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材料温度感知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温度测量
,特指一种超材料温度感知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车辆的消防安全和可靠运行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轨道交通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列车安全的潜在因素。例如,机车受电弓是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车辆(高铁、机车及地铁)普遍采用的一种受流装置。一般的弓网问题主要包括受电弓滑板偏磨、螺钉松脱、弓网燃弧故障等,由于大电流的供电特性,弓网故障可能出现接触线烧断和受电弓断裂,同时温度工作在100℃以上,导致车辆供电系统跳闸和车辆损坏,并直接造成运营中断,后果非常严重。上述弓网故障都以过热方式体现。因此,实时在线监测列车运行情况下的弓网温度,确保列车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弓网温度进行监测有如下手段:人工检测,依赖于供电网出厂和安装环节的检测和人工登顶检查受电弓、接触网磨耗和异常,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安全性较差、强度大,作业时干扰行车,且无法实现实时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依赖于高速红外摄像机检测弓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材料温度感知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3)以及附着在基底(3)上的超材料结构,所述超材料结构包括纳米孔状框架层(1)以及嵌入至纳米孔内的纳米感知材料(2),所述纳米感知材料(2)的反射特征峰与温度具有对应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材料温度感知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3)以及附着在基底(3)上的超材料结构,所述超材料结构包括纳米孔状框架层(1)以及嵌入至纳米孔内的纳米感知材料(2),所述纳米感知材料(2)的反射特征峰与温度具有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温度感知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3)由氧化铝陶瓷或蓝宝石或石英或镁铝尖晶石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温度感知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状框架层(1)的纳米孔的孔径大小在预设范围内,以保证嵌入至纳米孔内的纳米感知材料(2)的尺寸在可见光范围内对不同波长有吸收和反射效应。
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材料温度感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制备纳米孔状框架层(1):在基底(3)上溅射一层金属铝或者金属钛,利用电化学阳极氧化还原反应,将溅射有金属铝或者金属钛的基底(3)作为阳极,金属铝片作为阴极,在反应溶液内进行反应,金属铝或者金属钛反应生成具有规则排列结构的纳米孔状氧化铝或者氧化钛,即纳米孔状框架层(1);
S02、在纳米孔状框架层(1)的纳米孔内沉积钠米金属以形成纳米感知材料(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的具体过程为:在纳米孔状框架层(1)上放置网版,然后采用丝网印刷纳米金属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刘翊,杨颖,李林,车颜贤,莫洪波,沈意平,黄贵励,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