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87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后端设有后盖,工作台上端设有自动检测仪表,自动检测仪表一侧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自动检测仪表与电路控制模块电连接,工作台中间设有可移动的固定机构,工作台前侧设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与自动检测仪表电连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与电闸电连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上端与固定机构相连,电闸下侧设有连线机构,工作台与后盖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机构,多个工作台通过连接机构相互连接,工作台四端各设有紧固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可自由转换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的固定机构安装双电源开关,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利性。

A modular dual 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ag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领域,涉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
技术介绍
老化设备采用人工操作与监视,控制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重复进行转换电路动作,以发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潜在的故障,但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快速检测台[申请号:201310325077.1],包括台板、设于台板上的开关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上的多个常用备用电源开关、常用备用电源开关接头,每一个所述双电源连接一个常用电源开关和一个备用用电源开关,所述多个常用备用电源开关使用电线连接成并联结构与外接电源构成回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快速检测台,通过设置可以同时进行多台双电源测试的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方案中的无法实现待检测的双电源开关的快速拆装,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运用可自由转换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的固定机构安装双电源开关,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便利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后端设有后盖,所述工作台上端设有自动检测仪表,所述自动检测仪表一侧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所述自动检测仪表与电路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自动检测仪表两端各设有电闸,所述工作台中间设有可移动的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前侧设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与自动检测仪表电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与电闸电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上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电闸下侧设有能自动回收电线的连线机构,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机构,多个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连接机构相互连接,所述工作台四端各设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另一端设于所述后盖内。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固定机构,通过可移动的所述滑块来固定不同宽度规格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按压所述支柱可控制通过摩擦力固定所述滑块位置的所述摩擦块内移,使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槽内自由移动改变位置。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块,所述工作台中间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两端各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内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内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摩擦块外端与所述滑槽内壁接触,所述摩擦块中间设有插槽,所述滑块后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这有支柱,所述第二凹槽两端各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柱两端各设有限位板并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支柱后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外侧并两端各设有横板,所述第一凹槽后端设有通槽,所述横板前端设有插板并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支柱后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后端设有挡板,当所述支柱向前侧移动时,所述插板前端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摩擦块上端与所述滑槽内壁分离。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两端各设有直槽口,所述固定杆后端通过所述直槽口延伸至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前侧,所述直槽口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与所述第三凹槽内壁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板上端与所述固定杆接触。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所述连线机构包括电机,所述工作台两端各设有空腔,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机前端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中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转轮,所述转轮内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两端各设有棘爪槽,所述棘爪槽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间设有棘爪,所述转轮外端缠绕有电线,所述电线内端连接至所述自动检测仪表处,所述空腔后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电线外端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后侧并设有插头,当所述转盘逆时针旋转时,所述棘爪外端与所述转轮内壁接触。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工作台外端环绕设有第一导轨,所述后盖外端环绕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连接块后端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一连接块前端设于所述第二导轨内,所述第一连接块中间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后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后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块右侧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后端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二连接块前端设于所述第二导轨内,所述第二连接块中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端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外侧并设有第二连接槽。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当所述多个工作台拼接时,所述连接板外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外端接触,所述连接块前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内。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工作台四端各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设于所述螺纹孔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旋合,所述后盖四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位置对应的卡槽,所述螺纹杆前端延伸至所述卡槽内并设有卡盘。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电路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操作站,所述上位操作站通过RS-总线通讯方式与所述自动检测仪表电连接,所述上位操作站内设置有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和所述电闸电连接。在上述的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中,所述上位操作站为电脑或者智能仪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机构通过可移动的滑块来固定不同宽度规格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按压支柱可控制通过摩擦力固定滑块位置的摩擦块内移,使滑块可在滑槽内自由移动改变位置,松开支柱后摩擦块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自动外移与滑槽内壁接触进而固定滑块位置,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便利性和适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杆更便于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挂靠在工作台上,通过挡板抵住固定板并使固定板下移后即可将直槽口移至固定杆外侧,当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挂靠在工作台上时,固定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抵在固定杆下端,防止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晃动意外掉落,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中的连线机构通过转轮和棘爪的配合关系实现电线的回收,拉出电线使转轮顺时针旋转,此时棘爪外端与转轮内壁分离,不影响电线的拉出动作,而驱使转盘逆时针旋转时,棘爪外端与转轮内壁接触,并使转轮逆时针旋转,即可回收电线,无须独立放置安装电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电线可以得到保护,提高了电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便利性。4.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槽将多个工作台拼接在一起,实现工作台的模块化,驱使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槽靠近即可通过连接块进行连接,驱使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槽分开时连接块自动回缩实现分离,便于安装和拆卸工作台,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便利性,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设置工作台和多个工作台的拼接造型,可对多个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5.本专利技术中的螺纹杆可控制工作台与后盖之间的距离,即可改变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的固定效果,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后端设有后盖(2),所述工作台(1)上端设有自动检测仪表(3),所述自动检测仪表(3)一侧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4),所述自动检测仪表(3)与电路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自动检测仪表(3)两端各设有电闸(5),所述工作台(1)中间设有可移动的固定机构(10),所述工作台(1)前侧设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与自动检测仪表(3)电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与电闸(5)电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上端与所述固定机构(10)相连,所述电闸(5)下侧设有能自动回收电线的连线机构(30),所述工作台(1)与所述后盖(2)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机构(60),多个所述工作台(1)通过所述连接机构(60)相互连接,所述工作台(1)四端各设有紧固机构(50),所述紧固机构(50)另一端设于所述后盖(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后端设有后盖(2),所述工作台(1)上端设有自动检测仪表(3),所述自动检测仪表(3)一侧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4),所述自动检测仪表(3)与电路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自动检测仪表(3)两端各设有电闸(5),所述工作台(1)中间设有可移动的固定机构(10),所述工作台(1)前侧设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与自动检测仪表(3)电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与电闸(5)电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上端与所述固定机构(10)相连,所述电闸(5)下侧设有能自动回收电线的连线机构(30),所述工作台(1)与所述后盖(2)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机构(60),多个所述工作台(1)通过所述连接机构(60)相互连接,所述工作台(1)四端各设有紧固机构(50),所述紧固机构(50)另一端设于所述后盖(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0)包括滑块(11),所述工作台(1)中间设有滑槽(12),所述滑块(11)设于所述滑槽(12)内,所述滑块(11)两端各设有第一凹槽(13),所述第一凹槽(13)内设有摩擦块(14),所述摩擦块(14)内端与所述第一凹槽(13)内壁内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摩擦块(14)外端与所述滑槽(12)内壁接触,所述摩擦块(14)中间设有插槽(16),所述滑块(11)后端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内这有支柱(18),所述第二凹槽(17)两端各设有限位槽(19),所述支柱(18)两端各设有限位板(20)并设于所述限位槽(19)内,所述支柱(18)后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17)外侧并两端各设有横板(21),所述第一凹槽(13)后端设有通槽(29),所述横板(21)前端设有插板(22)并设于所述通槽(29)内,所述支柱(18)后端设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后端设有挡板(24),当所述支柱(18)向前侧移动时,所述插板(22)前端设于所述插槽(16)内,所述摩擦块(14)上端与所述滑槽(12)内壁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两端各设有直槽口(25),所述固定杆(23)后端通过所述直槽口(25)延伸至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6)前侧,所述直槽口(25)下端设有第三凹槽(26),所述第三凹槽(26)内设有固定板(27),所述固定板(27)下端与所述第三凹槽(26)内壁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8),所述固定板(27)上端与所述固定杆(23)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老化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机构(30)包括电机(31),所述工作台(1)两端各设有空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健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自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