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锥度外螺纹杆、双锥度内螺纹座及双锥度组合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24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锥度外螺纹杆、双锥度内螺纹座及双锥度组合接头,该双锥度外螺纹杆具有分布在螺纹杆大端的第一锥度外螺纹段和分布在螺纹杆小端的第二锥度外螺纹段。该双锥度内螺纹座具有分布在螺纹座孔大端的第一锥度内螺纹段和分布在螺纹座孔小端的第二锥度内螺纹段。该双锥度组合接头包括前述的双锥度外螺纹杆和前述的双锥度内螺纹座,第一锥度外螺纹段与第一锥度内螺纹段配合,第二锥度外螺纹段与第二锥度内螺纹段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在锥螺纹大端增加了第一锥度螺纹段,一方面保证锥螺纹密封性,另一方面有效分担了其余螺纹牙受力,减小了螺纹牙应力幅值,提高了螺纹连接可靠性。

A double taper external thread rod, double taper internal thread seat and double taper combination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锥度外螺纹杆、双锥度内螺纹座及双锥度组合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杆用螺纹接头,该螺纹接头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钻柱、钻杆的连接。
技术介绍
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钻杆在井眼钻进过程中施工工况复杂,需要承担高扭矩且存在拉、压、扭、弯等交变应力。目前,钻杆接头一般采用锥螺纹结构,因其具有较好的对中性和密封性。实践表明,螺纹大端几排螺纹牙应力较大;螺纹锥度越大,参与承载的圈数越少,螺纹承载面积逐圈减小的越快,使其承载能力越差,且各圈载荷分配不均,使得螺纹接头成为钻进系统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善螺纹牙受力情况,现有技术采用双台肩结构。该结构在接头螺纹紧固状态下,通过副台肩的接触来分担一部分主台肩及螺纹牙承受的扭矩和轴向力。然而在实际螺纹加工时,副台肩的初始间隙公差不易保证,当副台肩初始间隙过大或过小时,采用双台肩结构接头螺纹效果有限。另一种方式是增大螺纹大端几排螺纹牙底部过渡圆弧的半径来减小应力集中。以煤炭用Φ73钻杆接头螺纹为例,工作螺纹圈数只有8-9圈,螺纹承载面接触面积有限,增大螺纹大端螺纹牙底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锥度外螺纹杆,其特征是:具有分布在螺纹杆大端的第一锥度外螺纹段(111)和分布在螺纹杆小端的第二锥度外螺纹段(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锥度外螺纹杆,其特征是:具有分布在螺纹杆大端的第一锥度外螺纹段(111)和分布在螺纹杆小端的第二锥度外螺纹段(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度外螺纹杆,其特征是:第一锥度外螺纹段小端螺纹大径不小于第二锥度外螺纹段大端螺纹大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锥度外螺纹杆,其特征是:第一锥度外螺纹段的锥度小于第二锥度外螺纹段的锥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锥度外螺纹杆,其特征是:第二锥度外螺纹段的锥度按锥螺纹标准选取,第一锥度外螺纹段的锥度计算式为:



式中,为第一锥度,θ1为第一锥度圆锥母线与水平线夹角,D为接头直径,D1为第一锥度外螺纹段小端螺纹大径,T为台肩厚度,L为第一锥度外螺纹段长度。


5.一种双锥度内螺纹座,其特征是:具有分布在螺纹座孔大端的第一锥度内螺纹段(121)和分布在螺纹座孔小端的第二锥度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雪松亓传宇朱才朝蒋启斌黄琳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