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德汉专利>正文

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67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输液管、过滤组件和排污管,包括连接管和过滤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管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过滤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进入所述输液管内的雨水,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该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在输液管内的过滤组件,可以分离雨水中的固体污物,通过输液管内设置的挡板可以对固体污物进行挤压,从而避免固体污物将雨水带离,从而提高雨水的过滤量;通过设置在输液管上排污管,可以对固体污物进行挤压,从而提高污物的输送速度,使用效果好。

A kind of rainwater recycling device for green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雨水回收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包括粗过滤、精过滤等过滤过程,现如今的粗过滤多数采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在使用时,污物堆积在过滤网上,使用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解决了雨水回首时过滤较差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输液管、过滤组件和排污管,包括连接管和过滤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管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过滤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进入所述输液管内的雨水,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一端,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输液管内污水过滤之后的固体污物;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绞龙叶片、连接板、连接块和挡板,所述连接块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装置,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绞龙叶片和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输液管上远离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输液管转动连接,所述绞龙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排污管包括直管、锥管和接口管,所述锥管连接于所述直管和所述接口管之间,且所述锥管具有大端和小端,所述直管连接于大端,所述接口管连接于小端。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优选的,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不大于5mm。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绞龙叶片和所述连接板均采用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管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直管焊接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在输液管内的过滤组件,可以分离雨水中的固体污物,通过输液管内设置的挡板可以对固体污物进行挤压,从而避免固体污物将雨水带离,从而提高雨水的过滤量;(2).该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在输液管上排污管,可以对固体污物进行挤压,从而提高污物的输送速度,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输液管;101、连接管;102、过滤管;1021、过滤孔;2、过滤组件;201、绞龙叶片;202、连接板;203、连接块;2031、定位槽;204、挡板;3、排污管;301、直管;302、锥管;303、接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输液管1、连接管101、过滤管102、过滤孔1021、过滤组件2、绞龙叶片201、连接板202、连接块203、定位槽2031、挡板204、排污管3、直管301、锥管302和接口管303,包括连接管101和过滤管102,连接管101设置在过滤管102上,且连接管101与过滤管102相连通,过滤管102的外壁上开设有过滤孔1021;过滤组件2可转动地设置在输液管1上,过滤组件2用于过滤进入输液管1内的雨水,排污管3设置在输液管1的一端,排污管3用于排出输液管1内污水过滤之后的固体污物;过滤组件2包括绞龙叶片201、连接板202、连接块203和挡板204,连接块203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装置,挡板204设置在输液管1的内壁上,连接板202设置在绞龙叶片201和连接块203之间,连接块203位于输液管1上远离排污管3的一端,且连接板202与输液管1转动连接,绞龙叶片20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02远离连接块203的一侧。排污管3包括直管301、锥管302和接口管303,锥管302连接于直管301和接口管303之间,且锥管302具有大端和小端,直管301连接于大端,接口管303连接于小端,固体污物排出时,由于排污管3的管内直径越来越小,污物输送时的横截面面积随之减小,从而可以提高横截面上污物的输送压力,以提高污物的输送速度。连接块203远离连接板202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2031,连接外部驱动装置时,将定位槽2031与外部设备的驱动端连接,即可驱动连接块203转动。连接管101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连接管101连接外部管道时,通过外螺纹可以保证连接管101的密封效果。过滤孔1021的直径不大于5mm,通过设置不大于5mm的过滤孔1021,可以避免固体污物从过滤孔1021内排出。连接板202与绞龙叶片201和连接板202均采用焊接连接,通过焊接时绞龙叶片201、连接板202和连接块203刚性连接。过滤管102与连接管101和直管301焊接连接,通过焊接连接的连接管101、过滤管102和直管301连接紧密,密封性好。将连接块203连接外部驱动装置,启动外部驱动装置之后,连接块203带动连接板202转动,从而带动绞龙叶片201转动,雨水由连接管101进入过滤管102内部,绞龙叶片201转动过程中,雨水由过滤孔1021排出以进行收集,固体污物在绞龙叶片201的带动下朝向排污管3移动,通过设置在输液管1内部的挡板204,在绞龙叶片201转动过程中,污物与挡板204接触,污物在绞龙叶片201和挡板204的作用下被挤压,并将吸收在其内部的雨水排出;经过绞龙叶片201输送之后的固体污物由排污管3排出,完成雨水粗过滤操作,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综上可得,该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在输液管1内的过滤组件2,可以分离雨水中的固体污物,通过输液管1内设置的挡板204可以对固体污物进行挤压,从而避免固体污物将雨水带离,从而提高雨水的过滤量;通过设置在输液管1上排污管3,可以对固体污物进行挤压,从而提高污物的输送速度,使用效果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管、过滤组件和排污管,包括连接管和过滤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管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过滤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过滤孔;/n所述过滤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进入所述输液管内的雨水,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一端,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输液管内污水过滤之后的固体污物;/n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绞龙叶片、连接板、连接块和挡板,所述连接块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装置,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绞龙叶片和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输液管上远离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输液管转动连接,所述绞龙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管、过滤组件和排污管,包括连接管和过滤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管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过滤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过滤孔;
所述过滤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进入所述输液管内的雨水,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一端,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输液管内污水过滤之后的固体污物;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绞龙叶片、连接板、连接块和挡板,所述连接块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装置,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绞龙叶片和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输液管上远离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输液管转动连接,所述绞龙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包括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汉
申请(专利权)人:邓德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