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49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22
一种折叠刀,包含有一握把;一刀片,枢接于该握把,具有一穿孔;一轴承,接于该刀片,具有多个滚动件;一指钮,接于该轴承,由该轴承的滚动件相对该刀片转动。

Folding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刀
本技术是与刀具相关,特别是一种折叠刀。
技术介绍
已知折叠刀,其用来转开或收折刀片,是通过一拨杆不可转动地接于其刀片,手指容易与该拨杆产生磨擦,且转动不顺畅;另外,有一种直接在其刀片上开设一圆孔,拇指压在该圆孔推动其刀片枢摆,其同样会有相同的问题;因此,现有折叠刀的缺失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折叠刀,其可增进拨转刀片的顺畅度,且不易使手指不适或受伤者。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刀,包含有一握把;一刀片,枢接于该握把,具有一穿孔;一轴承,接于该刀片,具有多个滚动件;一指钮,接于该轴承,由该轴承的滚动件相对该刀片转动。通过所述刀片、轴承与指钮的配置,可增进拨转刀片的顺畅度,且不易使手指不适或受伤,因此达成本技术的目的。优选地,该轴承具有一第一环体接于该刀片。优选地,该轴承具有一第二环体接于该指钮。优选地,该轴承的滚动件靠滚于该刀片。优选地,该轴承的滚动件靠滚于该指钮。优选地,该指钮具有一下凹面供手指压抵。优选地,该指钮与该刀片结合,其更包含至少一结合件结合该指钮与该刀片。优选地,该指钮具有一凸垣接于该刀片。优选地,该指钮与该轴承结合,其更包含至少一结合件结合该指钮与该轴承。优选地,该指钮具有一凸垣接于该轴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图。图4是图3中沿4-4割线方向剖面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图。图9是图8中沿9-9线方向剖面视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立体组合图。【符号说明】10-握把20-刀片21-穿孔30-轴承31-第一环体32-第二环体33-滚动件40-指钮41-通孔42-凸垣43-下凹面51-结合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刀包含有:一握把10。一刀片20,枢接于该握把10,具有一穿孔21。一轴承30,具有一第一环体31装接于该穿孔21,一第二环体32相对该第一环体31转动。其中,该第一环体31与第二环体32之间设有多个滚动件33,所述滚动件33于本实施例为滚珠。其中,该轴承30具有一第一环体31接于该刀片20,该轴承30具有一第二环体32接于该指钮40。两指钮40,穿接于该轴承30的第二环体32。其中,该两指钮40分别设在该刀片20的两侧。其中,该两指钮40各有一通孔41是供以两结合件51穿设该轴承30的第二环体32而结合,本实施例中该两结合件51两者是以杆与孔紧配结合;然而,结合方式可替换为螺接、铆接或其他各种均等或等效的结构或方式。即,该指钮40与该轴承30结合。其中,该各指钮40具有一凸垣42接于该轴承30的第二环体32,本实施例是靠接或靠抵。本实施例中,该指钮40的外表面是呈下凹面43,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通过轴承30使该指钮40可相对刀片20转动的结构,可增进拨转刀片的顺畅度,且不易使手指不适或受伤,因此达成本技术的目的。而该指钮40的外表面是呈下凹面43,则可更有利于手指压着时不易滑移,更增加稳定度。如图6至图10所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刀包含有:一握把10。一刀片20,枢接于该握把10,具有一穿孔21。一轴承30,具有一第一环体31,多个滚动件33设于该第一环体31而可靠接于该刀片20的一侧面,所述滚动件33于本实施例为滚珠。一指钮40,穿接于该刀片20的穿孔21,并靠接于该轴承30的滚动件33。其中,该指钮40具有一凸垣42插接该刀片20的穿孔21,即或称现有的穿接。其中,该轴承30的滚动件33靠滚于该刀片20,该轴承30的滚动件33靠滚于该指钮40。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环体31无靠抵或触接该刀片20,该第一环体31也无靠抵或触接该指钮40。一结合件51,结合该指钮40于该刀片20,本例中该指钮40有螺孔,该结合件51有螺纹锁固于该指钮40的螺孔完成结合。即,本实施例该指钮40与该刀片20结合,但本技术不限定仅此方式。通过轴承30使该指钮40可相对刀片20转动的结构,可增进拨转刀片的顺畅度,且不易使手指不适或受伤因此达成本技术的目的。然而,本实施例该指钮40的数量也可为两个,分别设在该刀片20的两侧。此外,本实施例该指钮40也可如同一实施例以两结合件51结合,结合方式也可为螺接、铆接或其他各种方式。再者,本实施例的第一环体31也可改为靠抵或触接该刀片20,或本实施例的第一环体31也可改为靠抵或触接该指钮40,或本实施例也具有一第二环体靠抵或触接该指钮40。除了以上实施之外,本技术还可实施如下:例如,除了以两结合件51接固之外,也可仅以一结合件51接固该刀片20或指钮40来达成。或者,该等结合件51不限定如前述为单独构件,该结合件51也可与该刀片20、轴承30或指钮40为一体,均为等效的实施。另或,该轴承30的滚动件33不限定如所示仅为滚珠,其也可为圆形滚柱或其他类似物件。还是,该等结合件51不限定仅如前述的螺接件,其也可为铆接件或其他类似零件。此外,该轴承30不限定如前述一般型态的轴承,其也可仅有该滚动件33设于该刀片20与指钮40之间;即,可不包含该第一环体31,及/或不包含该第二环体32。各元件的接设,例如第一环体31接于该刀片20,及第二环体32接于该指钮40,靠抵、靠接、触接、插接、穿接等均可替换使用。综上,本技术折叠刀确实通过轴承30使该指钮40可相对刀片20转动的结构,可增进拨转刀片的顺畅度,且不易使手指不适或受伤,因此达成本技术所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刀,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握把(10);/n一刀片(20),枢接于该握把(10),具有一穿孔(21);/n一轴承(30),接于该刀片(20),具有多个滚动件(33);/n一指钮(40),接于该轴承(30),由该轴承(30)的滚动件(33)相对该刀片(2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31 TW 1082069441.一种折叠刀,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握把(10);
一刀片(20),枢接于该握把(10),具有一穿孔(21);
一轴承(30),接于该刀片(20),具有多个滚动件(33);
一指钮(40),接于该轴承(30),由该轴承(30)的滚动件(33)相对该刀片(20)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刀,其特征在于,该轴承(30)具有一第一环体(31)接于该刀片(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刀,其特征在于,该轴承(30)具有一第二环体(32)接于该指钮(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刀,其特征在于,该轴承(30)的滚动件(33)靠滚于该刀片(20)。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烈师
申请(专利权)人:安将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