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47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置料架,包括底座、支撑架、端部加强板和侧加强板,所述支撑架由对称安装于底座上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组成,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动平衡块的曲轴连接部分的容纳腔,所述左支撑架、右支撑架的顶部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支撑梁,所述左支撑架、右支撑架的端部分别设有端部加强板,所述左支撑架的右侧壁和右支撑架的左侧壁分别设有侧加强板,所述侧加强板的端部与端部加强板的侧壁相抵靠。整体结构简单,支撑稳定,具有与动平衡块凸起部分相适配容纳腔,可以倒置存放动平衡块。

A kind of material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置料架
本技术涉及冲床动衡块组件存放架的
,特别是一种置料架。
技术介绍
动平衡块是冲床的重要运动部件,其运动是通过连杆组件和曲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即:曲轴将自身的旋转运动借助于连杆组件的作用转化为动平衡块组件沿导轨的往复运动。在组装时,首先要将连杆组件和动平衡块组件装配好,最后再将这两个组件装配到曲轴上去,由于动平衡块组的曲轴连接部分是凸起的,无法直接放置在平地上,该凸起部分为朝上放置的,因此,在动平衡块组装配时需要将其进行翻转,使凸起部分朝下才能够吊起装配,操作较为复杂,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倒置存放动平衡块组的支撑机构,现提出一种置料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置料架,整体结构简单,支撑稳定,具有与动平衡块组件凸起部分相适配容纳腔,可以倒置存放动平衡块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置料架,包括底座、支撑架、端部加强板和侧加强板,所述支撑架由对称安装于底座上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组成,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动平衡块的曲轴连接部分的容纳腔,所述左支撑架、右支撑架的顶部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支撑梁,所述左支撑架、右支撑架的端部分别设有端部加强板,所述左支撑架的右侧壁和右支撑架的左侧壁分别设有侧加强板,所述侧加强板的端部与端部加强板的侧壁相抵靠。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由下框架和若干个上板架组成,所述下框架为“口”字形框体,所述下框架的上方沿其长边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上板架,所述上板架的长度与下框架的宽边的长度相同,所述上板架垂直于下框架的长边,所述侧加强板的下端面与上板架的上端面相抵靠。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架还包括下支撑梁和若干个竖支撑梁,所述上支撑梁位于下支撑梁的正上方,所述上支撑梁与下支撑梁之间通过竖支撑梁相连,所述竖支撑梁沿下支撑梁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竖支撑梁垂直于上支撑梁、下支撑梁。作为优选,所述端部加强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体,所述端部加强板的直角边的长度为底座宽度的三分之一。作为优选,所述侧加强板为矩形板体,所述侧加强板的高度小于支撑架的高度,且等于端部加强板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底座、支撑架、端部加强板和侧加强板等的配合,动平衡块组件的两侧置于支撑架上,两个支撑架之间形成放置动平衡块的曲轴连接部分的容纳腔,能够将动平衡块组件倒置放置,便于后续吊装,并且在支撑架的侧部和端部设置加强板,能够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置料架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置料架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置料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置料架,包括底座1、支撑架2、端部加强板3和侧加强板4,所述支撑架2由对称安装于底座1上的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组成,所述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动平衡块10的曲轴连接部分的容纳腔20,所述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的顶部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支撑梁211,所述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的端部分别设有端部加强板3,所述左支撑架21的右侧壁和右支撑架22的左侧壁分别设有侧加强板4,所述侧加强板4的端部与端部加强板3的侧壁相抵靠。所述底座1由下框架11和若干个上板架12组成,所述下框架11为“口”字形框体,所述下框架11的上方沿其长边112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上板架12,所述上板架12的长度与下框架11的宽边111的长度相同,所述上板架12垂直于下框架11的长边112,所述侧加强板4的下端面与上板架12的上端面相抵靠。所述左支撑架21还包括下支撑梁212和若干个竖支撑梁213,所述上支撑梁211位于下支撑梁212的正上方,所述上支撑梁211与下支撑梁212之间通过竖支撑梁213相连,所述竖支撑梁213沿下支撑梁21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竖支撑梁213垂直于上支撑梁211、下支撑梁212。所述端部加强板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体,所述端部加强板3的直角边的长度为底座1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侧加强板4为矩形板体,所述侧加强板4的高度小于支撑架2的高度,且等于端部加强板3的高度。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置料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平衡块组件的两侧可以置于支撑架上,两个支撑架之间形成放置动平衡块组件的曲轴连接部分的容纳腔,能够将动平衡块组件倒置存放,便于后续吊装,并且在支撑架的侧部和端部设置加强板,能够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简单。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置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2)、端部加强板(3)和侧加强板(4),所述支撑架(2)由对称安装于底座(1)上的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组成,所述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动平衡块(10)的曲轴连接部分的容纳腔(20),所述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的顶部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支撑梁(211),所述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的端部分别设有端部加强板(3),所述左支撑架(21)的右侧壁和右支撑架(22)的左侧壁分别设有侧加强板(4),所述侧加强板(4)的端部与端部加强板(3)的侧壁相抵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2)、端部加强板(3)和侧加强板(4),所述支撑架(2)由对称安装于底座(1)上的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组成,所述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动平衡块(10)的曲轴连接部分的容纳腔(20),所述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的顶部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支撑梁(211),所述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的端部分别设有端部加强板(3),所述左支撑架(21)的右侧壁和右支撑架(22)的左侧壁分别设有侧加强板(4),所述侧加强板(4)的端部与端部加强板(3)的侧壁相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下框架(11)和若干个上板架(12)组成,所述下框架(11)为“口”字形框体,所述下框架(11)的上方沿其长边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上板架(12),所述上板架(12)的长度与下框架(11)的宽边(111)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邵志勇李建厂张泽松顾晨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帅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