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业可控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259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5
一种作业可控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包括步骤:在超前工作面沿巷道延伸方向开设多个钻孔,钻孔倾斜地延伸到基本顶内部;在钻孔下方安装冲击波装置,将冲击波产生器送至钻孔底部,封孔器与孔口密封配合;从注水口向钻孔内注水,注满后启动冲击波产生器,使冲击波沿巷道延伸方向进行冲击;冲击波产生器在钻孔底部重复加载使岩层破碎达到一定范围后,将推杆收缩进行下一阶段作业,直至推杆收缩至孔口处,完成第一个钻孔作业;进行下一个钻孔作业,直至完成所有钻孔作业;岩层在钻孔贯通形成的预裂切缝处发生剪切破断;工作面推过后,布置单体支架进行临时支护;该方法具切顶可控性,易于操作、安全性能好、作业能快速完成,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A method of keeping roadway along goaf by cutting top and releasing pressure under controll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业可控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可控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属于煤矿井下切顶卸压

技术介绍
我国煤矿开采主要为井工开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回采巷道侧的基本顶范围内的坚硬顶板会形成长臂梁悬顶,伴随工作面的周期来压,该悬顶以一定的角度向采空区倾斜,造成侧向集中应力增大,致使煤柱边缘煤体破坏、单体支柱折弯、锚杆锚索破断,继而集中应力向深部转移,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矿压灾难。采场强矿压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如何进行卸压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存在的卸压方式主要为切顶卸压,包括爆破法和水压致裂法,这两种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矿压,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具体表现为:爆破法在爆破钻孔切顶时的操作性差,极易造成过度爆破或爆破不足;爆破工程量及炸药消耗量大、成本高,并造成井下空气污染;爆破冲击易损坏支架,需二次加强支护;不适用高瓦斯矿井。水压致裂法的切顶速度慢,水压切割深度和范围很难控制,且水必须保持高压状态,操作难度大,不利于煤矿的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可控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基于沿空巷道(18)原有的支护基础,在回采工作面(19)回采前,超前工作面沿巷道(18)的延伸方向在岩层(14)内等间距地开设多个钻孔(1),钻孔(1)从直接顶(2)倾斜地延伸到其上端的基本顶(3)内部;/n(2)在第一个钻孔(1)下方安装冲击波装置(4),冲击波装置(4)包括封孔器(5)、推杆(6)和冲击波产生器(7),冲击波产生器(7)设置于推杆(6)的上端,冲击波产生器(7)和推杆(6)的外径均小于钻孔(1)的孔径;封孔器(5)套装于推杆(6)的外部,封孔器(5)的外径与钻孔(1)的孔径相适配,封孔器(5)下方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可控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沿空巷道(18)原有的支护基础,在回采工作面(19)回采前,超前工作面沿巷道(18)的延伸方向在岩层(14)内等间距地开设多个钻孔(1),钻孔(1)从直接顶(2)倾斜地延伸到其上端的基本顶(3)内部;
(2)在第一个钻孔(1)下方安装冲击波装置(4),冲击波装置(4)包括封孔器(5)、推杆(6)和冲击波产生器(7),冲击波产生器(7)设置于推杆(6)的上端,冲击波产生器(7)和推杆(6)的外径均小于钻孔(1)的孔径;封孔器(5)套装于推杆(6)的外部,封孔器(5)的外径与钻孔(1)的孔径相适配,封孔器(5)下方设置有连通封孔器(5)与推杆(6)之间的腔体的注水口(8),注水口(8)的一侧设置用于检测水压的水压监测表(9);冲击波装置(4)外接操作台(10),操作台(10)上设有数据显示器(11)、波形显示器(12)和用于控制冲击波装置(4)的操作键(13);
接通冲击波装置(4)的电源,通过操作键(13)将推杆(6)的角度调整至与钻孔(1)的倾斜角度相适配,顶升推杆(6)将冲击波产生器(7)送至钻孔(1)底部,并使封孔器(5)与孔口密封配合;
(3)通过注水口(8)向钻孔(1)内注水,注满后启动冲击波产生器(7),通过操作键(13)控制冲击波的产生方向,使冲击波沿巷道(18)延伸方向进行冲击,在钻孔(1)的两侧产生冲击波;通过操作台(10)上的波形显示器(12)判断岩层(14)的破碎情况,开始阶段岩层(14)逐渐产生裂缝,通过注水口(8)持续恒定的向钻孔(1)内低压注水,水沿着冲击波产生的裂缝进入岩层(14)深部,并将冲击波耦合到岩层(14)内;
(4)冲击波产生器(7)在钻孔(1)底部重复加载使岩层(14)产生疲劳至破碎并达到一定的破碎范围后,根据数据显示器(11)上显示的此时的冲击波的延伸范围,利用冲击波的波阵面结构,将推杆(6)收缩至合适的作业段使冲击波产生器(7)进行下一阶段的作业,直至推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臣毕瑞阳孙长伦许嘉徽梁巨理荣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