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流建筑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面临挡水水头高、地基基础条件差,特别是建筑物下部存在深厚淤泥层的恶劣情况。特别是在湖区大面积修建围堰时,深厚的淤泥质地层的情况更甚,且受施工工期要求、当地材料供应难度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围堰结构既要满足高水头挡水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又要方便施工,尽量缩短围堰填筑的施工时间,使得围堰结构能够尽快投入使用,同时还要求围堰结构在断面上尽量少侵占湖区水域,减少汛期湖区行洪安全的影响。在传统围堰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当地围堰填筑材料供应困难导致围堰填筑施工工期长,难以满足施工工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取材、工期较短的围堰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围堰结构,包括底部插入土层中的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中的桩均沿Z轴方向延伸、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两者之间设有围檩,所述围檩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插入土层(6)中的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所述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中的桩均沿Z轴方向延伸、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两者之间设有围檩,所述围檩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所述X向连接梁(2)设置在所述前排桩(11)或后排桩(12)中相邻的两根桩之间,所述Y向连接梁(3)设置在所述前排桩(11)或后排桩(12)的一侧;所述前排桩(11)靠近所述后排桩(12)的一侧设有第一阻挡部(51),所述后排桩(12)靠近所述前排桩(11)的一侧设有第二阻挡部(52),所述第一阻挡部(51)和第二阻挡部(52)之间填筑有土石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插入土层(6)中的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所述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中的桩均沿Z轴方向延伸、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两者之间设有围檩,所述围檩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所述X向连接梁(2)设置在所述前排桩(11)或后排桩(12)中相邻的两根桩之间,所述Y向连接梁(3)设置在所述前排桩(11)或后排桩(12)的一侧;所述前排桩(11)靠近所述后排桩(12)的一侧设有第一阻挡部(51),所述后排桩(12)靠近所述前排桩(11)的一侧设有第二阻挡部(52),所述第一阻挡部(51)和第二阻挡部(52)之间填筑有土石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在Z轴方向上的排数相同,同排X向连接梁(2)和Y向连接梁(3)之间通过紧固件(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1)和后排桩(12)均为预制混凝体方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51)包括贴有复合防水土工膜的竹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丽芳,郑卫华,黎泷,王爽,熊安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