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津晶专利>正文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8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包括床体、微孔曝气管、辅助加热管、溢流管、导气管、消泡网和微生物载体,辅助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床体内底部,微孔曝气管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上方,溢流管竖直设置在床体内的一端,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内,消泡网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微生物功能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An ultra shallow aeration microbial biochemical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技术介绍
微生物法处理污水是当前比较成熟的处理工艺。当今社会对环境保护已越来越重视,其中污水排放标准在逐步提高。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高标准的要求单单用一般传统微生物法已力不从心。一些化学方法促进达标产品一一出现,但其处理污水的运维成本较高。目前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已达到一定境界和效果。把微生物处理污水技术再度提升来实现污水排放高标准是当今研究的课题。如何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优化、如何更好的提高微生物功能及效率使它更加发挥出潜在能力是额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时微生物功能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包括床体、微孔曝气管、辅助加热管、溢流管、导气管、消泡网和微生物载体,所述辅助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床体内底部,所述微孔曝气管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微孔曝气管(2)、辅助加热管(3)、溢流管(4)、导气管(5)、消泡网(6)和微生物载体,所述辅助加热管(3)固定设置在床体(1)内底部,所述微孔曝气管(2)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3)上方,所述溢流管(4)竖直设置在床体(1)内的一端,所述导气管(5)沿床体(1)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床体(1)中部,溢流管(4)下端和导气管(5)下端均与床体(1)连通,所述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1)内,所述消泡网(6)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n所述床体(1)呈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n所述辅助加热管(3)呈“U”形,辅助加热管(3)两端均穿过床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微孔曝气管(2)、辅助加热管(3)、溢流管(4)、导气管(5)、消泡网(6)和微生物载体,所述辅助加热管(3)固定设置在床体(1)内底部,所述微孔曝气管(2)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3)上方,所述溢流管(4)竖直设置在床体(1)内的一端,所述导气管(5)沿床体(1)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床体(1)中部,溢流管(4)下端和导气管(5)下端均与床体(1)连通,所述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1)内,所述消泡网(6)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
所述床体(1)呈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
所述辅助加热管(3)呈“U”形,辅助加热管(3)两端均穿过床体(1)的侧壁;
所述微孔曝气管(2)呈“S”形设置,微孔曝气管(2)两端均穿过床体(1)的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微孔;
所述导气管(5)上端面与床体(1)上端面平齐,导气管(5)上端径向设置有若干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位置高于溢流管(4)上端面的位置;
所述消泡网(6)呈网格状,消泡网(6)上设置有与导气管(5)对应的过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津晶郝福利
申请(专利权)人:郝津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