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其包括桩靴主体,排水板以及抵接组件,所述桩靴主体呈开口式,所述排水板的一端呈弧形,所述排水板呈弧形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内,且与所述桩靴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内,能够将所述排水板抵接在所述桩靴主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排水板呈弧形的一端设置在桩靴主体内,且与桩靴主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内的抵接组件将排水板抵接在桩靴主体上,保证排水板与桩靴紧密连接,从而对排水板进行有效固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排水板与桩靴紧密连接,桩靴在泥土的作用力下不会移动,从而保证排水板不会出现回带现象。
A drainage board pile sho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作业环境,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时,往往会采用桩靴进行排水板的插设施工,而排水板的插设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地基的加固质量来说十分重要,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地基加固效果。而在施工过程中,排水板的回带长度是排水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排水板在插设过程中,由于排水板与桩靴无法紧密连接,易产生排水板回带和无法有效固定的现象,影响施工质量。因此,亟需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排水板与桩靴无法紧密连接,易造成排水板回带和无法有效固定的现象这一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包括:桩靴主体,排水板以及抵接组件,所述桩靴主体呈开口式,所述排水板的一端呈弧形,所述排水板呈弧形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内,且与所述桩靴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内,能够将所述排水板抵接在所述桩靴主体上。优选地,所述桩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抵接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桩靴主体的底部相连,所述排水板呈弧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抵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滑板以及固定件,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的一端,且向所述桩靴主体内部延伸,所述滑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滑板的另一端能够将所述排水板抵接在所述桩靴主体上,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排水板与所述桩靴主体抵接后,固定所述滑板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滑板背离所述排水板的一侧,所述固定件通过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固定所述滑板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滑板朝向所述排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板呈夹角设置,所述压板用于将所述排水板与所述桩靴主体抵接。优选地,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桩靴主体设有开口的一端,所述排水板位于所述套管内。优选地,所述套管与所述桩靴主体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桩靴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挂钩相配合的吊耳,所述套管与所述桩靴主体通过所述挂钩与所述吊耳配合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吊耳为具有开口的弹性吊耳。优选地,沿所述套管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弹压板,所述弹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组件抵接。优选地,所述套管与所述桩靴主体抵接的一端设置第二支架,所述弹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组件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排水板桩靴装置,通过将排水板呈弧形的一端设置在桩靴主体内,且与桩靴主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内的抵接组件将排水板抵接在桩靴主体上,保证排水板与桩靴紧密连接,从而对排水板进行有效固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排水板与桩靴紧密连接,桩靴在泥土的作用力下不会移动,从而保证排水板不会出现回带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中抵接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桩靴主体;2-排水板;3-抵接组件;31-连接板;32-滑板;33-压板;4-第一支架;5-套管;6-挂钩;7-吊耳;8-弹压板;9-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包括:桩靴主体1,排水板2以及抵接组件3,桩靴主体1呈开口式,排水板2的一端呈弧形,排水板2呈弧形的一端设置在桩靴主体1内,且与桩靴主体1固定连接,抵接组件3设置在桩靴主体1内,能够将排水板2抵接在桩靴主体1上。进一步地,桩靴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支架4,第一支架4的一端与抵接组件3相连,另一端与桩靴主体1的底部相连,排水板2呈弧形的一端与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保证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稳定连接,防止施工过程中,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脱离。进一步地,抵接组件3包括连接板31、滑板32以及固定件(图中未示出),连接板31设置在桩靴主体1的一端,且向桩靴主体1内部延伸,滑板32的一端滑动设置在连接板31上,滑板32的另一端能够将排水板2抵接在桩靴主体1上,固定件被配置为当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抵接后,固定滑板32与连接板31的相对位置。具体地,连接板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固定件设置在滑板32背离排水板2的一侧,固定件通过卡设在第一定位槽中固定滑板32与连接板31的相对位置,保证滑板32有效抵接在排水板2上,使得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贴合。为了增大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抵接面积,保证抵接后,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能够有效贴合,可选地,滑板32朝向排水板2的一侧设置有压板33,压板33与滑板32呈夹角设置,压板33用于将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抵接,压板33与滑板3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压板33与排水板2抵接的抵接面的形状与排水板2朝向压板33的侧面形状相匹配,保证压板33与排水板2紧密贴合,从而保证排水板2与桩靴主体1有效贴合。进一步地,本排水板桩靴装置还包括套管5,套管5的一端抵接在桩靴主体1设有开口的一端,排水板2位于套管5内。通过套管5辅助桩靴主体1插入施工区域的土地中,能够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为了将套管5与桩靴主体1有效连接,方便施工应用,在套管5与桩靴主体1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挂钩6,桩靴主体1上设置有与挂钩6相配合的吊耳7,套管5与桩靴主体1通过挂钩6与吊耳7配合相连接。由于套管5辅助桩靴主体1打入地下后,套管5需要取出,而桩靴主体1位于地下,所以,挂钩6需要与吊耳7进行分离,保证套管5顺利取出。可选地,吊耳7为具有开口的弹性吊耳,当套管5取出时,挂钩6向上运动,弹性吊耳在挂钩6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挂钩6从吊耳7的开口处脱离,实现挂钩6与吊耳7的分离。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本排水板2桩靴装置插入过程中,套管5与桩靴主体1稳定连接,套管5拔出时,挂钩6与吊耳7便于分离,沿套管5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弹压板8,弹压板8可伸缩;弹压板8的一端与套管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抵接组件3抵接。具体地,套管5与桩靴主体1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架9,弹压板8的一端与第二支架9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靴主体(1),排水板(2)以及抵接组件(3),所述桩靴主体(1)呈开口式,所述排水板(2)的一端呈弧形,所述排水板(2)呈弧形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1)内,且与所述桩靴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组件(3)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1)内,能够将所述排水板(2)抵接在所述桩靴主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靴主体(1),排水板(2)以及抵接组件(3),所述桩靴主体(1)呈开口式,所述排水板(2)的一端呈弧形,所述排水板(2)呈弧形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1)内,且与所述桩靴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组件(3)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1)内,能够将所述排水板(2)抵接在所述桩靴主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靴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4)的一端与所述抵接组件(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桩靴主体(1)的底部相连,所述排水板(2)呈弧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组件(3)包括连接板(31)、滑板(32)以及固定件,所述连接板(31)设置在所述桩靴主体(1)的一端,且向所述桩靴主体(1)内部延伸,所述滑板(32)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1)上,所述滑板(32)的另一端能够将所述排水板(2)抵接在所述桩靴主体(1)上,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排水板(2)与所述桩靴主体(1)抵接后,固定所述滑板(32)与所述连接板(31)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板桩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滑板(32)背离所述排水板(2)的一侧,所述固定件通过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固定所述滑板(3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薛武强,唐俊华,孙九春,潘万荣,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