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452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所述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与空调机组的冷媒循环主管路连通的冷媒调节单元,冷媒调节单元包括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以及用于连通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与冷媒循环主管路的调节管路,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存储有液态冷媒,调节管路包括用于回收冷媒循环主管路中液态冷媒的储液管路以及用于向冷媒循环主管路补充气态冷媒的补气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预先在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存储适量冷媒,在机组调试开机前无需售后人员从外部补充超长连管需要的冷媒量,提高安装调试效率;且由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具有储液和补气的作用,使得机组在制热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调节冷媒量,改善制热效果,提高系统可靠性。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in heating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机组出厂液量一般按照国标管长的要求充注冷媒量,国标管长一般为5m或7.5m,但在空调器的工程安装现场,一般存在30-50m的超长连接管,此时制热循环冷媒流动路径如图1所示,冷媒依次经压缩机1’排气口、四通阀2’、长连接气管3’、蒸发器4’、长连接液管5’、节流部件6’、冷凝器7’、四通阀2’、压缩机1’回气口,完成一个循环。但是这种制热循环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安装了超长连接管,为了保证机组的运行效果及可靠性,售后安装人员在实地安装超长连接管时,需从外部冷媒罐补充加液;(2)机组正常制热运行过程中无法进行自动调节修正冷媒充注量,可调性较差,影响可调制热效果及使用寿命,具体表现为:高温运行时,系统压力高,压缩机负荷大,需及时卸载保护;低温运行时,换热量低,内侧蒸发温度、压力低,由于按超长连接管补充加液量,此时冷媒量多,易回液进压缩机压缩腔,液态冷媒可压缩性差,损坏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冷媒循环系统在安装调试超长连接管时,需要从外部补充冷媒,而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又无法进行自动调节修正冷媒充注量,影响可调制热效果及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包括与空调机组的冷媒循环主管路连通的冷媒调节单元,所述冷媒调节单元包括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的调节管路,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存储有冷媒,所述调节管路包括储液管路和补气管路,所述储液管路用于回收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中的液态冷媒,所述补气管路用于向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补充气态冷媒。由此,可以预先在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存储适量冷媒,在空调机组调试开机前无需售后专业人员从外部补充超长连管需要的冷媒量,提高安装调试效率;另外,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具有储液和补气的作用,使得空调机组在正常制热极恶劣环境的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调节冷媒量,改善制热效果,提高系统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内设置有内腔缸体,所述内腔刚体用于储存所述冷媒,所述内腔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上薄壁换热盘管和下薄壁换热盘管。由此,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不仅具有存储冷媒的作用,还具有气液分离作用,通过上、下薄壁换热盘管中流经的冷媒与储液器内部储存的冷媒之间的热交换作用,实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储液和补气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液口,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液口均与所述内腔缸体连通,所述上薄壁换热盘管上设有相通的第一进口端和第一出口端,所述下薄壁换热盘管上设有相通的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由此,换热盘管中的高温冷媒和低温冷媒各自独立,通过换热盘管与内腔缸体的配合,实现冷或热流体对储液器内部冷媒降温或加热,降低或提高储液器内部冷媒压力,从而使得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具有存液或对外放气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二超长连管、蒸发器、第一超长连管、节流部件及冷凝器,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用于将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二超长连管、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超长连管、所述节流部件及所述冷凝器连接成一个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超长连管与所述节流部件之间的第二管路以及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回气口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第一管路。由此,通过在冷媒循环主管路中增设超长连管,以满足实际安装过程之间中对管路长度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补气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出气口之间,且所述补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液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进液口之间,且所述储液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由此,通过补气管路与第三电磁阀的配合,实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补充冷媒的功能,通过储液管路与第四电磁阀的配合,实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回收多余冷媒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管路还包括增压管路,所述增压管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所述第二进口端之间,且所述增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由此,通过设置增压管路,可大幅增加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的压力,便于冷媒由可换热气液分离器补进入压缩机回气口,以快速增加压缩机内的气态冷媒量,保证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为最佳冷媒量,提高空调机组的制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管路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所述第二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由此,通过设置第二支路,使得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两条并列路径进入节流部件,配合增压管路,不仅能够增加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部压力,还具有冷凝冷媒的作用,不影响冷媒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还包括闪发器,所述调节管路还包括降压管路,所述降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闪发器的一端通过所述降压管路与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所述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闪发器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由此,通过设置闪发器和降压管路,可降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的压力,便于冷媒循环主管路中多余的冷媒存储至可换热气液分离器中,以保证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量为最佳冷媒量,提高空调机组的制热效果。通过第二电磁阀的开闭控制,来调节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内部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管路还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所述第一出口端和所述第一管路连接。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支路,使得从节流部件节流后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经两条并列路径进入压缩机,配合降压管路,在实现降低可换热气液分离器压力的同时,还具有蒸发冷媒的作用,不影响冷媒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所述节流部件包括沿冷媒流向依次设置的一级节流部件和二级节流部件,所述闪发器设置在所述一级节流部件和所述二级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上。由此,两级节流部件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防止管路压力突然降低,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经初步节流后的冷媒进入闪发器,也更易实现减压蒸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提高的空调器,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与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换热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的冷媒补充流向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的冷媒储存流向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可换热气液分离器;5-闪发器;6-第一超长连管;7-第二超长连管;8-一级节流部件;9-二级节流部件;10-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13-第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空调机组的冷媒循环主管路连通的冷媒调节单元,所述冷媒调节单元包括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与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的调节管路,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内存储有液态冷媒,所述调节管路包括储液管路和补气管路,所述储液管路用于回收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中的液态冷媒,所述补气管路用于向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补充气态冷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空调机组的冷媒循环主管路连通的冷媒调节单元,所述冷媒调节单元包括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与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的调节管路,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内存储有液态冷媒,所述调节管路包括储液管路和补气管路,所述储液管路用于回收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中的液态冷媒,所述补气管路用于向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补充气态冷媒。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热气液分离器(4)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内设置有内腔缸体(41),所述内腔刚体(41)用于储存所述冷媒,所述内腔缸体(41)的外壁上设置有上薄壁换热盘管(42)和下薄壁换热盘管(43)。


3.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44)和进液口(45),所述出气口(44)和所述进液口(45)均与所述内腔缸体(41)连通,所述上薄壁换热盘管(42)上设有相通的第一进口端(47)和第一出口端(46),所述下薄壁换热盘管(43)上设有相通的第二进口端(48)和第二出口端(49)。


4.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四通阀(14)、第二超长连管(7)、蒸发器(3)、第一超长连管(6)和节流部件及冷凝器(2),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用于将所述压缩机(1)、所述四通阀(14)、所述第二超长连管(7)、所述蒸发器(3)、所述第一超长连管(6)、所述节流部件及所述冷凝器(2)连接成一个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主管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超长连管(6)与所述节流部件之间的第二管路以及连接在所述压缩机(1)回气口与所述冷凝器(2)之间的第一管路。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忠衍王义祥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