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动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被动房系统。
技术介绍
被动房是一种新的节能建筑,通过采用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其消耗的一次能源较少。由于被动房的供暖年耗热量和供冷年耗热量的指标小于常规建筑,现有的被动房系统采用的空调设备的功率较大。例如,多联机设备起步功率最小在8kW左右,而被动房每户住宅实际功率需求通常低于2kW,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并且现有的被动房系统采用空调设备中的室内换热器存在体积较大和舒适性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房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被动房系统采用的空调设备的功率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房系统,包括: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包括压缩机和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和室内换热器连通;其中,室内换热器为辐射式换热器,辐射式换热器铺设于地面或墙面或顶板上;压缩机的功率为300W至2000W。进一步地,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循环管路、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调设备(10),所述空调设备(10)包括压缩机(11)和室内换热器(12),所述压缩机(11)和所述室内换热器(12)连通;/n其中,所述室内换热器(12)为辐射式换热器,所述辐射式换热器铺设于地面或墙面或顶板上;所述压缩机(11)的功率为300W至2000W。/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被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设备(10),所述空调设备(10)包括压缩机(11)和室内换热器(12),所述压缩机(11)和所述室内换热器(12)连通;
其中,所述室内换热器(12)为辐射式换热器,所述辐射式换热器铺设于地面或墙面或顶板上;所述压缩机(11)的功率为300W至2000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10)还包括:
第一循环管路(13)、室外换热器(14)和节流装置(15),所述室外换热器(14)、所述压缩机(11)、所述室内换热器(12)和所述节流装置(15)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路(13)依次连通以形成循环回路;
四通阀(16),所述四通阀(16)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13)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循环管路(13)内的冷媒的流向;
其中,当所述空调设备(10)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四通阀(16)的第一通路导通,以使由所述压缩机(11)流出的冷媒经所述第一通路流至所述室外换热器(14)内;当所述空调设备(10)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四通阀(16)的第二通路导通,以使由所述压缩机(11)流出的冷媒经所述第二通路流至所述室内换热器(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房系统还包括通风设备(20),所述通风设备(20)包括:
进风管路(21),所述进风管路(21)具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口(211)和用于与室内连通的送风口(212),以通过所述进风管路(21)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
出风管路(22),所述出风管路(22)具有用于与室内连通的回风口(221)和用于与室外连通的排风口(222),以通过出风管路(22)将室内回风引出室外;
空气处理装置(23),所述进风管路(21)和所述出风管路(22)均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23)连接,以使位于所述进风管路(21)内的新风与位于所述出风管路(22)内的回风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路(21)的至少部分埋设在土壤内,以使位于所述进风管路(21)内的新风与所述土壤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管路(21)包括第一子管路(201)和第二子管路(202),所述第一子管路(201)穿过土壤后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23)连接;所述第二子管路(202)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23)连接并位于地面上方;
所述通风设备(20)还包括第一阀门(24)和第二阀门(25),所述第一阀门(24)设置在所述第一子管路(201)上,所述第二阀门(25)设置在所述第二子管路(202)上;
其中,所述通风设备(20)具有第一通风模式和第二通风模式,当所述通风设备(20)处于所述第一通风模式时,所述第一阀门(24)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二阀门(25)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新风先与土壤进行一次热交换后再与回风进行二次热交换;当所述通风设备(20)处于所述第二通风模式时,所述第二阀门(25)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阀门(24)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新风仅与回风进行热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房系统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30),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30)包括:
第二循环管路(31);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利,黄玉优,王子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