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03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通风仓,柜体,抽风装置,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第一吸风机,净化机构;净化机构设置在柜体内,净化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过滤器,过滤器上固接有第一对接管,过滤器上还固接有第二对接管,第一对接管与第一连接管外径相同,第二对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外径相同;第一对接管上和第二对接管上分别套设有一卡位管,每个卡位管朝向过滤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环,连接环分别与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相互固定,每个连接环和卡位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与卡位管相互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对活性炭更换的效率。

A kind of fume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柜
本技术涉及实验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柜。
技术介绍
通风柜的功能中最主要的是排气功能,在化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时产生各种有害气体、臭气、湿气以及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在污染源附近要使用通风柜。现有的通风柜,如图所示,包括通风仓、设置在通风仓下方的柜体,以及设置在通风仓上方的抽风装置。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时会在通风仓内进行,从而使工作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被抽风装置抽出,保障工作人员工作时的安全性。一般通风橱的通风装置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的活性炭,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在外部环境中的扩散。通风橱长期工作后,需要对抽风装置内的活性炭进行更换,由于活性炭位于通风仓的上方,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维护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柜,其优点是提高了对活性炭更换的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风柜,包括通风仓,设置在通风仓下方的柜体,以及与通风仓相互连通的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设置在抽风管内的第一吸风机,以及与抽风管相连的净化机构;净化机构设置在柜体内,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与通风仓内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通风管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过滤器,过滤器内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上固接有与第一连接管同轴设置的第一对接管,过滤器上还固接有与第二连接管同轴设置的第二对接管,第一对接管、第二对接管与过滤器内相互连通;第一对接管与第一连接管外径相同,第二对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对接管上和第二对接管上分别套设有一卡位管,每个卡位管朝向过滤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环,连接环分别与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相互固定,每个连接环和卡位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与卡位管相互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通风橱工作时,第一吸风机工作,从而使通风仓内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过滤器内,并通过抽风管抽出,从而使通风仓内的空气都会经过过滤管的净化作用。当工作人员对净化机构进行更换时,由于净化机构设置在柜体内,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操作的便捷性。工作人员将两个卡位管向过滤器的方向滑动,从而使两个卡位管脱离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套设,然后将过滤器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取下,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器进行更换。通过卡位管的滑移,即可便捷的对过滤器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提高了对过滤器的更换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周面分别嵌设有一密封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减少了卡位管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缝隙,从而使得从通风仓的抽出的气体都能够进入到过滤器内,并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减少了废气的遗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管、设置在过滤管内两端口内的挡片,挡片的周面与过滤管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挡片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口,所述活性炭设置在两个挡片之间,所述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分别设置在过滤管的两端,所述过滤管为相互插接的第一插合管和第二插合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管设置为第一插合管和第二插合管,便于将活性炭放置在过滤管内,提高了对过滤器的更换效率;挡片的设置对活性炭起到了限位阻挡的作用,而通气口的开设,便于气体进入到过滤管内并与活性炭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管呈螺旋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管设置为螺旋状,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过滤管内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活性炭的放置容量,提高了有害气体的吸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管为透明材质的管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管设置为透明材质,从而便于观察过滤管内活性炭的过滤吸附情况,从而更好掌握对活性炭的更换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仓内设置有隔板,从而使通风仓顶部和背部形成第一空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空腔相互连通的抽风孔,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空腔相互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分布在通风仓的顶部和背部,当第一吸风机工作时,通风仓内的空气会通过隔板上的抽风孔进入到第一连接管内,从而增加了通风仓的抽风点,提高了抽风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朝向第一空腔的一侧还设置有向第一空腔抽气的第二吸风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吸风机的设置,提高了对通风仓内的抽风效率,保障了通风仓内的废气能够及时的吸出通风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便于对过滤器进行更换。