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927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爬梯包括若干个固定爬杆和枢转爬杆,钢管杆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枢转爬杆和若干个固定爬杆,所述枢转爬杆顶部枢转连接在钢管杆上,枢转爬杆底部设置有翻转悬挂在钢管杆上的挂钩;枢转爬杆和固定爬杆均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杆,支撑杆两侧设置有两排踏板,枢转爬杆两侧的踏板枢转连接在其支撑杆上;固定爬杆两侧的踏板固定设置在其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和使用便捷稳固,能防意外攀爬且电力检修时不需要额外携带登杆爬梯的电力钢管杆爬梯。

A kind of electric steel pipe pole ladder to prevent non operators from clim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
本技术涉及电力杆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农网改造工程持续稳步推进,电力线路新建改造工程日益增多;同时,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用电量迅速增长、市政建设道路修扩以及地块开发等诸多因素,架空电力线路增设、改建、迁移要求也越来越多。因城市线路通道有限,多回路架设应用越来越多,在这种条件下,城市钢管杆在城市电力线路中优势越专利技术显。但是钢管杆线路工程建设完成后,出现多起非电力人员登杆攀爬事件,对电力线路运行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为此,在电力钢管杆设计要求中,设计爬梯离地必须保持2.5m高度,这一举措虽然有效杜绝非电力员工检修登杆事件,但是也为电力员工开展检修作业带来麻烦,因为电力员工在这样的情况下登杆同样困难。目前工作中主要是以带毛竹梯登杆为主要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满足工作要求,但是由于毛竹梯的重量以及工作分组时所需毛竹梯的数量对人员的体力以及开展工作方便带来很大困难。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CN201520197056.0,公开了:钢管杆登杆爬梯,通过将钢管杆登杆爬梯,包括空心杆体、设置在空心杆体上端的挂块和设置在空心杆体上的踏脚板,所述挂块包括向前伸出的两个挂板,两个所述挂板均开有朝向下倒V形挂槽,两个挂板之间形成与登杆中心杆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挂块下方的空心杆体上还设有保险块,所述保险块包括向前伸出的两个挂钩,两个挂钩之间也形成与登杆中心杆相适配的限位槽。与钢管杆的登杆对接时只要将挂块和保险块挂接在登杆的踏脚杆上,主体采用空心杆体,进一步降低了整体重量,方便携带。为了方式意外攀爬,仍然需要携带登杆爬梯。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安装和使用便捷稳固,能防意外攀爬且电力检修时不需要额外携带登杆爬梯的电力钢管杆爬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和使用便捷稳固,能防意外攀爬且电力检修时不需要额外携带登杆爬梯的电力钢管杆爬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所述爬梯包括若干个固定爬杆和枢转爬杆,钢管杆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枢转爬杆和若干个固定爬杆,所述枢转爬杆顶部枢转连接在钢管杆上,所述枢转爬杆底部设置有翻转悬挂在钢管杆上的挂钩;所述枢转爬杆和固定爬杆均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侧设置有两排踏板,所述枢转爬杆两侧的踏板枢转连接在其支撑杆上;所述固定爬杆两侧的踏板固定设置在其支撑杆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踏板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脚踏槽,所述脚踏槽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踏板与枢转爬杆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抵靠住踏板的限位块。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杆靠近钢管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钢管杆连接的连接块。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枢转爬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拉杆,所述活动拉杆与枢转爬杆上同一侧的踏板均枢转连接,所述活动拉杆辅助收拢和展开与其枢转连接的同一侧的踏板。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枢转爬杆左侧的若干个踏板在同一直线上;以及所述枢转爬杆右侧的若干个踏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枢转爬杆左侧设置有与左侧的踏板枢转连接的活动拉杆,所述枢转爬杆右侧设置有与右侧的踏板枢转连接的活动拉杆,左右两侧的活动拉杆底部与限位杆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限位杆一端与所述枢转爬杆左侧的活动拉杆枢转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所述枢转爬杆右侧的活动拉杆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或,所述限位杆一端与所述枢转爬杆右侧的活动拉杆枢转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所述枢转爬杆左侧的活动拉杆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限位杆上设置有所述挂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钢管杆上从下至上依次垂直设置有枢转爬杆和若干个固定爬杆,固定爬杆通过支撑杆上设置的连接件固定设置在钢管杆上,且其中一个连接件设置有通孔通过半圆抱箍固定在钢管杆上;通过枢转爬杆的支撑杆顶部通过枢转连接件枢转连接在钢管杆上,不使用时通过将活动拉杆向上推将踏板收拢贴合在枢转爬杆的支撑杆上,再通过限位杆两端与左右两侧的活动拉杆通过连接件连接,然后向上推枢转爬杆,使得枢转爬杆围绕枢转连接件向上翻折,通过限位杆上设置的挂钩挂在枢转爬杆上方的固定爬杆上。