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龟背带锯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龟背带锯条。
技术介绍
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比中碳钢差得多。以普通45号钢的切削加工性作为100%,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相对切削加工性为40%;铁素体不锈钢1Cr28为48%;马氏体不锈钢2Cr13为55%。其中,以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最差。不锈钢在切削过程中有如下几方面特点:1、加工硬化严重:在不锈钢中,以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现象最为突出。2、切削温度高:切削时塑性变形及与刀具间的摩擦都很大,产生的切削热多;加上不锈钢的导热性差(导热系数约为45号钢的½~¼),大量切削热都集中在切削区和刀—屑接触的界面上,散热条件差。3、切屑不易折断、易粘结:不锈钢的塑性、韧性都很大(尤其是奥氏体不锈钢其伸长率超过45号钢的1.5倍以上),加工时切屑连绵不断,不仅影响切削的顺利进行,切屑还会挤伤加工表面。在高温、高压下,不锈钢与其他金属的亲和性强,易产生粘附现象,并形成积屑瘤,既加剧刀具磨损,又会出现撕扯现象而使已加工表面恶化。含碳量较低的马氏体不锈钢的这一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龟背带锯条,其特征在于:由锯背部分和包含若干重复单元的锯齿部分构成,所述锯齿部分相邻两个锯齿的齿尖之间的距离为齿径 B,所述锯齿的齿顶宽度为A,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第一锯齿、第二锯齿、第三锯齿、第四锯齿、第五锯齿、第六锯齿以及第七锯齿, 所述第一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2.37mm,所述第二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2.55mm,所述第三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88mm,所述第四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79mm,所述第五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77mm,所述第六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89mm,所述第七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93mm;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二锯齿之间的齿径B为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龟背带锯条,其特征在于:由锯背部分和包含若干重复单元的锯齿部分构成,所述锯齿部分相邻两个锯齿的齿尖之间的距离为齿径B,所述锯齿的齿顶宽度为A,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第一锯齿、第二锯齿、第三锯齿、第四锯齿、第五锯齿、第六锯齿以及第七锯齿,所述第一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2.37mm,所述第二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2.55mm,所述第三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88mm,所述第四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79mm,所述第五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77mm,所述第六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89mm,所述第七锯齿的齿顶宽度A为1.93mm;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二锯齿之间的齿径B为5.05mm,所述第二锯齿与所述第三锯齿之间的齿径B为4.65mm,所述第三锯齿与所述第四锯齿之间的齿径B为4.10mm,所述第四锯齿与所述第五锯齿之间的齿径B为3.65mm,所述第五锯齿与所述第六锯齿之间的齿径B为3.85mm,所述第六锯齿与所述第七锯齿之间的齿径B为4.40mm,所述第七锯齿与下个重复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炎,李伟,林凡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金缘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