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73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抗菌涂料领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30‑40份、水性氟树脂15‑20份、稀土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3‑5份、纳米二氧化钛20‑30份、2‑氨基‑2‑甲基‑1‑丙醇1‑2份、氨基树脂固化剂1‑1.5份、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树脂1‑3份、消泡剂BYK A5300.3‑0.8份、羟乙基纤维素0.8‑1.5份、HD 2021分散剂1‑3份、成膜助剂0.2‑0.5份、去离子水60‑80份,实验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涂料对于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适合应用作为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

A special antibacterial coating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包括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由于其常常与患者进行接触,一些病原体会附着在其上,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所以医护人员往往使用传统化学消毒剂用于这些医疗器械的表面消毒,此举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但是由于缺乏持续性抗菌作用,并且一些常用消毒剂对人体会产生危害,有些会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有些甚至还易燃易爆,所以效果并不好。在医疗器械表面喷涂一层涂料作为保护层既可以改善抗腐蚀性能,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外观色泽,如果在涂料中添加一些抗菌、抑菌成分,制成抗菌涂料,则还具有杀灭附着在医疗器械表面的病原体、微生物和细菌,防止交叉感染的作用。目前涂料中所使用的抗菌剂主要有天然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三大类。各类抗菌剂都有其相对应的抗菌机理,对于同种细菌,不同种类抗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为银系抗菌剂和金属氧化物型抗菌剂,其中银系抗菌剂中银离子易转变成棕色的氧化银或经紫外线催化还原成黑色单质银,不仅降低了其抗菌性,而且还限制了其在白色或浅色涂料中的应用。另外大量使用贵金属银,使抗菌涂料成本偏高,制约了银系抗菌剂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目前来说,金属氧化物型抗菌剂中具有独特抗菌性能的纳米氧化镁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得到大量研究报道。中国专利CN108410317A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表层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树脂28-35份、有机硅氧烷树脂20-30份、灰钙粉8-16份、硅钙6-12份、滑石粉4-8份、云母粉3-6份、蓖麻油4-7份、脱乙酰壳聚糖多糖3-8份、沸石粉5-10份、磷酸锆3-6份、纳米银2.5-4.3份、纳米二氧化钛3-5份、纳米氧化锌4-7份、活性炭3-6份、竹碳粉2-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2-3.8份、钛酸酯偶联剂3.5-5.2份、分散剂1.5-2.6份、防腐剂2.4-3.6份、流平剂1.8-3.4份、消泡剂0.8-2.2份和水15-23份;该专利技术涂料粘合性好,不易脱落,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其中的纳米银价格昂贵,使抗菌涂料的成本大大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它们通过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来防止或延缓涂料中有机高分子乳液的光降解,同时利用光催化作用产生的强氧化性物质使微生物细胞组织失去活性。这两种抗菌剂需在紫外光激发下才具有抗菌性能,而日常生活中能利用的紫外光较少,抗菌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进一步地,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进一步地,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进一步地,所述稀土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为铈、铽共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进一步地,所述铈、铽共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Mg(NO3)2·6H2O、Ce(NO3)3·6H2O、Tb(NO3)3·6H2O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成均一溶液,再将酒石酸加入搅拌5-10min后再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400W超声震荡5-10min,用氨水调节体系pH至7.5-8,搅拌2-3h后80-85℃水浴蒸出乙醇,氮气保护下静置老化5-10h,得到粘稠湿性凝胶,将其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90℃干燥10-15h后,取出真空煅烧,再进行研磨后即可。进一步地,Mg(NO3)2·6H2O、Ce(NO3)3·6H2O、Tb(NO3)3·6H2O的摩尔质量比为1:0.01-0.05:0.01-0.05。进一步地,煅烧时的具体操作为:先一次升温至200-220℃保温煅烧3-5h,再二次升温至440-450℃保温煅烧3-5h,最后三次升温至580-600℃保温煅烧1-2h,再急冷降温至150℃-180℃,自然冷却。进一步地,急冷降温速度为100℃/min。进一步地,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醇酯、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己二酸二异丁酯中的任意一种。上述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水性氟树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200-400r/min搅拌10-15min后,再将HD2021分散剂、消泡剂BYKA530、稀土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加入,800-1000r/min搅拌10-15min后,最后将2-氨基-2-甲基-1-丙醇、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羟乙基纤维素、氨基树脂固化剂、成膜助剂加入,1800-2000r/min高速剪切分散5-10min即可。(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水性氟树脂中具有化学结合力特别强的C-F键的存在,加上氟原子体积大而具有空间位阻,稳定性好,引入后本专利技术涂料漆膜,稳定性好,耐热性高,2-氨基-2-甲基-1-丙醇加入后能够有效的防止稀土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的重聚集,纳米氧化镁作为抗菌剂极易水合,并在表面形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中的氧通过单电子还原反应生成过氧离子O2-,高浓度的O2-通过进攻细菌细胞壁中的肽键,使其结构发生变化,无需光照就可以对细菌的细胞壁造成破坏,迅速杀死细菌,而且纳米级别的氧化镁表面积大,吸附作用极强,细菌及微生物细胞容器被强烈吸附在其表面产生机械破坏,从而形成杀菌,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在纳米氧化镁抗菌剂中掺杂铈、铽元素,其对动植物的生长有双向生物作用,低浓度时促进高浓度时抑制,本专利技术采用铈、铽复配,在本专利技术浓度时,可以对细胞壁已经被O2-破坏的细菌组织蛋白中的O、N发生配位,致死性大大提高,而且实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抗菌涂料对于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适合应用作为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铈、铽共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Mg(NO3)2·6H2O、Ce(NO3)3·6H2O、Tb(NO3)3·6H2O按摩尔质量比为1:0.02:0.04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成均一溶液,再将酒石酸加入搅拌8min后再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400W超声震荡10min,用氨水调节体系pH至7.5-8,搅拌2.2h后82℃水浴蒸出乙醇,氮气保护下静置老化10h,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为铈、铽共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铈、铽共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Mg(NO3)2·6H2O、Ce(NO3)3·6H2O、Tb(NO3)3·6H2O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成均一溶液,再将酒石酸加入搅拌5-10min后再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400W超声震荡5-10min,用氨水调节体系pH至7.5-8,搅拌2-3h后80-85℃水浴蒸出乙醇,氮气保护下静置老化5-10h,得到粘稠湿性凝胶,将其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90℃干燥10-15h后,取出真空煅烧,再进行研磨后即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器械专用抗菌涂料,其特征在于,Mg(NO3)2·6H2O、Ce(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