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46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连通有缺氧池、好氧池以及加药池,加药池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部花键连接有套筒,套筒下部沿周向铰接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和套筒外壁之间固定有弹性件;套筒上沿竖向设有多组第一通孔,每组第一通孔均沿套筒周向均布,转轴中空且转轴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转轴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和套筒内壁之间固定有连杆,转轴下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出液孔,转轴侧壁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通道,通道远离出液孔的一端和第二通孔连通;转轴下部设有与进液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解决较难对大量的污水较为均匀化的加药除磷的问题。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based on MBBR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主要为无毒的无机盐类,含有大量固体悬浮物、可化学或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或胶态分散有机物、含氮化合物、磷酸盐、钾钠及重金属离子、菌类生物群等。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水体中的氮和磷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环境恶化。针对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污水中氮和磷的指标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控制。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ovingBedBiofilmReactor,MBBR)也就应运而生,MBBR工艺上世纪90年代初起源于挪威,是目前国际上成熟的污水生化处理技术。自1989年第一套生物移动床工艺装置建成以来,已在50多个国家建成了数千套市政和工业废(污)水处理设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工艺以悬浮填料为微生物提供生长载体,通过悬浮填料的充分流化,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该工艺充分汲取了生物接触氧化及生物流化床的优点,克服了其传质效率低、处理效率差、流化动力高等缺点,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实现生物膜工艺的活性污泥方式运行。目前MBBR工艺流程为将污水依次通入缺氧池、好氧池、加药池以及沉淀池后排出,沉淀池内的沉淀下来的污泥部分需回流到缺氧池和好氧池内继续反应,缺氧池和好氧池内设有悬浮填料,主要通过生物除磷的方式除磷,除磷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在加药池内加入除磷药液,通过化学除磷的方式进行二次辅助除磷,进而达到除磷要求。但加药池内污水总量较多,加药后较难实现污水和药液的充分混合,较难对大量的污水较为均匀化的加药除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较难对大量的污水较为均匀化的加药除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连通有缺氧池、好氧池以及加药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有悬浮填料,加药池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部花键连接有套筒,套筒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固定在处理箱顶部;套筒上沿周向铰接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和套筒外壁之间固定有弹性件;套筒上沿周向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转轴中空且转轴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转轴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和套筒内壁之间固定有连杆,转轴下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出液孔,转轴侧壁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通道,通道远离出液孔的一端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通孔内安装有出液单向阀;转轴下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内安装有进液单向阀,进液孔连通有用于储存药液的给药箱。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丝杠副使得套筒在转动的同时竖向螺旋运动,搅拌杆随套筒转动同时做竖向运动,搅拌杆铰接在套筒上,搅拌杆在上下运动时受到水压作用进而发生偏转,实现搅拌杆搅动范围的不断变化,扩大搅拌范围,进而使得药液和污水混合更加均匀,反应更加充分。2、套筒向上运动时通过连杆带动滑板向上运动,转轴下部空间增大,抽取给药箱内的药液进入转轴内,套筒向下运动时带动滑板向下运动,转轴下部空间减小,压强增大,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具有重合的部分时,通道内的药液就受到压强作用向外喷出,根据伯努利原理,随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重合面积越来越大,药液喷出的流速逐渐变小,那么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逐渐重合又逐渐脱离的过程中,药液喷出的流速由大变小再变大,药液流速的变化使得药液喷出的距离发生变化,即药液可以喷射到加药池内不同的位置,使得药液喷射范围更广,以便更好的和污水混合。3、由于转轴和套筒处于转动过程中,那么药液也是转动着喷射出来,喷射出来的药液可在污水中形成较小的旋涡,而随着搅拌杆的运动,药液喷射出来就被搅拌杆搅动分散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而使得药液和污水混合反应更加充分。进一步,第一通孔在沿着套筒竖向设置多组,第二通孔也沿着转轴竖向设置多组。