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12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包括:上过渡段;多个吸力筒,设于上过渡段的下方并以上过渡段为中心均匀分布;吸力筒的顶部为筒顶;多个下过渡段,分别设置在多个吸力筒的筒顶上;下过渡段包括设置在筒顶上的环形板和肋板,多个肋板环绕环形板均匀分布,且肋板的一端与环形板的外周侧连接;导管架,包括多根主腿;主腿的顶端与上过渡段连接,主腿的底端与对应的下过渡段上的环形板连接。使用时,风机安装在上过渡段上,下过渡段可有效将导管架的主腿上的载荷均匀传递至吸力筒的筒顶区域,有效保证吸力筒的筒顶均匀受力,不易造成吸力筒受到强度破坏和疲劳破坏,有利于吸力筒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New type offshore fan foundation with multi tube j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工程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
技术介绍
风电能源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是海上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海上风电与陆上相比,风机发电量更高,运行更稳定,且不占用土地资源,面对临海发达地区旺盛的能源需求,近海风电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大功率风机和深水域是未来发展方向。海上风机必须支撑在海上风机基础上。传统海上风机多筒基础的下过渡段主要通过两根斜撑与吸力筒的筒顶连接;同时,海上风机多筒基础的导管架最下面一层除了X斜撑外,还附加了两道横撑,该基础贯入到位后,承受风、浪、流等海洋环境荷载和基础上部传递下来的风机荷载。但是传统海上风机多筒基础的下过渡段采用两根斜撑形式,该形式不利于载荷传递,容易在吸力筒的筒顶位置形成应力集中,易造成吸力筒受到强度破坏和疲劳破坏,不利于吸力筒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一种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过渡段;/n多个吸力筒,设于所述上过渡段的下方并以所述上过渡段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吸力筒的顶部为筒顶;/n多个下过渡段,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吸力筒的筒顶上;所述下过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筒顶上的环形板和肋板,多个所述肋板环绕所述环形板均匀分布,且所述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板的外周侧连接;及/n导管架,包括多根主腿;多根主腿与多个所述下过渡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腿的顶端与所述上过渡段连接,所述主腿的底端与对应的所述下过渡段上的所述环形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过渡段;
多个吸力筒,设于所述上过渡段的下方并以所述上过渡段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吸力筒的顶部为筒顶;
多个下过渡段,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吸力筒的筒顶上;所述下过渡段包括设置在所述筒顶上的环形板和肋板,多个所述肋板环绕所述环形板均匀分布,且所述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板的外周侧连接;及
导管架,包括多根主腿;多根主腿与多个所述下过渡段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腿的顶端与所述上过渡段连接,所述主腿的底端与对应的所述下过渡段上的所述环形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渡段包括将军柱及连接所述将军柱多个箱梁,多个所述箱梁环绕所述将军柱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箱梁与多个所述吸力筒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腿的顶端连接所述箱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军柱内设置有固定腔;所述上过渡段还包括竖向筋板,所述竖向筋板设置在所述固定腔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筒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箱梁之间衔接有水平腹板。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范永春何小华刘东华马兆荣郑荣坤刘旭东王立鹤陈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