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及星型耦合器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946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及星型耦合器制造工艺。其中,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其中,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制造过程均包括:将一定数量的光纤聚拢成束;对成束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处理;将拉锥处理后的成束光纤在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切断成两部分,分别得到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光纤部件输出端和光纤部件输入端在切断的一端进行熔接,得到光纤部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工艺,通过光纤部件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能够在熔接部分均匀混合并平均分散到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多根光纤中,保证了光信号的传输质量,提高了星型耦合器的光分配性能。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optical fiber components and star cou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及星型耦合器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星型耦合器制造工艺及其光纤部件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换流阀是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通常一个直流输电工程的换流阀包括成百上千个晶闸管,每个晶闸管与阀控设备之间的控制信号与状态反馈信号都是靠光纤进行传输的,由于晶闸管数量多、光纤数量多,阀控所对应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数量也多,其成本往往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难题,大部分换流阀都使用了多模星型耦合器,多模星型耦合器的作用是接收阀控设备下发的少量的光控制信号,然后均匀混合后均分成若干等分的、数量众多的光信号去触发对应的晶闸管,这样大大减少了光发射管、光纤的配置,节约了成本。通常多模星型耦合器设计成n*m形式,即n路光通道输入,m路光通道输出,在直流输电换流阀中常见的有5*16、2*8等类型的多模星型耦合器。将n路输入光均匀混合再均分成m路输出是多模星型耦合器的核心功能,通常称之为“光分配”功能,那么能够将输入光均匀混合且平均分散,是衡量星型耦合器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的星型耦合器在制造时,多是将多根光纤紧密排布成束,然后对该束光纤的中部进行熔融拉锥,使多根光纤的中部融合为一体,然后即形成中部一体、两端分散成多根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然后将光纤部件的一端中多余的光纤切断,即可形成一端光纤数量多、一端光纤数量少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这种制造工艺虽然工序简单、制造效率高,但是,切断部位会对光在光纤部件的中部一体位置的分散传输产生影响,导致光在输出侧的多个光纤中输出不平均,影响耦合器的光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以解决现有的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导致的耦合器光传输质量差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加工质量较高的星型耦合器的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其中,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制造过程均包括:将一定数量的光纤聚拢成束;对成束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处理;将拉锥处理后的成束光纤在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切断成两部分,分别得到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光纤部件输出端和光纤部件输入端在切断的一端进行熔接,得到光纤部件。本专利技术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在分别制造好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后,将两者熔接形成完整的光纤部件,这样,具有不同数量的光纤的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能够通过熔接形成一体化结构,通过光纤部件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能够在熔接部分均匀混合并平均分散到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多根光纤中,保证了光信号的传输质量,提高了星型耦合器的光分配性能。进一步地,使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熔接端面的直径相等。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从光纤部件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的均匀混合以及向光纤部件输出端分配的光信号更加均匀。更进一步地,在对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进行熔融拉锥处理时,使两成束光纤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为圆柱结构,且直径相等,这样更便于保证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熔接端面处的直径相等,光混合和光分配效果更好。作为另外的优化方案,在切断圆柱部分时,切割面与圆柱部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在1°以内,这样更好的保证了光信号在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之间的直线传输,进一步保证光信号在光纤部件输出端内的平均分配。作为另外的优化方案,构成光纤部件输入端的输入光纤聚拢成的光纤束的截面形状与构成光纤部件输出端的输出光纤聚拢成的光纤束的截面形状相同。这样更便于光纤部件输出端和光纤部件输入端之间吻合熔接。更为优化地,在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时,均将多根光纤紧密排布成正多边形光纤束。将多跟光纤聚拢成正多边形,能够使多更光纤更为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有助于多个输入光纤的光信号更好的混合。更为优化地,在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时,均将光纤排布成正六边形光纤束。正六边形光纤束不仅便于排布,而且各根光纤的聚拢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的星型耦合器的制造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制造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将制造好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安装在壳体内;其中,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其中,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制造过程均包括:将一定数量的光纤聚拢成束;对成束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处理;将拉锥处理后的成束光纤在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切断成两部分,分别得到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光纤部件输出端和光纤部件输入端在切断的一端进行熔接,得到光纤部件。本专利技术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在分别制造好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后,将两者熔接形成完整的光纤部件,这样,具有不同数量的光纤的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能够通过熔接形成一体化结构,通过光纤部件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能够在熔接部分均匀混合并平均分散到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多根光纤中,保证了光信号的传输质量,提高了星型耦合器的光分配性能。进一步地,使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熔接端面的直径相等。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从光纤部件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的均匀混合以及向光纤部件输出端分配的光信号更加均匀。更进一步地,在对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进行熔融拉锥处理时,使两成束光纤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为圆柱结构,且直径相等,这样更便于保证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熔接端面处的直径相等,光混合和光分配效果更好。作为另外的优化方案,在切断圆柱部分时,切割面与圆柱部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在1°以内,这样更好的保证了光信号在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之间的直线传输,进一步保证光信号在光纤部件输出端内的平均分配。作为另外的优化方案,构成光纤部件输入端的输入光纤聚拢成的光纤束的截面形状与构成光纤部件输出端的输出光纤聚拢成的光纤束的截面形状相同。这样更便于光纤部件输出端和光纤部件输入端之间吻合熔接。作为另外的优化方案,在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时,均将多根光纤紧密排布成正多边形光纤束。将多跟光纤聚拢成正多边形,能够使多更光纤更为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有助于多个输入光纤的光信号更好的混合。更为优化地,在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时,均将光纤排布成正六边形光纤束。正六边形光纤束不仅便于排布,而且各根光纤的聚拢效果较好。在将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安装到壳体内时,对熔接点进行涂覆粘接防护胶后,使用导热材料进行封装。这样能够对壳体内的光纤部件起到更好的防护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以下步骤:/n分别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n其中,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制造过程均包括:/n将一定数量的光纤聚拢成束;/n对成束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处理;/n将拉锥处理后的成束光纤在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切断成两部分,分别得到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n光纤部件输出端和光纤部件输入端在切断的一端进行熔接,得到光纤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制造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
其中,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制造过程均包括:
将一定数量的光纤聚拢成束;
对成束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处理;
将拉锥处理后的成束光纤在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切断成两部分,分别得到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
光纤部件输出端和光纤部件输入端在切断的一端进行熔接,得到光纤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使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的熔接端面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星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在对光纤部件输入端和光纤部件输出端进行熔融拉锥处理时,使两成束光纤熔融成一体的柱体部分为圆柱结构,且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星型耦合器光纤部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在切断圆柱部分时,切割面与圆柱部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在1°以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四全毛文喜范彩云韩坤刘堃张志刚黄永瑞董意锋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