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69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壁插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中螺旋扇叶及第二转动轴横跨河道,在清淤的同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转轮的作用下可缓缓移动,使螺旋叶片在横向清淤的同时可竖向移动清淤,从而实现大面积清淤。

A desilting device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领域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河道通常由于其自身水流速度相对较慢,使得水中的泥沙等悬浮物不能由水流作用即使冲走,久而久之沉淀在河床底部形成淤泥,由于河道淤积,河床逐步抬高,致使河道防洪、除涝标准降低,河道上拦河节制闸的防洪、蓄水等调节能力也大大下降,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灌溉、补源、防洪、除涝等效益发挥和防汛安全,河道淤积还将引起拦河闸上游水位升高,沿岸附近地区地下水位上升,极易导致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威胁城乡及防汛等安全,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另外,在汛期,由于水闸的调度运行,会冲刷水闸下游的河槽,导致河床降低,有时还会出现河水倒流或横流等现象,不便于河道的管理与维护。对河道内淤泥的清理就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清淤方法多数采用抓斗试清淤以及泵吸式清淤,两种清淤方法效率低下,且清淤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壁插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贯穿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污泵,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平行,且所述排污管的外侧壁插接有第二竖杆,所述排污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管且与所述收集管连通,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竖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管的右侧壁,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对称设有转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转轮之间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板。优选的,所述收集管的左表面设有收集罩。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侧壁对应所述收集罩处呈锥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通过设置第二转动轴以及螺旋叶片,通过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翻绞,同时螺旋叶片的转动会将翻绞起来的泥沙向收集管方向搅动,最后由收集管将泥沙吸入,实现清淤,本设备结构简单,其中螺旋扇叶及第二转动轴横跨河道,在清淤的同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转轮的作用下可缓缓移动,使螺旋叶片在横向清淤的同时可竖向移动清淤,从而实现大面积清淤,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为插接,可根据河道的不同宽度而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二转轴,适应各种河道的清淤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第一电机、4-第一转动轴、5-螺杆、6-第一竖杆、7-排污管、8-排污泵、9-第二竖杆、10-收集管、11-第二电机、12-第二转动轴、13-螺旋叶片、14-转轮、15-弹簧、16-环形限位板、17-收集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侧壁插接有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均为空心杆状结构,从而减轻设备整体质量,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外表面紧贴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表面,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在工作时保持水平,在工作时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横跨整个河道,起对设备的连接作用,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电机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靠左的位置,因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杆1,而第二连接杆2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侧壁,使得第二连接杆2无法穿过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将第一电机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靠左端位置可预留出较长距离以供所述第二连接杆2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中滑动,同时第一电机3的左端应预留足够的位置以供其放置在河岸上,以防止设备掉入河中,所述第一转动轴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下方,在工作时处于河水内,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竖杆6,所述螺杆5的直径应大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直径,使得所述螺杆5可与所述第一竖杆6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竖杆6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螺杆5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侧壁贯穿设有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靠右位置处,原因与第一电机3的设置位置相同,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污泵8,所述排污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6平行,所述排污管7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下方,且所述排污管7的外侧壁插接有第二竖杆9,所述第二竖杆9与排污管7相互连通,且所述排污管7可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竖杆9与所述排污管7构成可伸缩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管10且与所述收集管10连通,所述第一竖杆6的下端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竖杆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2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管10的右侧壁,因所述收集管10由第二竖杆9固定,将所述第二转动轴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管10上,可使得第二转动轴12的连接更为稳定,同时也使得所述收集管10始终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12的右侧,以便收集翻绞后的泥沙,因所述第二竖杆9与所述排污管7只可相对上下移动,使得第一竖杆6与所述第一转动轴4之间也只能做相对上下移动,当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转动轴4转动时,第一转动轴4带动螺杆5转动,因第一竖杆6无法随之随之转动,从而使得螺杆5在所述第一竖杆6的内部转动,因所述螺杆5与所述第一竖杆6的内螺纹相啮合,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竖杆6相对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上下移动,所述所述第二转动轴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3,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侧壁插接有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竖杆(6),所述第一竖杆(6)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螺杆(5)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侧壁贯穿设有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污泵(8),所述排污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6)平行,且所述排污管(7)的外侧壁插接有第二竖杆(9),所述排污管(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管(10)且与所述收集管(10)连通,所述第一竖杆(6)的下端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竖杆(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2)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管(10)的右侧壁,所述第二转动轴(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3),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下表面对称设有转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侧壁插接有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竖杆(6),所述第一竖杆(6)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螺杆(5)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侧壁贯穿设有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污泵(8),所述排污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6)平行,且所述排污管(7)的外侧壁插接有第二竖杆(9),所述排污管(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管(10)且与所述收集管(10)连通,所述第一竖杆(6)的下端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竖杆(6)的侧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华李牧于桂金毛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衡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