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使用便捷稳固、防意外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枢转爬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两侧的活动拉杆收拢踏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将枢转爬杆翻转悬挂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枢转爬杆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枢转爬杆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钢管杆,11-半圆抱箍,2-固定爬杆,3-枢转爬杆,4-枢转连接件,41-第一连接块,42-枢转连接件,43-第三连接块,5-支撑杆,51-连接块,6-踏板,61-扶手,62-脚踏槽,63-限位块,7-活动拉杆,71-限位杆,8-挂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5所示,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钢管杆1上从下至上依次垂直设置有枢转爬杆3和若干个固定爬杆2,枢转爬杆3和固定爬杆2均包括支撑杆5,支撑杆5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排踏板6,支撑杆5靠近钢管杆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钢管杆1连接的连接块51;枢转爬杆3顶部枢转连接在钢管杆1上,枢转爬杆3底部设置有翻转悬挂在钢管杆1上的挂钩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踏板6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脚踏槽61,脚踏槽61远离支撑杆5的一端设置有把手6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枢转爬杆3的支撑杆5左右两侧均枢转连接有多个踏板6,踏板6与枢转爬杆3的支撑杆5之间设置有抵靠住踏板6的限位块63,所述限位块63使得枢转爬杆3上枢转连接的踏板6在向外打开时,与支撑杆5垂直。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枢转爬杆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拉杆7,枢转爬杆3左侧的一排踏板6在同一直线上,以及枢转爬杆3右侧的一排踏板6在同一直线上;枢转爬杆3左侧一排踏板6和枢转爬杆3右侧一排踏板6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活动拉杆7枢转连接。通过推拉左侧的活动拉杆7能实现左侧一排踏板6的收拢和打开,通过推拉右侧的活动拉杆7能实现右侧一排踏板6的收拢和打开。左右两侧的具体的活动拉杆7底部连接有横向的限位杆71,限位杆71上设置有挂钩8。更具体的,限位杆71一端与枢转爬杆3左侧的活动拉杆7枢转连接,限位杆71另一端与枢转爬杆3右侧的活动拉杆7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或,限位杆71一端与枢转爬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包括若干个固定爬杆和枢转爬杆,钢管杆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枢转爬杆和若干个固定爬杆,所述枢转爬杆顶部枢转连接在钢管杆上,所述枢转爬杆底部设置有翻转悬挂在钢管杆上的挂钩;所述枢转爬杆和固定爬杆均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侧设置有两排踏板,所述枢转爬杆两侧的踏板枢转连接在其支撑杆上;所述固定爬杆两侧的踏板固定设置在其支撑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包括若干个固定爬杆和枢转爬杆,钢管杆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枢转爬杆和若干个固定爬杆,所述枢转爬杆顶部枢转连接在钢管杆上,所述枢转爬杆底部设置有翻转悬挂在钢管杆上的挂钩;所述枢转爬杆和固定爬杆均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侧设置有两排踏板,所述枢转爬杆两侧的踏板枢转连接在其支撑杆上;所述固定爬杆两侧的踏板固定设置在其支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脚踏槽,所述脚踏槽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与枢转爬杆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抵靠住踏板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管杆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靠近钢管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钢管杆连接的连接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非作业人员攀爬的电力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献龙葛妹妹唐雪华王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吴输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