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645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属于生态园林领域,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岸坡体底端的护脚基台、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坡面上的若干根护坡杆,若干根所述护坡杆的底端均插入所述护脚基台,若干根所述护坡杆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可实现在不将河岸坡体与水体相隔绝的情况下增强护坡结构的稳固性。

A kind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garden riverb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态园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采取工程硬化手段把河流固化、渠道化,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坡、干砌或浆砌片石护坡等刚性护坡结构,这种方式只考虑其强度功能和防水效应,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破坏了河岸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隔绝了水体和河岸土壤的物质交换过程,影响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过程,没有考虑到园林河岸的景观效应。现有的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若采用不将河岸坡体与水体相隔绝的结构,则护坡效果相对较差,且护坡的结构易在河岸坡体上发生滑坡现象,尤其是雨水冲击后的坡面,严重影响护坡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以实现在不将河岸坡体与水体相隔绝的情况下增强护坡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岸坡体底端的护脚基台、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坡面上的若干根护坡杆,若干根所述护坡杆的底端均插入所述护脚基台,若干根所述护坡杆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护坡杆均为毛竹护坡杆。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护坡杆的顶端均倾斜弯曲插入至所述河岸坡体的内部。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护坡杆均倾斜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的坡面上。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所述护坡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或倒三角形。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坡防护区包括水上坡岸防护区和水下坡岸防护区,所述水上坡岸防护区位于所述河岸坡体的上部分,所述水下坡岸防护区位于所述河岸坡体的下部分。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上坡岸防护区包括种植在所述河岸坡体上的陆生植物以及铺设在所述河岸坡体的坡面上的水上砂土层,所述陆生植物和所述水上砂土层均位于相邻两所述护坡杆之间。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下坡岸防护区包括铺设在所述河岸坡体的坡面上的水下砂土层、铺设在所述水下砂土层上的碎石层,所述水下砂土层和所述碎石层均位于相邻两所述护坡杆之间。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上砂土层上铺设有草皮。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下坡岸防护区还包括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在所述碎石层的碎石形成的间隙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通过在河岸坡体的底端设置护脚基台,可为河岸坡体底部进行支撑,以对河岸坡体整体提供阻挡力,增强河岸坡体的稳固性。通过在河岸坡体的坡面设置若干根护坡杆对坡面进行防护,且若干根护坡杆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河岸坡体坡面未与水体隔绝,便于在护坡防护区种植植物或铺设土层等并与护坡杆联结形成对坡面的防护层,可有效对坡面进行防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将若干根护坡杆的底端均插入护脚基台中,可有效防止护坡杆在恶劣天气下沿河岸坡体表面下滑,可增强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固性,且使护坡杆、护坡防护区与护脚基台联结,对河岸坡体形成整体防护。以上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可实现在不将河岸坡体与水体相隔绝的情况下增强护坡结构的稳固性,对河岸坡体进行有效防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护坡杆与河岸坡体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河岸坡体的坡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河岸坡体;2、护脚基台;3、护坡杆;4、护坡防护区;41、水上坡岸防护区;42、水下坡岸防护区;411、陆生植物;412、水上砂土层;421、水下砂土层;422、碎石层;413、草皮;423、水生植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岸坡体1底端的护脚基台2、设置在河岸坡体1坡面上的若干根护坡杆3,护脚基台2由片石及混凝土组成,护脚基台2沿河岸坡体1底端水平方向铺设,护脚基台2可为河岸坡体1底部进行支撑,以对河岸坡体1整体提供阻挡力,增强河岸坡体1的稳固性,若干根护坡杆3紧贴于河岸坡体1的坡面上,若干根护坡杆3的底端均插入护脚基台2,可有效防止护坡杆3在恶劣天气下沿河岸坡体1表面下滑,可增强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固性,若干根护坡杆3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4,使护坡杆3、护坡防护区与护脚基台2联结,对河岸坡体1形成整体防护。为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地,若干根护坡杆3均为毛竹护坡杆,毛竹韧性好,价格低廉,无需使用钢材或水泥杆,更加环保,适合于园林河岸生态景观。为增强护坡杆3与河岸坡体1之间联结稳固性,进一步地,若干根护坡杆3的顶端均倾斜弯曲插入至河岸坡体1的内部,可增强护坡杆3与河岸坡体1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护坡杆3的顶端和底端均被固定,从而增强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固性。其中,毛竹可采用火烤,将毛竹顶端烤热掰弯成型。为提高护坡杆3对河岸坡体1的防护性能,进一步地,若干根护坡杆3均横向倾斜设置在河岸坡体1的坡面上,相邻两护坡杆3之间形成V字形或倒V字形,可提高护坡杆3对河岸坡体1的坡面的防护锁紧,防止滑坡。为进一步增强防护性能,进一步地,护坡防护区4包括水上坡岸防护区41和水下坡岸防护区42,水上坡岸防护区41位于河岸坡体1的上部分,并位于常水位线以上,水下坡岸防护区42位于河岸坡体1的下部分,并位于常水位线以下,实现针对性防护。其中,水上坡岸防护区41包括种植在河岸坡体1上的陆生植物411以及铺设在河岸坡体1的坡面上的水上砂土层412,水上砂土层412上铺设有草皮413,草皮413、陆生植物411和水上砂土层412均位于相邻两护坡杆3之间,水上砂土层412为河岸坡体1上的陆生植物及草皮413提供生长土壤和养分,且陆生植物411根系能起到在深层次锚固河岸坡体1的土体的作用,草皮413能够对河岸坡体1整体表层起到水土保持作用,更能促进河岸坡体1坡面土壤和生物植物之间的物质交换,产生良好的生态景观效应。其中,水下坡岸防护区42包括铺设在河岸坡体1的坡面上的水下砂土层421、铺设在水下砂土层421上的碎石层422,水下砂土层421和碎石层422均位于相邻两护坡杆3之间,水下坡岸防护区42还包括水生植物423,水生植物423种植在碎石层422的碎石形成的间隙之间,碎石层422可压住水下砂土层421,防止水下砂土层421被水冲击流失,水下砂土层421可为水生植物423提供养分及生长土壤,水生植物423可促进水生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设置在河岸坡体(1)底端的护脚基台(2)、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1)坡面上的若干根护坡杆(3);/n若干根所述护坡杆(3)的底端均插入所述护脚基台(2);/n若干根所述护坡杆(3)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河岸坡体(1)底端的护脚基台(2)、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1)坡面上的若干根护坡杆(3);
若干根所述护坡杆(3)的底端均插入所述护脚基台(2);
若干根所述护坡杆(3)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若干根所述护坡杆(3)均为毛竹护坡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若干根所述护坡杆(3)的顶端均倾斜弯曲插入至所述河岸坡体(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若干根所述护坡杆(3)均倾斜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1)的坡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所述护坡杆(3)之间形成V字形或倒V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坡防护区(4)包括水上坡岸防护区(41)和水下坡岸防护区(42);
所述水上坡岸防护区(41)位于所述河岸坡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