轮(6)包括副盖板(601),所述副盖板(601)的后侧面设有副叶片(602);所述中泵盖(5)截面呈“Z”形状,包括内板(501)、中板(502)、外板(503),所述内板(501)置于所述背叶片(403)和所述副盖板(601)之间,所述内板(501)的内端部设于所述环形槽(405)内,所述中板(502)置于所述副盖板(601)的外端部,所述外板(503)与所述后泵盖(3)固定连接;
所述后泵盖(3)包括轴向环板(301)、径向环板(303),所述径向环板(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凌高速隆郭晓军顾健华王有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德仕比智能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