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子转移机构,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分合运动以夹紧或松开塑料瓶的第一驱动装置,框架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框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框架移动至塑料瓶上方,以使框架上的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能够夹住塑料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合并以夹住塑料瓶,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框架移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分开,以将塑料瓶整齐放置到输送线上,便可将灌装封口焊盖完成后的塑料瓶不断的输送并整齐的放置在输送线上,通过将塑料瓶整齐的放置在输送线可以很好的进行计数以及便于后续设备对塑料瓶进行自动输送。
A bottle transf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子转移机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瓶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瓶子转移机构。
技术介绍
在塑料瓶的生产过程中,灌装封口焊盖完成后的塑料瓶需要放置至输送线上,以便进行后续的生产工序。目前市场上的塑料瓶吹灌封一体机设备,灌装封口焊盖完成后塑料瓶直接跌落到输送线上,直接跌落的塑料瓶凌乱放置,无法实现自动物流输送,也无法实现计数统计。需要进行计数和自动物流操作时,就必须采用理瓶机构或者人工的方式进行,投资成本大,劳动强度高,而且需要另外占用一定的厂房空间。因此,如何解决塑料瓶凌乱放置于输送线上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子转移机构,该瓶子转移机构能够将塑料瓶输送至输送线并将塑料瓶整齐的放置到输送线上,以便进行计数和后续设备对塑料瓶进行自动物流输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子转移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分合运动以夹紧或松开塑料瓶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框架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框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第一转轴上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具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的第二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做分合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连杆、身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曲柄、身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曲柄以及铰接于所述框架上的伸缩缸,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伸缩缸,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优选的,还包括导轨,所述框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框架沿所述导轨滑动。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驱动缸。本技术所提供的瓶子转移机构,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分合运动以夹紧或松开塑料瓶的第一驱动装置,框架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框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本技术所提供的瓶子移动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于框架并可驱动框架移动,因此,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框架移动至塑料瓶上方,以使框架上的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能够夹住塑料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合并以夹住塑料瓶,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框架移动,以将塑料瓶输送至输送线,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分开,以将塑料瓶整齐放置到输送线上,然后第二驱动装置再次驱动框架移动至待夹取的塑料瓶上方,如此循环,便可将灌装封口焊盖完成后的塑料瓶不断的输送并整齐的放置在输送线上,通过将塑料瓶整齐的放置在输送线可以很好的进行计数以及便于后续设备对塑料瓶进行自动输送,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和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瓶子转移机构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其中,1-框架、2-导轨、3-第二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5-第一曲柄、6-第一夹具、61-第一转轴、62-第一夹板、7-连杆、8-第二曲柄、9-第二夹具、91-第二转轴、92-第二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瓶子转移机构,该瓶子转移机构能够将塑料瓶输送至输送线并整齐的放置到输送线上,以便后续设备进行计数和自动物流输送。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瓶子转移机构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瓶子转移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上设有第一夹具6、第二夹具9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分合运动以夹紧或松开塑料瓶的第一驱动装置4,框架1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框架1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其中,框架1可为长方体框架1,框架1用于安装第一夹具6、第二夹具9以及第一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分合运动,以使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夹住或松开塑料瓶,优选的,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可用于夹紧塑料瓶的瓶头。第二驱动装置3连接于框架1,第二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框架1移动,以便使框架1移动到待夹取的塑料瓶的上方,以便框架1上的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对塑料瓶进行夹取,然后将夹取了塑料瓶的框架1移动至输送线的上方,以将塑料瓶放置在输送线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保证能够将塑料瓶平稳的放置在输送线上,优选的,可将框架1设置在距离输送线一个塑料瓶的高度的距离,以便第二驱动装置3驱动框架1移动至输送线上方时,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分开以松开塑料瓶后,塑料瓶能够被平稳的放置在输送线上。本技术所提供的瓶子移动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驱动装置3连接于框架1并可驱动框架1移动,因此,第二驱动装置3可驱动框架1移动至塑料瓶上方,以使框架1上的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能够夹住塑料瓶,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合并以夹住塑料瓶,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3驱动框架1移动,以将塑料瓶输送至输送线,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分开,以将塑料瓶整齐放置到输送线上,然后第二驱动装置3再次驱动框架1移动至待夹取的塑料瓶上方,如此循环,便可将灌装封口焊盖完成后的塑料瓶不断的输送并整齐的放置在输送线上,通过将塑料瓶整齐的放置在输送线可以很好的进行计数以及便于后续设备对塑料瓶进行自动输送,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和劳动强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第一夹具6与第二夹具9夹持塑料瓶的具体方式的设置,优选的,第一夹具6包括转动连接于框架1上的第一转轴61以及连接于第一转轴61上的第一夹板62,第二夹具9包括转动连接于框架1上的第二转轴91以及连接于第二转轴91上的第二夹板92,第一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第一转轴61与第二转轴91相对转动,以使第一夹板62与第二夹板92做分合运动。其中,第一转轴61与第二转轴91可为圆柱形杆状结构,第一夹板62与第二夹板92可为弧形板状结构,弧形板状结构有利于将塑料瓶的瓶口夹紧,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转轴61与第二转轴91相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夹板62与第二夹板92便在可在第一转轴61与第二转轴91的带动下合并或者分开,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子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有第一夹具(6)、第二夹具(9)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6)与所述第二夹具(9)分合运动以夹紧或松开塑料瓶的第一驱动装置(4),所述框架(1)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框架(1)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子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有第一夹具(6)、第二夹具(9)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6)与所述第二夹具(9)分合运动以夹紧或松开塑料瓶的第一驱动装置(4),所述框架(1)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框架(1)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6)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的第一转轴(6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61)的第一夹板(62),所述第二夹具(9)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1)的第二转轴(9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91)的第二夹板(9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1)与所述第二转轴(91)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板(62)与所述第二夹板(92)做分合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子转移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锋,李治伟,周利军,邱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