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水平面存在夹角,为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外侧壁安装有料斗,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料斗的底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底板并延伸至外部;四个推板之间上下往复运动,完成试管的输送和承接,浮动板会挤掉多余试管,确保有一根试管不会与浮动板接触,第一推板的冲头划过浮动板,两侧的滚轮受力,浮动板配合弹簧缩进第四推板内形成平面,试管正常上行,确保每次有且只有一根试管上行,浮动板缩进伸出自主完成理管工作,不需人工装载,全自动上料,利于整个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自动化。
A tube finishing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 of blood vess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
技术介绍
医院内门诊,住院部或者ICU中医生对批量的病人进行采血时,或者第三方检测中心的采血窗口与检验科时分开的,且两者之间距离不仅可能远,还可以不在同一层楼或者同一栋楼内,医生采血后的样本通常采用人工进行收集和运送,医院各部门自动化衔接性差,样本传输效率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专以试管为目标物的传输方式还没有诞生,现有输送方式有输送试管分别是物流小车输送系统和胶囊式输送系统,胶囊式输送系统需要有专门的胶囊仓状容器用于装在试管或者血袋等物品,由于输送需要用专用容器,输送前需要人为装载试管等需要运输的目标物,不利于整个系统自动化,降低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具有可自主完成理管工作,不需人工装载,全自动上料,利于自动化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水平面存在夹角,为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外侧壁安装有料斗,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料斗的底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底板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同步带,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扫码器;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电机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推板,所述同步带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推板,所述同步带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三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推板靠近顶部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浮动板,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一推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冲头,两个所述冲头内侧具有斜面,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板和所述第四推板固定;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安装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和所述同步带滑动连接,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张紧轮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中间传感器和工作位传感器,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对称安装有对射光线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冲头为半圆形板,所述冲头的高度大于一根试管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冲头和所述滚轮位于同一倾向竖直轴线B上,所述倾向竖直轴线B与所述底板平行。优选的,所述浮动板和试管接触的一侧的直径大于一根试管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3°。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相互平行,所述张紧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形成三角分布,所述第二从动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形成三角分布;所述张紧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和三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板表面,且所述同步带依次经过所述主动轮、所述张紧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三个所述第二从动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电机正反转配合固定带和固定件的作用下,四个推板之间上下往复运动,完成试管的输送和承接,当第一推板滑动至第四推板顶部时,若斜面内多根试管,浮动板会挤掉多余试管,因冲头的高度大于一根试管的直径,确保有一根试管不会与浮动板接触,第一推板的冲头划过浮动板,两侧的滚轮受力,浮动板配合弹簧缩进第四推板内形成平面,试管正常上行,确保每次有且只有一根试管上行,浮动板缩进伸出自主完成理管工作,不需人工装载,全自动上料,利于整个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自动化,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底板和推板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浮动板和第四推板局部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左视立体图。附图标记:1、底板;2、料斗;3、电机;4、主动轮;5、同步带;6、第一从动轮;7、第二从动轮;8、扫码器;9、第一推板;10、第二推板;11、第一固定件;12、第三推板;13、第四推板;14、第二固定件;15、安装槽;16、浮动板;17、滚轮;18、冲头;19、斜面;20、弹簧;21、张紧轮;22、中间传感器;23、工作位传感器;24、对射光线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与水平面存在夹角,为倾斜设置,底板1的顶部外侧壁安装有料斗2,底板1靠近料斗2的底端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外部,电机3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轮4,主动轮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同步带5,底板1靠近主动轮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从动轮6,底板1远离主动轮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从动轮7,主动轮4、第一从动轮6和第二从动轮7通过同步带5传动连接,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扫码器8;底板1靠近电机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板9,第一推板9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推板10,同步带5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件11,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推板9固定连接,第一推板9和第二推板10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推板12,第三推板1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推板13,同步带5远离第一固定件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4和第三推板12固定连接,第四推板13靠近顶部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内转动连接有浮动板16,安装槽15的两端安装有滚轮17,第一推板9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冲头18,两个冲头18内侧具有斜面19,安装槽15内固定设有弹簧20,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浮动板16和第四推板13固定;底板1靠近主动轮4的上方安装有张紧轮21,张紧轮21和同步带5滑动连接,底板1靠近张紧轮21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中间传感器22和工作位传感器23,底板1的顶部两端对称安装有对射光线传感器24。本实施例中,电机3的型号为130BYG350D-50NM,为该整理机构的动力来源,电机3通过主动轮4和同步带5配合多个从动轮转动,带动推板之间上下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扫码器8的型号为YHD-M300,通过扫码器8读取试管上的条码信息,便于后期的区分和记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与水平面存在夹角,为倾斜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部外侧壁安装有料斗(2),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料斗(2)的底端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底板(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同步带(5),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主动轮(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从动轮(6),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主动轮(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从动轮(7),所述主动轮(4)、所述第一从动轮(6)和所述第二从动轮(7)通过所述同步带(5)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扫码器(8);/n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电机(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板(9),所述第一推板(9)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推板(10),所述同步带(5)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件(11),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一推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9)和所述第二推板(10)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推板(12),所述第三推板(1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推板(13),所述同步带(5)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件(14),所述第二固定件(14)和所述第三推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推板(13)靠近顶部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转动连接有浮动板(16),所述安装槽(15)的两端安装有滚轮(17),所述第一推板(9)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冲头(18),两个所述冲头(18)内侧具有斜面(19),所述安装槽(15)内固定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板(16)和所述第四推板(13)固定;/n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主动轮(4)的上方安装有张紧轮(21),所述张紧轮(21)和所述同步带(5)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张紧轮(21)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中间传感器(22)和工作位传感器(23),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端对称安装有对射光线传感器(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采血管气动输送系统用试管整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与水平面存在夹角,为倾斜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部外侧壁安装有料斗(2),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料斗(2)的底端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底板(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同步带(5),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主动轮(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从动轮(6),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主动轮(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从动轮(7),所述主动轮(4)、所述第一从动轮(6)和所述第二从动轮(7)通过所述同步带(5)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扫码器(8);
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电机(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板(9),所述第一推板(9)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推板(10),所述同步带(5)的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一固定件(11),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一推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9)和所述第二推板(10)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推板(12),所述第三推板(1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推板(13),所述同步带(5)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件(14),所述第二固定件(14)和所述第三推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推板(13)靠近顶部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转动连接有浮动板(16),所述安装槽(15)的两端安装有滚轮(17),所述第一推板(9)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冲头(18),两个所述冲头(18)内侧具有斜面(19),所述安装槽(15)内固定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板(16)和所述第四推板(13)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哲,李攀,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