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04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筒体、固定板、中轴、搅拌装置和电加热管,所述主筒体的上侧部分为钢制的圆筒,圆筒上端为顶缘,圆筒下端为托板,圆筒的外圆部分上缠绕有呈螺旋形状态的电加热管,所述托板下方焊接有三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脚,所述支脚之间焊接有用于增加支脚之间连接强度加强杆,三组加强杆构成的轮廓呈环形,圆筒外部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为开口向下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套筒的内侧部分套设在电加热管外部,所述外套筒的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轮廓呈圆形管状结构,保温层为陶瓷材质。该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具有良好的土壤净化效果,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An organic soil remedi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常用的有热力学修复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焚烧法、化学淋洗和生物修复等方法。现有的土壤热解吸修复技术为采用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现有的加热方式多采用燃料燃烧直接加热土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筒体、固定板、中轴、搅拌装置和电加热管,所述主筒体的上侧部分为钢制的圆筒,圆筒上端为顶缘,圆筒下端为托板,圆筒的外圆部分上缠绕有呈螺旋形状态的电加热管,所述托板下方焊接有三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脚,所述支脚之间焊接有用于增加支脚之间连接强度加强杆,三组加强杆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筒体(3)、固定板(2)、中轴(5)、搅拌装置(4)和电加热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3)的上侧部分为钢制的圆筒,圆筒上端为顶缘(301),圆筒下端为托板(303),圆筒的外圆部分上缠绕有呈螺旋形状态的电加热管(6),所述托板(303)下方焊接有三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脚(302),所述支脚(302)之间焊接有用于增加支脚(302)之间连接强度加强杆(304),三组加强杆(304)构成的轮廓呈环形,圆筒外部套设有外套筒(7),所述外套筒(7)为开口向下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套筒(7)的内侧部分套设在电加热管(6)外部,所述外套筒(7)的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主筒体(3)、固定板(2)、中轴(5)、搅拌装置(4)和电加热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3)的上侧部分为钢制的圆筒,圆筒上端为顶缘(301),圆筒下端为托板(303),圆筒的外圆部分上缠绕有呈螺旋形状态的电加热管(6),所述托板(303)下方焊接有三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脚(302),所述支脚(302)之间焊接有用于增加支脚(302)之间连接强度加强杆(304),三组加强杆(304)构成的轮廓呈环形,圆筒外部套设有外套筒(7),所述外套筒(7)为开口向下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套筒(7)的内侧部分套设在电加热管(6)外部,所述外套筒(7)的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保温层(9)的轮廓呈圆形管状结构,保温层(9)为陶瓷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3)下端和上端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呈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2)中部开有固定中孔(203),固定板(2)边缘开有用于通过螺丝的板沉孔(202),固定板(2)上还开有用于通过土壤的固定开口(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板(2)的固定中孔(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湖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凌峰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