工作人员将两个卡位管向过滤器的方向滑动,从而使两个卡位管脱离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套设,然后将过滤器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取下,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器进行更换。通过卡位管的滑移,即可便捷的对过滤器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提高了对过滤器的更换效率;二、提高了过滤效果。将过滤管设置为螺旋状,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过滤管内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活性炭的放置容量,提高了有害气体的吸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通风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实施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通风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体现净化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体现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6是体现第一空腔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是体现实施2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体现实施2过滤管结构示意图;图9是体现挡片与过滤管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柜体;2、通风仓;21、滑槽;22、升降玻璃;23、第二空腔;24、第一空腔;3、抽风装置;31、抽风管;32、第一吸风机;4、净化机构;41、第一连接管;42、第二连接管;43、固定管;44、过滤器;441、过滤管;4411、第一插合管;4412、第二插合管;442、第一对接管;443、第二对接管;444、挡片;4441、通气口;45、第一螺母;46、第二螺母;47、过滤棉;5、隔板;51、抽风孔;52、第二吸风机;61、卡位管;62、连接环;63、压缩弹簧;64、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通风柜,如图2所示,包括立设在地面上的柜体1,搭放在柜体1上表面的通风仓2,通风仓2的一侧为开口,通风仓2上设置有用于对通风仓2进行抽风的抽风装置3。如图1所示,通风仓2的相对内壁上竖直开设有两个滑槽21,两个滑槽21位于临近通风仓2开口处并相对设置,两个滑槽21内共同滑移有一升降玻璃22。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验需要控制升降玻璃22的升降,从而减少通风仓2内有害气体的扩散,对实验人员起到了保护作用。如图3所示,通风仓2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有一第二空腔23。上述抽风装置3包括设置在通风仓2顶部的抽风管31,抽风管31的一端从通风仓2顶部穿入进通风仓2内并与两侧的第二空腔23相互连通;抽风管31内固接有一第一吸风机32;通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柜,包括通风仓(2),设置在通风仓(2)下方的柜体(1),以及与通风仓(2)相互连通的抽风装置(3),其特征是:所述抽风装置(3)包括抽风管(31)、设置在抽风管(31)内的第一吸风机(32),以及与抽风管(31)相连的净化机构(4);/n净化机构(4)设置在柜体(1)内,所述净化机构(4)包括与通风仓(2)内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41),与通风管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42),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过滤器(44),过滤器(44)内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44)上固接有与第一连接管(41)同轴设置的第一对接管(442),过滤器(44)上还固接有与第二连接管(42)同轴设置的第二对接管(443),第一对接管(442)、第二对接管(443)与过滤器(44)内相互连通;第一对接管(442)与第一连接管(41)外径相同,第二对接管(443)与第二连接管(42)外径相同;/n所述第一对接管(442)上和第二对接管(443)上分别套设有一卡位管(61),每个卡位管(61)朝向过滤器(4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环(62),连接环(62)分别与第一对接管(442)和第二对接管(443)相互固定,每个连接环(62)和卡位管(6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弹簧(63),压缩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62)与卡位管(61)相互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柜,包括通风仓(2),设置在通风仓(2)下方的柜体(1),以及与通风仓(2)相互连通的抽风装置(3),其特征是:所述抽风装置(3)包括抽风管(31)、设置在抽风管(31)内的第一吸风机(32),以及与抽风管(31)相连的净化机构(4);
净化机构(4)设置在柜体(1)内,所述净化机构(4)包括与通风仓(2)内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41),与通风管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42),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过滤器(44),过滤器(44)内放置有活性炭,过滤器(44)上固接有与第一连接管(41)同轴设置的第一对接管(442),过滤器(44)上还固接有与第二连接管(42)同轴设置的第二对接管(443),第一对接管(442)、第二对接管(443)与过滤器(44)内相互连通;第一对接管(442)与第一连接管(41)外径相同,第二对接管(443)与第二连接管(42)外径相同;
所述第一对接管(442)上和第二对接管(443)上分别套设有一卡位管(61),每个卡位管(61)朝向过滤器(4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环(62),连接环(62)分别与第一对接管(442)和第二对接管(443)相互固定,每个连接环(62)和卡位管(6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压缩弹簧(63),压缩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62)与卡位管(61)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宪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谱北京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