有益效果:通过竖向设置多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增大药液的可喷射范围。进一步,弹性件为波纹管,波纹管上设有第三通孔。有益效果:搅拌杆偏转过程中带动波纹管拉长或压缩,进而使得波纹管内部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波纹管内的空间变大,波纹管周围的污水可通过第三通孔进入波纹管内,波纹管内的空间变小,波纹管内的污水通过第三通孔排出,污水通过进出波纹管的过程改变在加药池内的位置,配合搅拌杆的搅拌,进一步实现污水与药液的混合。进一步,沉淀池中部设有可封闭的出水孔,沉淀池底部设有可封闭的出泥孔,沉淀池外壁位于出水孔和出泥孔处均横向滑动连接有挡板,两块挡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有益效果:可以通过连接杆同时滑动两块挡板,两块挡板可以同时挡住出水孔、出泥孔,也可以同时打开出水孔、出泥孔,使得沉淀池内污泥充分沉淀后,再同时打开出水孔、出泥孔进行排水排泥。进一步,套筒上位于搅拌杆下方沿周向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在竖向上的投影位于相邻搅拌杆之间,固定杆横向上的投影位于相邻组第一通孔之间。有益效果:通过增设固定杆增大搅拌范围,减少搅拌死角,进一步使得药液和污水混合反应更加充分。进一步,固定杆为伸缩杆,且固定杆的自由端和加药池内壁相贴。有益效果:固定杆的自由端可以刮动加药池内壁粘附的污泥,使得粘附在加药池内壁的污泥可以脱离加药池内壁并落到加药池底部,便于最终将污泥排出。而固定杆设置为伸缩杆,则可以满足加药池内壁的不同形状,使得加药池内壁不局限在圆柱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加药池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沉淀池的侧视视图。在图中:处理箱1、加药池2、隔板3、转轴4、套筒5、螺母6、搅拌杆7、波纹管8、滑板9、连杆10、条形槽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通道14、出液孔15、杆体16、伸缩部17、固定杆18、弹簧19、楔块20、缺氧池21、好氧池22、曝气器23、挡板24、进水孔25、连接杆26、沉淀池2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内固定有三块隔板3,隔板3将处理箱1分隔为从左至右的缺氧池21、好氧池22、加药池2以及沉淀池27,隔板3上设有若干筛孔,缺氧池21和好氧池22内均设有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的设置为现有MBBR技术的常用手段,具体可参考申请号为201820377477.5的专利“一种集成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本申请中不做赘述。缺氧池21左侧设有进水孔25,缺氧池21内安装有搅拌机,污水从进水孔25进入缺氧池21内,污水在缺氧池21的缺氧环境下通过搅拌机初步和悬浮填料反应;好氧池22底部安装有曝气器23,具体的曝气器23选用射流曝气器23,污水通过缺氧池21和好氧池22之间的隔板3进入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连通有缺氧池、好氧池、加药池以及沉淀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有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池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部花键连接有套筒,套筒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固定在处理箱顶部;套筒上沿周向铰接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和套筒外壁之间固定有弹性件;套筒上沿周向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转轴中空且转轴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转轴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和套筒内壁之间固定有连杆,转轴下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出液孔,转轴侧壁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通道,通道远离出液孔的一端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通孔内安装有出液单向阀;转轴下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内安装有进液单向阀,进液孔连通有用于储存药液的给药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连通有缺氧池、好氧池、加药池以及沉淀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内均设有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池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部花键连接有套筒,套筒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固定在处理箱顶部;套筒上沿周向铰接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和套筒外壁之间固定有弹性件;套筒上沿周向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转轴中空且转轴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转轴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和套筒内壁之间固定有连杆,转轴下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出液孔,转轴侧壁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通道,通道远离出液孔的一端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通孔内安装有出液单向阀;转轴下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内安装有进液单向阀,进液孔连通有用于储存药液的给药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BBR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沿着套筒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果何强李骥孙通李镜王鹏飞田显兰李明星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