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99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板以及第二显示板,布置为彼此对向;液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显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板之间;第一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板的上部;第二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模架,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相邻地布置;第一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第二偏光板;以及第二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模架。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平板显示装置中的一种,是一种如下的显示装置:包括形成有电场生成电极的两张显示板和夹设在所述两张显示板之间的液晶层,通过向电极施加电压而使液晶层的液晶分子重新排列,从而调节通过液晶层的透光率。在由两张显示板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外侧贴附有偏光板,因此产生沿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偏光的光而用于显示图像。近来,即使是相同大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使显示部分增加,并使非显示部分以及在外廓包围显示面板的框架(Frame)最小化,从而使得从前面几乎看不到框架的产品正在广受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在前面框架被最小化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贴附偏光板时,防止在上部偏光板发生的气泡不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板以及第二显示板,布置为彼此对向;液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显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板之间;第一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板的上部;第二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模架,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相邻地布置;第一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第二偏光板;以及第二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模架。所述第二粘结部可以从所述第一粘结部延伸。所述第一粘结部的粘结力可以大于所述第二粘结部的粘结力。所述第二粘结部的宽度可以形成为5mm至6mm。所述第一偏光板可以布置为比所述第一显示板突出。所述第二显示板可以布置为比所述第二偏光板突出。液晶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由所述模架支撑的背光单元,并且所述模架和所述第一显示板或者所述第二显示板之间可以不布置上支架。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彼此对向的第一显示板和第二显示板之间密封液晶层;在所述第一显示板的外侧虚贴包括第一偏光板和第一保护膜的上部膜部;在所述第二显示板的外侧虚贴包括第二偏光板和虚设偏光板以及第二保护膜的下部膜部;通过辊轮对所述上部膜部以及所述下部膜部进行加压,从而将所述上部膜部以及所述下部膜部向所述第一显示板以及所述第二显示板挤压;以及将所述下部膜部的所述第二保护膜以及所述虚设偏光板一起剥离。所述上部膜部以及所述下部膜部可以被贴附为从所述第一显示板以及所述第二显示板突出。所述第二显示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所述虚设偏光板可以被贴附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虚设偏光板的宽度可以形成为5mm至6mm。在通过辊轮对所述上部膜部以及所述下部膜部进行加压时,可以在所述辊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显示板以及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一侧处于虚拟的直线上时开始进行加压,并且可以在所述辊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显示板以及所述第二显示板的另一侧处于虚拟的直线上时结束加压。所述第二偏光板以及所述虚设偏光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切割面。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虚设偏光板被去除的部分形成双面胶带;以及在所述双面胶带的下部贴附用于支撑背光单元的模架。在所述模架和所述第一显示板或者所述第二显示板之间可以不布置上支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当在所述第二显示板的外侧虚贴所述下部膜部时,在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下部膜部之间形成包括第一粘结部以及第二粘结部的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部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第二偏光板之间,所述第二粘结部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虚设偏光板之间。所述第一粘结部的粘结力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第二粘结部的粘结力。所述第二粘结部可以从所述第一粘结部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粘结部以及所述第二粘结部可以形成相同厚度的粘结层。在所述虚设偏光板被去除的部分中,所述第二粘结部不被去除,并且,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第二粘结部的下部贴附用于支撑背光单元的模架。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前面框架的最小化而不使用与后面覆盖部结合而固定液晶显示装置的上支架(topchassis),从而能够实现厚度以及重量减小的液晶显示装置。根据一实施例,当在前面框架被最小化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贴附偏光板时,能够防止在上部偏光板发生的气泡不良。并且,即使去除虚设(dummy)偏光板,在液晶显示面板也留有粘结层,因此在组装背光单元时可以省略单独地贴附双面胶带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图。图2是将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沿II-II'线截取而示出的剖面图。图3至图8是示出将偏光板贴附到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剖面图。图9是在使用根据比较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偏光板贴附方法时,在偏光板发生气泡不良的情形。图10至图12是示出将偏光板贴附到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方法的剖面图。图1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符号说明20:液晶显示面板110:第一显示板210:第二显示板30:第一偏光板31:第二偏光板32:虚设偏光板33:第三偏光板40:第一保护膜41:第二保护膜50:背光单元51:光学片60:模架70:粘结层71:第一粘结部72:第二粘结部80:后面覆盖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在本专利技术所属
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能够易于实施。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形态实施,并且不限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为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明确说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并贯穿全文对相同或者相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任意示出了各个构成的大小及厚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一定限于示出的内容。图中为了明确示出各个层以及区域而放大示出了各个层以及区域的厚度。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夸张地示出了部分层以及区域的厚度。并且,当提及层、膜、区域、板等部分位于另一部分“上”或者“之上”时,其不仅包括位于另一部分的“紧邻的上部”的情况,还包括在二者之间夹设有其他部分的情况。与此相反,当提及某部分位于另一部分“紧邻的上部”时,表示在两者中间没有其他部分。并且,当提及位于作为基准的部分“上”或者“之上”是表示位于作为基准的部分的上部或者下部,并不一定表示位于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上的“上”或者“之上”。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及某部分“包括”某构成要素时,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的前提下并不表示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是表示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及“平面上”时,其表示从上方观察对象部分的情况,并且当提及“剖面上”时,其表示在侧边观察将对象部分垂直截取的剖面的情况。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对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图,图2是将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沿II-II'线截取而示出的剖面图。参考图1,从正面观察时,液晶显示装置整体上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包括:/n第一显示板以及第二显示板,布置为彼此对向;/n液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显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板之间;/n第一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板的上部;/n第二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n模架,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相邻地布置;/n第一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第二偏光板;以及/n第二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模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0 KR 10-2018-0120302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显示板以及第二显示板,布置为彼此对向;
液晶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显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板之间;
第一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板的上部;
第二偏光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
模架,与所述第二显示板的下部相邻地布置;
第一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第二偏光板;以及
第二粘结部,贴附所述第二显示板和所述模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粘结部从所述第一粘结部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粘结部的粘结力大于所述第二粘结部的粘结力。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彼此对向的第一显示板和第二显示板之间密封液晶层;
在所述第一显示板的外侧虚贴包括第一偏光板和第一保护膜的上部膜部;
在所述第二显示板的外侧虚贴包括第二偏光板和虚设偏光板以及第二保护膜的下部膜部;
通过辊轮对所述上部膜部以及所述下部膜部进行加压,从而将所述上部膜部以及所述下部膜部向所述第一显示板以及所述第二显示板挤压;以及
将所述下部膜部的所述第二保护膜以及所述虚设偏光板一起剥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玟秀宋贤燮林龙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