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内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07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内衬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作业面和手持面,所述作业面的底面设置第一下沉部,延所述第一下沉部侧壁内表面向所述手持面方向设置有第二下沉部,所述手持面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在所述手持面外表面且第一凸起部的外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本申请的缓冲结构解决了如何防止物品由于撞击,晃动等原因损坏的问题,对物品起到固定缓冲作用。

A cushion lin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内衬结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衬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内衬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物品的包装方面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既美观又实用还需要环保,目前市面上针对物品防止磕碰的缓冲物种类非常多,有使用气泡膜,气泡袋,还有使用泡沫填充的防止,首先是在物品包装过程中这些缓冲物的填充或者缠绕会对物品本身遮盖,这样当收货人打开时物品的呈现效果很差,而且这些缓冲物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掌握需要使用多少量,填充物较多会使得占用包装箱体积过大,填充物较少使得不能达到缓冲效果,尤其是针对易碎物品,使用不便,造成周围环境影响,因此上述问题均需要一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冲内衬结构,解决了如何防止物品由于撞击,晃动等原因损坏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缓冲内衬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作业面和手持面,所述作业面的底面设置第一下沉部,延所述第一下沉部侧壁内表面向所述手持面方向设置有第二下沉部,所述手持面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在所述手持面外表面且第一凸起部的外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沉部底面设置有第三下沉部,所述第一凸起部顶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进一步,所述第三下沉部底面设置有环形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顶面边缘设置环形的第四凸起部,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高度相同。进一步,所述支撑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部相邻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由手持面朝向作业面的反向凸起的弧形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沉部顶部边缘设置有延长板。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沉部顶部边缘为圆形结构。进一步,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偶数个。进一步,所述本体由纸壳制成。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使用方便,实现缓冲结构的固定缓冲功能,物品对缓冲结构的作用力均匀,节省包装箱内部空间,采用可回收和环保的材料从而保护周围环境,而且节约成本,物品呈现效果好,结构新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缓冲内衬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缓冲内衬结构手持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内衬结构作业面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内衬结构侧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作业面,2、手持面,3、第一下沉部,4、第二下沉部,5、第一凸起部,6、支撑部,7、第三下沉部,8、第二凸起部,9、第三凸起部,10、第四凸起部,11、弧形结构,12、延长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中心”、“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缓冲内衬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作业面1和手持面2,所述作业面1的底面设置第一下沉部3,延所述第一下沉部3侧壁内表面向所述手持面2方向设置有第二下沉部4,所述手持面2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5,在所述手持面2外表面且第一凸起部5的外周设置有支撑部6,所述支撑部6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凸起部5的高度,本申请用于物品的缓冲,为了体现本申请的功能将其放入包装箱内举例,将本申请的手持面2朝向包装箱底部将其放入包装箱内,当手持面2与包装箱底面相接触时,此时为支撑部6与包装箱底部相接触,使第一凸起部5与包装箱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空间,进一步将物品一端嵌入第一下沉部3内部,当物品的两端相同或者面积相差较小情况下,将另一个缓冲内衬结构的作业面1朝向物品另一端,使得物品的另一端嵌入作业面1,最后将包装箱封箱,当包装箱的尺寸刚好适合容纳物品及缓冲内衬结构,那么,位于包装箱顶部的缓冲结构的支撑部6一端与包装箱底面内表面相接触,当包装箱的尺寸大于物品及缓冲结构的尺寸,由于缓冲结构将物品固定后,即使物品在运输中发生晃动或震荡,首先接触包装箱内表面的均为缓冲结构,物品在包装箱内被缓冲结构全面保护,属于完全独立的状态,不与包装箱的任何面相接触,实现了物品的固定缓冲作用,当需要将物品取出时,打开包装箱顶部后,首先看到缓冲结构手持面2,此时可以通过提起第一凸起部5来将缓冲结构取出或者可以直接连带物品一同取出,这样使用方便,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两个缓冲结构可以套叠节约存放空间,需要说明的是:作业面1与手持面2位于本体相对的两侧,并且第一下沉部3与第一凸起部5位置相对应,第二下沉部4与支撑部6位置相对应,也就是说在生产加工时,由于第一下沉部3的形成造成第一凸起部5的形成,由于第二下沉部4的形成造成支撑部6的形成,支撑部6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优选的为至少两个。本技术的缓冲内衬结构,如图1至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下沉部3底面设置有第三下沉部7,所述第一凸起部5顶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8,由于第三下沉部7的形成造成了第二凸起部8的形成,当将本申请的缓冲结构放入包装箱内后,将支撑部6与包装箱底部相接触,再将物品的一端嵌入第一下沉部3内,再将另一个缓冲结构的作业面1朝向物品另一端,使物品另一端嵌入第一下沉部3,此时当物品两端外形不同,比如酒瓶,花瓶等,将此类物品的上端可以直接嵌入第三下陷部将物品固定,使得缓冲结构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支撑部6的高度高于第三凸起部9的高度,进一步的实现缓冲结构的固定缓冲功能。本技术的缓冲内衬结构,如图1至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三下沉部7底面设置有环形的第三凸起部9,所述第二凸起部8顶面边缘设置环形的第四凸起部10,所述支撑部6的高度与第二凸起部8和第四凸起部10高度相同,物品的顶部嵌入第三下沉部7时其表面与第三凸起部9相接触,环形的第三凸起部9和第四凸起部10进一步的起到了对物品的缓冲作用,支撑部6的高度与第二凸起部8和第四凸起部10高度相同,也使得对物品的支撑强度增加。本技术的缓冲内衬结构,如图1至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支撑部6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部6相邻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由手持面2朝向作业面1的反向凸起的弧形结构11,弧形结构11可以使得物品的第一下沉部3内固定更好,起到夹紧物品的作用,同时将物品放入时弧形的结构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物品放入,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作业面(1)和手持面(2),所述作业面(1)的底面设置第一下沉部(3),延所述第一下沉部(3)侧壁内表面向所述手持面(2)方向设置有第二下沉部(4),所述手持面(2)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5),在所述手持面(2)外表面且第一凸起部(5)的外周设置有支撑部(6),所述支撑部(6)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凸起部(5)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作业面(1)和手持面(2),所述作业面(1)的底面设置第一下沉部(3),延所述第一下沉部(3)侧壁内表面向所述手持面(2)方向设置有第二下沉部(4),所述手持面(2)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5),在所述手持面(2)外表面且第一凸起部(5)的外周设置有支撑部(6),所述支撑部(6)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凸起部(5)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沉部(3)底面设置有第三下沉部(7),所述第一凸起部(5)顶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沉部(7)底面设置有环形的第三凸起部(9),所述第二凸起部(8)顶面边缘设置环形的第四凸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