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信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05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信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信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通过底板连接,第一面板上与第二面板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顶板,顶板上与第一面板相对的一端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封板,第一面板上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侧板;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胶条和若干易撕条,第二面板上等距开设有若干条形口,若干易撕条中部为弧形弯曲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需使用时自行折叠粘贴成立体结构,能够放置一定厚度的文件,折叠起来简单方便,能够二次使用,当第一封条使用完后,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作文件的收纳袋,不仅能够便于更换标签或清单,且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水渍溅射而使标签或清单字迹模糊的情况。

A three-dimensional enve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信封
本技术涉及信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体信封。
技术介绍
目前在快递行业中,一般在寄文件等资料时,一般使用的是信封或文件封,但现有技术中的信封跟文件封一般为较薄的,只能放置几张或少量文件资料,当文件有一定厚度时,就无法装入信封或文件封中,且现有技术中的信封或文件封一般均为一次性使用,造成大量的纸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立体信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信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通过底板连接,第一面板上与第二面板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顶板,顶板上与第一面板相对的一端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封板,第一面板上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侧板;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胶条和若干易撕条,若干第一胶条和若干易撕条在封板上从上往下依次等距交叉设置,第二面板上等距开设有若干条形口,若干易撕条中部为弧形弯曲状。更进一步地,第一面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水膜和第二防水膜,第一防水膜的一边覆盖在第二防水膜一边上,第一防水膜和第二防水膜的其余三边粘贴在第一面板的外表面上。更进一步地,底板上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有第一粘贴板,第一粘贴板上设置有第二胶条。更进一步地,侧板上与第一面板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粘贴板,第二粘贴板上设置有第三胶条。更进一步地,若干第一胶条、第二胶条和第三胶条的表面上贴有离型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在需使用时自行折叠粘贴成立体结构,能够放置一定厚度的文件,其折叠起来简单方便,由于设置有若干第一胶条和若干易撕条,使得本技术能够二次使用,易撕条撕开后在封板上留下的弧形弯曲状可以与条形口配合使用,因此当第一封条全部使用完后,可将本技术用作文件的收纳袋,通过第一防水膜和第二防水膜放置标签或清单,不仅能够便于更换标签或清单,且第一防水膜和第二防水膜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水渍溅射而使标签或清单字迹模糊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实用一种立体信封平摊时外表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一种立体信封平摊时内表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一种立体信封折叠后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一种立体信封折叠后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立体信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通过底板30连接,第一面板10上与第二面板20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顶板40,顶板40上与第一面板10相对的一端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封板50,第一面板10上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侧板60;封板5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若干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在封板50上从上往下依次等距交叉设置,即封板50上从上往下依次交替设置有第一胶条51和易撕条52,第二面板20上等距开设有若干条形口21,若干易撕条52中部为弧形弯曲状,即将易撕条52撕掉时,封板50上位于被撕开的易撕条52位置的中部为弧形弯曲状,条形口21的长度略长于易撕条52中部弧形弯曲状的宽度,本技术折叠后,封板50与第二面板20相贴,易撕条52中部弧形弯曲状的位置与条形口21的位置相匹配。第一面板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水膜11和第二防水膜12,第一防水膜11的一边覆盖在第二防水膜12一边上,第一防水膜11和第二防水膜12的其余三边粘贴在第一面板10的外表面上,在图2和图4中,第二防水膜12被第一防水膜11覆盖的一边用虚线表示,第一防水膜11用于遮挡第二防水膜12的上边,撑开第一防水膜11即可往第二防水膜12中放置标签、清单等,用以记录本信封中存放的文件。底板30上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有第一粘贴板31,第一粘贴板31上设置有第二胶条32,侧板60上与第一面板10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粘贴板61,第二粘贴板61上设置有第三胶条62,若干第一胶条51、第二胶条32和第三胶条62的表面上贴有离型纸(图中未示)。本技术未使用时为图1及图2所示,使用时,撕开第二胶条32和第三胶条62上的离型纸,将第二胶条32贴在侧板60上、将第三胶条62贴在第二面板20上,使本技术折叠粘贴为图3及图4所示的结构,即可在本技术中放置文件等物品,需要封口时,先撕开封板50上顶部第一条第一胶条51的离型纸,并将顶板40与封板50弯折,将封板50贴于第二面板20上,拆封时,将与所粘贴的第一胶条51对应的易撕条52撕开,封板50上撕开易撕条52的位置中部为弧形弯曲状,将该弧形弯曲状插于对应的条形口21,即可将封板50盖于第二面板20上,其中,本技术中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共有两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可以为其他数量。本技术可在需使用时自行折叠粘贴成立体结构,能够放置一定厚度的文件,其折叠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相比于折叠后的状态,平摊状态时存储更不易变形,由于设置有若干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使得本技术能够二次使用,易撕条52撕开后在封板50上留下的弧形弯曲状可以与条形口21配合使用,从而将封板50盖于第二面板20上,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文件从信封中掉出,因此当第一封条51全部使用完后,可将本技术用作文件的收纳袋,通过第一防水膜11和第二防水膜12放置标签或清单,不仅能够便于更换标签或清单,且第一防水膜11和第二防水膜12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水渍溅射而使标签或清单字迹模糊的情况。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信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所述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通过底板(30)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0)上与第二面板(20)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顶板(40),所述顶板(40)上与第一面板(10)相对的一端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封板(50),所述第一面板(10)上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侧板(60);/n所述封板(5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若干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在封板(50)上从上往下依次等距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面板(20)上等距开设有若干条形口(21),若干所述易撕条(52)中部为弧形弯曲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信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所述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通过底板(30)连接,所述第一面板(10)上与第二面板(20)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顶板(40),所述顶板(40)上与第一面板(10)相对的一端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封板(50),所述第一面板(10)上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侧板(60);
所述封板(5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若干第一胶条(51)和若干易撕条(52)在封板(50)上从上往下依次等距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面板(20)上等距开设有若干条形口(21),若干所述易撕条(52)中部为弧形弯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信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孝伟罗耀东董克锋黄华雄陈楚鑫邹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之元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天琪智慧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